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化的单边主义 苏联及华约集团解体,标志着两极世界秩序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美国在其对手消失和冷战结束后,认为应该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样,重新制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时克林顿政府的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指导原则的四个核心观念:一是安全的多重性,把经济安全提到与军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其放在四个核心观念的首位;二是必要时使用军事力量并使军事力量与外交紧密配合;三是对外政策要积极应对新威胁、新挑战;四是国外发生的事件与美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军事转型(military transformation),又称军事力量转型(force transforma- lion)、国防转型(defense transformation),是当前美国国防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稍早一些,在冷战结束之际,类似的政策和行动也曾被称作新军事变革(revolu- tion in military affairs—RMA)。对于军事转型,美国的决策者和安全政策专家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军事转型来更加有效地应对美国的安全威胁,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3.
布什政府下一步军事战略的走向已逐渐崭露端倪,而冷战结束后世人一直在议论的可能事态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美国正结束所谓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军事力量部署,调整其国家军事政策指导,其军事战略重心正在日益明朗地向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倾斜和转移。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美修订安保条约之后,日美军事关系获得了很大提升,一方面,美国抓紧对驻日、韩和西太平洋地区美军的装备及训练现代化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根据  相似文献   

4.
世界局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激烈而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需要抛弃冷战时期的旧安全观,逐步形成一种适应新国际环境的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综合安全和安全合作 传统安全观以军事力量为核心。冷战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把国家安全放在取得压倒对方的军事优势上,因此组成军事集团,进行军事扩张和恶性的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要对手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和经济集团之间的冷战。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已彻底走下历史舞台,距今已40年。东西方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极为广泛、重大与深远,因而一直都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冷战期间,已出版很多相关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是美国学者的作品,所使用的研究素材也主要是美国的解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8日美国http://mrzine.org网站刊登了詹姆斯.M.塞弗题为《从军事凯恩斯主义到全球新自由主义的军国主义》的文章,分析了美国军事支出对美国经济的重大作用,认为战后以来军事开支已构成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冷战时期这主要表现为军事凯恩斯主义形式,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大国。美国2003年做出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决定。美国盘算之后认为它肯定能在军事冲突中取胜,并能迅速取胜。但是最强大的军事大国美国这次诉诸军事力量的决策导致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之所以会如此,有以下五个原因。第一,如果弱国证明有足够的力量延缓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的15年中,私人军事力量发展迅速,它们大都从属于私人军工企业,不对任何政府机构直接负责。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每100个士兵中有1个是私人士兵,而在今天的对伊拉克的占领中,每10个士兵中就有1个是私人士兵。2004年3月31日,伊拉克反对力量杀死4名美国私人士兵并毁尸,使全世界注意到美国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私人士  相似文献   

9.
李北方 《南风窗》2007,(7):88-88
20世纪的历史是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的过程。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对立,到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个过程彻底完成,美国毫无争议地占据了世界唯一的霸主地位。它主导了游戏规则,聚集了最大比例的财富,同时置自己于不受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约束的地位,却动辄以普世价值观的维护者身份向不服从者说三道四甚至直接挥舞大棒。而欧洲大陆已丧失了与美国抗衡的力量,只能一边仰赖美国军事力量的庇护,一边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跟美国唱唱反调,却无力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冷战后主导发动的又一场局部战争。从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发动的几场战争来看,尽管情况各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都同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其实质是要确保美国在今后世界的主导地位,延长它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和超强地位。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军方正在筹划一场全球性的军事部署调整,在美国看来,亚太地区已成为攸关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地区,特别是号称“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对峙局面有更加激化的危险,因此在该地区也将成为此次军事调整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说明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伊拉克问题的走向事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事关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也事关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军事、经济优势,意欲建立单极世界,主宰国际事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新帝国论”在美国甚嚣尘上,单边主义盛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不仅是美国地理意义上最亲密的盟友,也是北约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加军为满足海外维和任务的需要,全面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加大了军事变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研究》2020,(1):F0003-F0003
本书基于美国军事、外交解密档案,梳理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过程、决策依据和主要考量因素,分析美国与苏联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和地缘思想四个战略领域中的角逐与竞争过程,以及美国在冷战爆发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实力是国家权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不仅具备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而且拥有巨大的软实力资源。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硬实力方面的优势获得巩固,但软实力却正在下降,这使它在某些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对其国际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中国作为力量不断提升的大国,可以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中获得启示,为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是国际金融体系中不折不扣的霸主。在一个霸权国存在的条件下,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公共物品却供给并不充足,而且原有的作为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公共物品的IMF出现被霸主私有化的特征,以至于地区金融秩序频频受到冲击得不到有效遏阻。这有悖霸权稳定论。笔者通过将国家层次的因素纳入到研究范畴,以完善作为体系层次理论的霸权稳定论,即通过综合考虑霸权国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与意愿来分析并解释美国在冷战后地区金融危机的选择性援助行为。作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自身的战略利益有了重新的认知,供给国际公共物品的意愿大大下降,传统的国际公共物品在霸权国的控制下面临私有化趋势,这使得地区金融危机频频爆发,而且得不到遏制。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充分反映出美俄两大国的地缘战略优势与劣势。美国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是俄罗斯对冷战结束的报复,但美国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敢轻易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打击,暴露出其海权的有限性。俄罗斯虽然在冷战后国力下滑,但应对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周边地缘政治博弈仍游刃有余,体现出其传统陆权的优势,并希望利用本次危机阻止甚或扭转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不断在东欧压缩其战略空间的态势。由于军事冲突得以控制,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战略博弈发展到地缘经济领域。俄罗斯利用乌克兰对其经济依赖的加强,对乌东部地区实施援助。美国则派出专家帮助乌克兰实施经济改革,促使其进一步倒向西方,同时与欧洲共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应当积极谋划自身周边外交,落实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和经济倡议,扩大经济影响,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冷战"基本上属于地缘政治战略框架下的战术之一,俄罗斯也明白"新冷战"是美国需要俄罗斯随时配合随时转换的真假戏,重点是平衡欧洲的孤立主义、新欧洲主义与中国的崛起。俄美希望进行"新冷战"主要是舆论宣传范围,而两国持续走向正常化则是国际局势的需求。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俄在叙利亚展开交军事出击扭转局面,美国领导北约国家在东欧与波罗的海集结重兵,不论是普京还是奥巴马都宣称美俄进入"新冷战"状态,但此时俄美"新  相似文献   

19.
张根海 《当代世界》2010,(10):43-45
冷战后,美国为填补苏联解体后南亚地区形成的政治真空,竭力同南亚地区进行政治合作,实行军事渗透和民主扩展战略。同时,出于反恐需要,美国一直在拉拢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作为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国,印度也欲借助美国势力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入常"目标,努力成为世界体系中新的一极。为达到双方相近的地缘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美印在冷战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的关系转向。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日曾于报章撰文指出,随着伊拉克战后美国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十年来关于美国军事战略重心是否向亚太转移的争论已接近了划上句号的时候,同时,由于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操纵,中国大陆被迫使用武力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战争的阴影在冷战结束13年后第一次无比清晰地浮现于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之上。无可讳言,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