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步 《黄埔》2012,(1):61
兴宁大捷兴宁大捷是广州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承担作战任务的主要是由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和粤军组成的东征联军右路军。由于右路军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黄埔军校校军担任先锋队,因而战斗力极强,为取得大捷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贾晓明 《黄埔》2014,(3):86-87
1925年11月7日,蒋介石率领东征军克复广东境内陈炯明叛军盘踞的最后一个据点饶平,这标志着广东革命政权彻底统一了广东全省。  相似文献   

3.
正1925年10月31日,东征军攻克兴宁,这是继30日双头大捷后,对陈炯明叛军取得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兴宁和五华,为陈炯明叛军主力将领林虎的根据地。第一次东征时,黄埔教导团在进攻这里时曾遭遇林虎部的强烈抵抗。最后由黄埔军教导二团首先从南门攻入。当时叛军一面惊呼"学生军进城了",一面随林虎从城东门逃往闽边。这次战斗是黄埔军校创建以来,黄埔学生军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4.
贾晓明 《黄埔》2013,(1):80-81
1925年10月1日,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出师举行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党军取得第一次东征的胜利后,由于旋即迅速回师广州以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没有乘胜消灭陈炯明的叛军残部,致使其中一部分逃往福建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并得到当地军阀的支持,由此获得了喘息和复苏的机会。而东征军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急于扩充自己的实力,  相似文献   

5.
贾晓明 《黄埔》2014,(1):94-95
1925年10月30日,东征军在双头取得大捷。这次大捷是第二次东征以来国民革命军所获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它迅速扭转了因蒋介石、谭曙卿在华阳军事失利造成的不利局面,并基本歼灭了陈炯明叛军的主力,为进军潮、汕,统一广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贾晓明 《黄埔》2014,(2):82-83
1925年10月31日,东征军攻克兴宁,这是继30日双头大捷后,对陈炯明叛军取得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1,(5):45
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逝世,终年59岁。孙中山于1924年11月应冯玉祥之邀北上讨论国事。12月4日到达天津,受到群众盛大欢迎。  相似文献   

8.
贾晓明 《黄埔》2013,(3):76-77
1925年10月14日,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东征军经过30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惠州城,取得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第一个辉煌胜利。第二次东征军1925年10月1日从广州向东江地区进发,主要以国民革命军第一、第二军为骨干,并将其编成三个纵队:第一纵队以何应钦为纵队长,兵力1.5万人,任中路,是这次东征的主力;第二纵队以李济深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1,(2):41
1925年1月31日,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举行第一次东征誓师典礼。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商谈国是。军阀陈炯明便趁机作乱,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于11月15日在汕头召开军事会议,自任救粤军总司令,继而命其叛军兵分三路,准备进犯广州,推翻广东革命政府。1924年12月2日,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1,(4):43
东征军攻克淡水城2月14日,东征军陆续到达淡水城。淡水城小而坚固,城墙用石块砌成,厚三尺,高丈余,上下两层设置枪眼,为防御夜袭,城墙高处装置有照明设备。城墙外是300米的开阔地,易守难攻。城外东侧的山中驻有敌人,与城内敌军遥相呼应。东征军兵分三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1,(1):37
血花剧社正式成立血花剧社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创办的军人艺术团体。它是国共两党人士组成的第一个剧团。黄埔军校成立后不久,军校学生就常以话剧演出的方式来活跃军校的文娱生活,宣传革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1,(3):38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1924年8月,广州扣械事件爆发后,为了战胜商团,廖仲恺和蒋介石根据孙中山的意旨,命令黄埔军校学生与各军取得联系,以团体为单位(即每个团体派代表两人参加)组织青年军人代表会。会址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孙中山北上后,青年军人代表会应形势需要加以改组。名称改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由团体会员改为个人会员。为了贯彻国共合作的精神,规定凡是黄埔军校的学生都是青军会的当然会员。1925年1月25日,青年军人代表会推举蒋先云、曾扩情、贺衷寒、何畏能  相似文献   

13.
贾晓明 《黄埔》2015,(2):77-79
1925年11月30日,国民政府南征军攻占了盘踞在广东南部沿海军阀、自称"八属联军副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申葆藩的大本营廉州,并在此后迅速进军,彻底扫清了长期从南路威胁广州的军阀邓本殷、申葆藩的割据势力。在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后,盘踞在海南岛、钦州、廉州的  相似文献   

14.
贾晓明 《黄埔》2013,(4):76-77
1925年10月22日,第二次东征军攻占了海丰,为彻底消灭陈炯明叛军、实现完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征军于1925年10月16日占领惠州后,蒋介石立即制定了第二期作战计划,颁发向潮梅进发的命令,并将原中路改为右路、原右路改为中路。由于消灭惠州之敌后兵力更感充足,且克复惠城缴获枪械甚多,就命令黄埔军校入伍生第二团团长胡树森率全团官兵由黄埔开赴惠州驻防,另外将党军新编团改为党军第一支队,以mt-~il英为司令,负责维持惠州、博罗地区治安。  相似文献   

15.
贾晓明 《黄埔》2015,(1):79-81
1925年11月25日,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南征军,突破了海南岛军阀邓本殷在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占领了雷州城。此举为以后平定海南岛、彻底消灭盘踞在广东省内的军阀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政府南征的主要讨伐对象是邓本殷和申葆藩。邓本殷,广东钦州(现属广西)大直乡人,原是粤军头目陈炯明的嫡系部将。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他追随陈炯明反对孙中山,被陈炯明任命为“琼崖善后处处长”,驻军琼崖(海南岛)。此后他依靠琼州海峡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