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保山公安传承和发扬“忠诚、担当、爱民、善战、争先”的保山禁毒精神,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狠抓毒品“堵源截流”工作,创新应用大数据禁毒模式,缴获了大量毒品,有力遏制“金三角”毒品渗透危害,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缴毒数居全国、全省前列,吸毒人员复吸率降幅28.07%,新发现吸毒人员数下降47.51%,连续6年呈现下降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关于吸毒问题研究的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十年来 ( 1 994 - 2 0 0 2 )的文献检索 ,我国目前关于吸毒问题的研究 ,大致有“吸毒人群现状、毒品泛滥原因、毒品的危害性、吸毒的心理社会干预”等 ,能够结合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 ,起到了积极的提供决策参考和禁毒宣传作用 ;同时也存在重现状原因分析 ,轻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实证性、理论性研究少 ,研究方法陈旧落后等不足 ,建议毒品问题研究需改进。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全世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 ,而且毒品消费量和吸毒花费均居世界之首。介绍美国毒品问题的基本情况 ,分析美国的禁毒措施。思考我国的禁毒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深受毒品危害的国家,一直致力于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通过政府禁毒和民间自发的禁毒形式,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禁毒体制。随着我国吸毒人数的逐年增加,吸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整治吸毒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立法层次也越来越高。2008年6月1日生效的《禁毒法》重新调整和布局了我国的戒毒体制和模式。禁毒政策是政府对于毒品问题的一系列调控准则,包括禁毒政策的制定、适用和执行等基本方面。中国禁毒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众多因素影响,当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对此,越须有清醒认识,并在禁毒工作逐步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我国注重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活动。同时,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对刑法功能的定位不准确,形成了一种对刑法的依赖心理,“严打”色彩比较浓厚。为此,应当坚持现有禁毒方针,树立毒品犯罪只能控制而不能消灭的观念,逐步确立以社会立法为主的禁毒法律体系,要更加注重控制毒品犯罪的实际效果。从目前滇西南运输毒品犯罪的情况看,人货分离运输毒品案件比重迅猛上升,毒品犯罪的手段更加隐秘,延伸破案较以往困难,公安机关涉毒案件破案率也有所降低,为此,必须以强有力的手段规范客车运营和托运秩序,堵塞制度漏洞,及时遏制滇西毒品运输入境势头。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立法中的刑事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立法主要涉及犯罪圈的划定与刑罚的设置,包括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目前争论最多的是"毒品合法化"问题与吸毒行为的性质认定."毒品合法化"的观点主要是在反思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禁毒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毒品合法化"观点既不科学,也行不通.而吸毒行为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因为它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非犯罪化处理符合刑法谦抑原则和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前,北京市吸毒人口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类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之相对应,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中.如何有效地遏制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以及做好青少年毒品犯罪预防工作,将会对北京市禁毒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毒品在中国大陆死灰复燃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扼制毒潮,先后成立了专业的禁毒队伍,建立了专门的禁毒机构,颁布了专门的禁毒法律、法规,展开了大规模的禁毒预防教育和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等,治理毒品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经过30多年的禁毒实践,吸毒人数仍然持续增加,毒品犯罪依然不断泛滥。事实证明,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树立“毒品短期内不能禁绝只能有效遏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活动日益严重,并加大规模逐渐向有组织犯罪转变.其犯罪手段灵活多变并呈现隐蔽化趋势,新型毒品不断更新换代,大要案增多,涉毒数量大和暴力对抗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应围绕加强国际间的禁毒合作,严抓边境查控,健全执法机制,加强全民防毒禁毒意识和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探索研究当前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1):F0003-F0003
