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萦故里     
晓边 《海内与海外》2012,(12):74-75
由中国书协、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江苏省书协、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梦萦故里——容铁书画篆刻作品展》,于2012年12月10日,在江苏省镇江博物馆闭幕。该展展出百余幅书画篆刻作品,作者的国画打破传统绘画自明清以来形成的隐遁守旧,程式化复制而缺少新意的藩篱。在保留中国  相似文献   

2.
时下,京城各美术场馆、博物馆举办的书法、美术等各种展览令人目不暇接,风起云涌,而规模不大的一个“书写和谐,守望家园——苏士澍金石书画求教展”,却格外引入注目。展出作品虽只60幅,却涵盖了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先生近5年来创作的楷、行、隶、篆、篆刻、绘画、自己责编的出版物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品,彰显出苏士澍先生坚实的书法篆刻及诗文创作的深厚传统功力。  相似文献   

3.
李学伟是活跃在当代中国艺坛上的一个极具个人魅力与学术思想的学者、艺术家、鉴定家.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书画篆刻艺术,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书画篆刻、鉴定,师从于李光远、陈复澄、姚哲成、王镛、杨仁恺、秦公诸先生.李学伟阅历宽博,谦和处世,夙兴夜寐,从不知疲.其对书、篆、画创作体会精深,并以“致广大极精微”为学问准则.在其数十年的打拼中,从机关职员、期刊主编、拍卖行老总、美术馆馆长到央视的鉴宝专家,频繁调换的是他工作的性质,不变的却是他对书画印艺术的痴迷.能积学日富,也实由于此.  相似文献   

4.
正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雁栖镇2018年"翰墨怀柔醉美燕城"首届燕城书画艺术节开幕式在北京市怀柔举办,为期五天的书画艺术节迎来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家、书画爱好者参加。女画家曾景萍(左一)成为画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其独特画风引起关注并被购藏。她先后拜师于画家李京义、金申。曾系统学习西洋画和中国画,形成中西画结合的风格,绘画作品多次在报刊发表,多次为出版社图书没计封面。并参加国内外一些大型展览,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文联,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李纯博书法展》于2011年9月4日在山东威海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剧协、山东省文联、威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及艺术家等七百余入出席开幕式。展览展出李纯博楷、行、篆书及篆刻作品70余件。孙家正、欧阳中石、张海、邵华泽、苏士澍等专为书展题贺。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6.
书画界久有"丹青翰墨同出一源"之说,但书坛画苑可称"书、画、印俱佳"者却不多见。天津女书画篆刻家孟昭丽"书画金石皆敦情",以其融汇了汉隶、汉简、秦篆笔意的书法,透动着疏朗、明快、清纯气息的国画,充盈着健毅、古朴和时代风采的篆刻及瓷刻作品,在华夏书画篆刻界引起人们的关注。丹青著意,金石注情。孟昭丽女士所走过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7.
营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  相似文献   

8.
正策展作为一种职业,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为国人所熟知。"策展人"全称"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从2005年开始,策展人张驰就通过策划一系列的采风写生、书画作品展,让更多人知道了解乌兰察布同时,还以一己之力进行帮扶及支教等公益活动,每次都要个人出资。确实,张驰很忙,平均每年都要策划很多次展览,每次展览还会有相关作品集出版,经常还要带队采风写生及到  相似文献   

9.
趙永金书法     
我和永金的最初交往缘于他寄来的《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我们多年未曾谋面,靠的是电话交流,作品交流.永金每有新作,必寄我一观.我从诸多展览和书籍中所了解的一段段印象,逐渐地累加而清晰起来.因为时空的距离,对他评价就更直接、更客观.在我看来,永金对于书法篆刻有一种宽容而闲淡的"游于艺"的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玩赏中取得不凡成绩,但他创作用功极勤,深感不于老实处勤奋用功,将难有所成,在勤奋中获取新的灵感,不流于虚伪浅薄.  相似文献   

