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11):84-85
<正>上海书店开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上海是党开展宣传出版工作的根据地和大本营。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首个出版机构——新青年社在上海成立。次年2月,因被法租界当局查封,新青年社被迫南迁广州。1921年9月1日,出于持续推进党的宣传出版工作的考虑,中国共产党首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由李达负责,组织马克思、列宁著作的出版。为保护出版社及其成员的安全,人民出版社以“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名义发行刊物,并将新青年社所在的广州昌兴马路26号作为公开社址。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人民出版社仍设在上海。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我们党创建的第一个出版社是很有意义的。1921年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与今天的人民出版社有无关联?熊崇善、戴文葆、刘威立等先生先后写了一些文章,作了有益的探索,但仍局限在“人民出版社”的名称和形式上.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关于党的一大(上海)会址的表述,很不一致、即使是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较有权威的党史著作,对此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给后学者带来一些不便。如:《中国共产党大事典3)(人民出版社1091年5月版)、中共党史导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5日版)、《中国共产货所中》(上)表述为:“上海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兴业路76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王长流 《世纪桥》2013,(11):70-7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会址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实物见证,于1951年4月勘实,1952年9月成立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共一大会址在历经30年动荡社会的风雨洗礼,建国后是如何找到并保护起来的呢?本文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从1952年开馆以来曾征集到一批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有关文物史料。1961年6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周伯棣曾将一帧1921年4月3日外国语学社学生罗亦农、柯庆施、周伯棣3人的合影原照由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交给纪念馆。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一个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是在1920年9月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 ,地点就设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内 ,即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周伯棣当年不仅在外国语学社学习 ,而且还在该学社担任图书室管理员。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12,(34):53-54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78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会址位于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号。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李达,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1890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零陵岚角山镇(今属冷水滩市)一个佃农家庭。五四运动后。李达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1920年4月,经李大钊介绍,魏金斯基一行来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商谈了在上海建党的工作。为了沟通中俄两国间的关系,他们决定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建立中俄通讯社(后改称华俄通讯社),由魏金斯基的翻译杨明斋负责。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2,(20):10-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1921.7.30)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名称、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7.16—1922.7.23)地点: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好书推介     
正《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本书编写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按照党中央部署,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写的党史简明读本。本书充分吸收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以史论结合的形式,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1.
中俄通讯社和华俄通讯社在我国现代革命史、新闻史和中俄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史上似应具有一席之地。中俄通讯社是由杨明斋负责的。而华便通讯社则由苏俄人士直接建立,有中国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因此,不能笼统地说都是中共所创办的“最早的通讯社”。1920年春,经共产国际同意,俄共(布)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及翻译杨明斋等人来华。在维经斯基的促进下,陈独秀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间,在维经斯基的指导下,在上海设立了中俄通讯社,由杨明斋负责。通讯社设于上海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也即…  相似文献   

12.
陈彦来 《党史纵横》2005,(12):61-61
1921年下半年,我国各地都曾出现过以“广州人民出版社”名义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革命书籍.在这些出版物上,均标明出版社地址为“广州昌兴马路二十六号”。然而,当时的广州并没有这个出版社,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思悄 《党的建设》2009,(10):58-5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为了有系统地编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向民众开展革命宣传,我党在上海建立起第一个人民出版社,由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负责。李达在沪的寓所"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就是人民出版社社址。经李达的具体筹划,人民出版社拟定了内容丰富的出版计划,准备推出"马克思全书"巧种,"列宁全书"14种,"共产主义丛书"11种,其他读物9种。由于那时环境十分险恶,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有一个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的,至少是被淡忘了的革命旧址──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所在地。该址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科学会堂对面,首称环龙路老渔阳里(后改称铭德里)2号。说它被淡忘,是因为这里既无人参观,也无人加以直传。几十年来,它默默地处在一个冷清的角落里,和近在咫尺的中共一大会址每年接待成千上万参观者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从历史的连续性来说,假如没有1920年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就不可能有次年的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中共一大也是由中共上海发起组筹备召开的。中共上海发起组…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们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曾先后五次到河南指导工作,其中四次都是从事统战工作,并在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发表演讲,阐述其统一战线思想。对推动河南以至全国统一战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小敏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基层建设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已经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著作。作者从“支部建在连上”的我党基层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出发,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执政环境、条件,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基层党建的新方法、新途径,并针对目前基层党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对策性研究,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见解。中国共产党是有着6000多万党员、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有赖于一个个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健全、坚强有力。这是党的建…  相似文献   

17.
上海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王孝和,祖籍浙江鄞县,1924年2月出生于上海虹口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历岁那年,王孝和考进上海励志社英文专科学校。1941年6月由许统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月进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发电厂(今杨树浦发电厂),在发电管理室当抄表工。1948年1月被工友选为厂工会常务理事。同年2月,国民党当局血腥制造“申新九厂惨案”,他带领上电工人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暴行,积极声援“申九”工人的斗争。王孝和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仇视。4月对日清晨,王孝和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途经中纺12厂(今上棉12厂…  相似文献   

18.
黄如军 《求是》2012,(2):50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以下简称《大事记》),客观准确地记述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记录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精彩瞬间和片段。该书主要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安庆市(宜城)望江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28年3月,麦元沙堰沟人(今鸦滩镇茗南村)孙敬纯在太湖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组织委派,来到尚花棚(今长岭镇南台村),在此发展了5名党员,并建立了党小组。9月,党小组扩建为党支部,由孙敬纯任支部书记。于是人们一直把孙敬纯当作望江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其实不然,笔者通过查阅档案、县志、党史资料,发现望江县首位中国共产党员名叫鲁宏图,他于1927年1月在安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从严治党严肃执纪———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吴云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明的纪律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党的事业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