云南警官学院禁毒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禁毒问题研究,根据毒品与艾滋病泛滥的情况,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滋病规划署和全球基金等国际机构合作,先后开展了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注射吸毒人员社区帮教等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毒吸毒一体化日趋明显。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宏观处着眼,微观处入手,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毒品问题处在蔓延的高峰期。北京市不仅吸毒人数持续增加,而且是毒品过境地区,虽经多年打击处理,其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和毒品危害的严重性及斗争的长期性,在禁毒工作中应深化禁毒工作的认识,把遏制新的吸毒人员的滋生作为切入点,坚持破大案与打“零包”并重,加大禁毒工作的财力投入,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样才能加大打击力度,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禁毒,但是全世界的吸毒人数仍在持续增加。禁毒,重的是打击贩毒者(卖方),但是在毒品市场上如果没有需求者(买方)即吸毒者,也就不存在供应者(卖方)即贩毒者。所以,打击毒品犯罪应当重减少需求。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陆地接壤,毗邻世界毒源地之一“金三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边缘,使云南省成为最大的毒品受害地和进行禁毒斗争的最前线。目前主要做好:1.遏制毒品来源;2.推进禁吸戒毒和“无毒社区”创建;3.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吸毒人数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在21世纪之前就形成了以"英国制度"为核心的毒品治理机制.21世纪以后,新型毒品的涌现、跨国贩毒集团的扩张以及暗网交易模式的形成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禁毒工作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变化,英国政府在"危害最小化"原则的指引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禁毒法案与禁毒政策.分析英国毒品治理机制的发展、变革与完善过程及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究世界毒品前沿问题,同时亦能对我国的毒品治理问题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16.
对设立吸毒罪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面禁毒是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所采取的一贯立场,现有法律已将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的容留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非法持有毒品的目的之一是非法消费毒品,法律也规定为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将吸毒行为也规定为犯罪,就会失去法律规范内部的协调统一,也有悖于运用刑罚全面禁毒的立法精神。从反毒品国际合作的角度来看,把这类行为规定为犯罪,也有助于国际社会的反毒品合作,促进国内的全面禁毒。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靠近世界著名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是中国禁毒的最前沿,也是毒品受灾大省。近年来,随着缅北地区传统罂粟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新型合成苯丙胺类毒品来势凶猛,云南禁毒形势异常严峻。公安边防部队作为云南边境地区禁毒的一支生力军,虽然在禁毒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打击毒品犯罪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困境,为了有效遏制毒品对我国的渗透,寻求相关途径解决这些困境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部门披露,目前在我国,吸食毒品和买卖毒品的犯罪活动在许多城市都存在。目前,世界毒品交易的年利润额高达数千亿美元,已成为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贸易”。联合国已将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联合国禁毒十年”。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在97年4月至9月,全国进行大规模禁毒的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19.
毒品祸国殃民,但何以屡禁不绝?一、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失去了预防毒品的最佳时机。二、立法工作滞后,已有的法律法规强度不够,未能起到警示社会、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三、禁毒力量薄弱,打击手段单一,堵不胜堵,防不胜防,国内外贩毒分子避关绕道贩毒活动猖獗。 对策:一、各级领导必须端正禁毒斗争的指导思想,吸取教训,痛下决心,从根本上入手解决毒品问题。二、建立完善的禁毒体系,党政军齐抓共管,军警民联合禁毒,实施有效的立体打击,坚决拒毒于国门之外。三、进一步完善禁毒法规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遏制毒品犯罪急剧上升势头。四、扩大戒毒康复场所,把戒毒办成产业、遣散吸毒“高危人群”,减少毒品需求和新生吸毒人员的增长,从根本上防止吸毒和艾滋病毒的双向扩散。  相似文献   

20.
我国禁毒执法取得巨大成就,但问题也不少,执法过程中主要问题反映在执法认识迟缓,禁毒法律保有量不足,执法环境不够健全,执法保障不够有力。 当前禁毒执法的主要问题可用一句话概括为“堵不胜堵,防不胜防,查不胜查,截不胜截,吸毒面广,戒毒难度大”。 对于毒品犯罪,不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看,严肃执法对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