10.
李国华篆刻     
李国华,1954年生,辽宁锦州人,号醉石、听秋阁主,从事专业书法、篆刻、设计工作。他酷爱书画,从秦碑篆书入手,遍临晋唐诸体,取汉隶诸碑其雄奇灵秀,师法高古,厚实稳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曾多次赴美、日、韩、台、新、法参加邀请展,并被国内外友人收藏。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当代书画名人墨迹大观》等多部辞书。其书法题字为国内外诸多碑林、寺庙、商家收藏或刻石,如隶书作品被1992年亚运会组委会收藏,并作为礼品多次被国际友人收购。为朱德家乡书写长联,并刻于大型碑石。巨作30米长《金刚经》被台湾、新加…  相似文献   

11.
该书画作品集近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由五百余幅优秀作品中,筛选出三百余幅精品汇集而成。为庆祝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海内外侨界书画艺术家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其中最长者年逾九旬,最幼者为十几岁之小书画家。该书画作品集的出版,是侨界艺术家们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成为侨界书画艺术家的一次整体展示。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为该书画作品集作序。  相似文献   

12.
赵永金书法     
我和永金的最初交往缘于他寄来的《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我们多年未曾谋面,靠的是电话交流,作品交流。永金每有新作,必寄我一观。我从诸多展览和书籍中所了解的一段段印象,逐渐地累加而清晰起来。因为时空的距离,对他评价就更直接、更客观。在我看来,永金对于书法篆刻有一种宽容而闲淡的"游于艺"的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玩赏中取得不凡成绩,但他创作用功极勤,深感不于老实处勤奋用功,将难有所成,在勤奋中获取新的灵感,不流于虚伪浅薄。  相似文献   

13.
曹心源篆刻     
《海内与海外》2011,(9):81-F0003
曹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名作集萃》副委会副编审,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聘为第八届“群星奖”书法类作品评委,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中国书画名家——曹心源》《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其印“千秋万岁”、“贞风雅兴”被神舟七号搭载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翰墨缘·师生情——郑彦伟先生书法教育四十年师生作品展"在北京琉璃厂泰文楼隆重开幕。各界人士及郑彦伟先生学生逾百人出席开幕式。此展由北京东城书画研究会主办。本展览除郑彦伟先生的作品,还同时展出其学生作业或习作,充分体现郑彦伟师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以书法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5.
何永泽治印     
《海内与海外》2009,(5):79-79
何永泽,1951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曾于两所大学分别教授中医与艺术专业。研习书法篆刻近四十年。篆刻取法古玺汉印与晚清诸家,豪放婉约,各得其宜,面貌古朴遒劲、平中出奇,治印逾万方。书法习金文、石鼓、南帖、北碑,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形成刚健平正、典雅脱俗的风格,作品数十次参加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  相似文献   

16.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他自幼酷爱绘画,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务农,投考中央美术学院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名师张建中的引导下,在师古人、师自然、师造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山水画的创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不仅在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个展,而且在全国性展览中屡获殊荣,并有不少作品在国外展出、获奖。这位得到了老一代著名艺术家的高度赞誉,受到艺术界广泛关注的画家,就是河南画家云山。  相似文献   

18.
巴黎不仅有无所不在的中餐馆,更有一个从人数到艺术水平都不容忽视的华人艺术家、文化人群体。为反映这个中国艺术群体,巴黎一个画廊最近举办了题为“当代中国在巴黎肖像”的艺术作品展。展览所介绍的杜震君等八位中国艺术家,分别毕业于巴黎、北京、天津、广东、上海、台北的高等艺术院校,有的是中国前卫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经历不同,创作风格各异。虽然每位艺术家只有几幅作品参  相似文献   

19.
我自1986年3月调入北京晚报副刊部至今,一直负责版面工作。为美化版面的需要,经常配些艺术作品发表,如书画、摄影作品以及篆刻剪纸之类。因此经常有人带来自己的作品要求发表。如何鉴别作品的质量优劣?这可给我出了难题,因为多年来我杂书看的多,马列、历史、哲学、诗词、文学类还行,艺术我确实不懂啊!  相似文献   

20.
新力 《海内与海外》2011,(12):60-60
宿悦书法新作展将于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琉璃厂西街荣宝斋大厦二楼举行。宿悦1964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协、北京书协会员。近年陆续出版《宿悦篆刻》、《宿悦书法》、《宿睫篆刻作品精选》、《宿悦书道德经》等多部。该展无开幕式,除宿悦书法展览外,有传世藏砚供欣赏,亦有名师现场抚琴,实为观字、赏砚、听琴之雅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