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湖北省郧县积极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大力实施六项工程,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远程教育“富腑”工程。去年以来,郧县投资近9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了远程教育项日学校434所,共组织农民学习培训达300余场次、2万余人次,提供致富信息近千条。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织金县结合农民党员致富工程的实施,制定了织金县农村极贫党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共筹措资金21.6万元,向600名农村极贫老党员发放“低保”。其中县财政预算资金10万元,乡财政出资6万元,县级管理的党费划拔3.6万元,向地委组织部争取资金2万元。被确定为“低保”对象的600名农村极贫老党员,全部经基层党支部推荐、党委审查、县委组织部筛选后再返回基层党委、支部进行公示,他们大多数是1960年以前入党、70岁以上的农村极贫老党员。每名农村极贫老党员每月可领到“低保”金30元。织金县委为农村极贫老党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3.
大关县天农蔬菜产销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肉禽蔬菜基地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07年,全县蔬菜产量6.02万吨,产值56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元。全县主要实施冬季农业开发的5个乡镇共19个村160余个村民小组,1.8万农户7.4万人,人均增收7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崇阳地处鄂南山区,面积1968平方公里,人口47万,是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山区县。近年来,我们把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把学校当作城镇最重要的公共设施,筹措资金5.2亿元,建成一座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城,占地1600余亩,不仅以城带乡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  相似文献   

5.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保障了全县5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人均月补差70元;帮助灾民恢复住房3140间;建成130栋“爱民房”解决农村无房户住房;开展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和农村低保试点,累计发放农村大病救助资金49万余元,救助困难家庭241户;对7所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全县有20个乡镇640个村达到村民自治模范乡镇、村标准;衡南县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做出安置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开展了“爱心献功臣”和“双拥结对活动”;衡南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发行福利彩票1500万元,为…  相似文献   

6.
兴山县实验中学的前身是“兴山县高阳镇中学”,1991年由县委县政府行文更名为“兴山县实验初级中学”,在管理体制上由原来的“镇办镇管”变为“县办县管”。县委县政府的主旨很明确,就是要在全县办一所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成为全县全面贯彻方针的模范,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以此推动全县初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全县初中的整体办学水平。在短短的几年中,实验中学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建校,锐意改革,求实创新,在教育教学领域,特别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6年成为县级示范学校,并通过了宜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级…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3,(7):60-61
平罗县教育体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新建校园警务室32个。争取项目资金127万元,为22所学校安装红外线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公安"110"警务平台对接;以政府购买服  相似文献   

8.
一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宿舍、食堂改造步伐,实施14所中小学校撤并和4所学校扩建工作。二是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加强医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投资572万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券项目和投资210万元的农村“改厕”项目。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广播均衡发展。实施9个乡镇文化站、60家“农家书屋”建设项目;为2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发图书及文化活动器材;  相似文献   

9.
民乐县今年前5个月,全县项目总投资达5940万元,预计全年可争取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实践证明,项目建设已成为推进民乐县实施三大战略的有效载体,成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一、立足资源,超前规划谋项目作为农业县,农业是民乐的支柱产业,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几年来,我们结合实施三大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进行中药材、优质饲草、啤酒大麦、林果、双低油菜、蒜菜薯类六个10万亩基地建设,占全县耕  相似文献   

10.
金教 《江淮》2011,(10):46
金寨县地处山区,学校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三类重点校舍隐患较多,是全省实施校安工程的难点区域之一。全县需加固和拆除重建学校234所,规划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1.76亿元。现已完成加固和拆除重建学校229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动态     
《党风党纪月刊》2000,(1):18-19
梓潼县对第一种子公司经理杜友涛擅自批借公款5.5万元收购杂交水稻种子。并将所收劣质种子在全县出售,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决定给予杜友涛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在全县进行了通报。为不误农时,尽量减少损失,县政府及时筹措了4.4万公斤种子。对受损农户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12.
浠水县位于鄂东中部,长江中游北岸,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浠水是教育大县.全县有各类学校433所.教学点19个,其中高中9所,初中38所,小学342所,在校学生近20万人,教职工近万名。浠水教育发达,文化繁荣.素有“耕读齐家、邑人重教”的传统和“浠水悠悠出大贤”、“全楚文乡”之盛誊。 近年来,浠水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  相似文献   

13.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全县辖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1个场,38.19万人,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县上下积极抢抓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同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秭归,大力实施“融入三峡、创新支撑、沿江突破、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五大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点、库区特色的跨越赶超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远安县位于宜昌市东北部,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所,在校学生2.1万人。近年来,远安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全县连续5年实现了学校安全“零事故”。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以来,我县组织实施了以创建“花园式单位”为突破口,以美化环境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重点,以创“文明单位”为目标的环境带动战略,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总体性与系统化创建的新水平,两年中,已有220个“花园式”单位,23个省、地、县文明单位;有2.5万户“文明户”与“五好家庭”,12.74万户“遵纪守法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6%;我部也连续两年被省、地宣传部评为“三创一争”先进集体。环境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两年来共吸引外来资金8776万元,创办工商企业420家,年产值达1.6亿元,纳税10…  相似文献   

16.
无为县地处长江北岸,是一个140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融入“长三角”的契机,着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8.3亿元,比去年增长 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4.76亿元,同比增长28.5%.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1%。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8,(4):F0003-F0003
江北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7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启动了“国学江北”工程。投入4000万元实施“双高普九”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投资1.87亿元,启动了建新中学搬迁工程。率先在全市实施了教师住房补贴和小学生饮用奶工程。进一步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农民工子女入学得到保障。被评为“重庆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获得“重庆市‘两基’工作推进奖”。  相似文献   

18.
祁阳县在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针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采取宣讲、培训、载体、办点“四到家”形式,使十六大精神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一是组织干部宣讲到家。他们组建了十六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村组、农家、企业、学校、社区,大力宣讲十六大精神;全县广泛开展了“千人万户”(即千名理论工作者联系万户农民)学习十六大精神活动。与此同时,还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方面指导,引导全县20余万户农民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利用学校培训到家。他们把十六大精神…  相似文献   

19.
妙笔生花     
王声 《党员文摘》2009,(6):14-14
某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针对秘书写的材料作了如下改动:“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30万农民人均减负1元”,改为“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100%的农民都减负”;“全县到2003年全部脱贫”。改为“全县比原计划的2004年提前一年全部脱了贫”;“在这次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1人生还外,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个朴实平凡的女教师,一个35年如一日奉献山乡小学的好校长。她在小学教育这块沃土上呕心沥血,使她所在的阳曲县新阳街小学成为全省示范小学,她自己成为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市科教兴市特聘专家。她就是阳曲县新阳街小学校长郑玲娥。她在阳曲县这个贫困县区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面对县城近千名适龄儿童“上学难”和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转轨的问题,积极筹措资金,扩大学校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不生人数由原来1300多名增加到现在2300多名,成为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楷模,她作为全县基础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