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民是人民利益标准的裁判员人民利益标准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关键在于明晰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对象无疑是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评价主体则包括党和政府的自我评价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两个评价主体究竟以谁准绳?谁是最权威的裁判员?这是贯彻人民利益标准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邓小平始终坚守人民才是人民利益标准裁判员的价值观,廓清了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主体是谁的问题,从理论上挖掉了长官意志和官本位存在的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郑文杰 《人民论坛》2012,(20):210-211
邓小平管理哲学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即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管理决策价值选择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管理的价值目标。同时,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人民主体价值观是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秀芬 《岭南学刊》2004,1(2):38-41
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主体间价值关系;以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同一的尺度作为伦理价值评价标准;以无私奉献为价值创造的思想境界;以共产党人价值创造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为价值创造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对人民主体思想作了一系列新阐释、新发挥。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核心和起点,逻辑地展开论述坚持人民赋权主体地位、人民监督主体地位、人民历史评价主体地位,以坚持人民利益主体地位为逻辑归宿,实现了人民的利益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人民主体重要论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鲜活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5):62-6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逻辑必然性,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人民立场观、人民主体观、人民力量观、人民利益观、人民导向观、人民评价标准观。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綦玉帅  夏东民 《前沿》2011,(10):47-49
只有主观价值评价标准与客观价值评价标准相符合,人民群众才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正确的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主要体现为"四个是否",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否坚持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地位;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之间的效应关系,即客体对主体需要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关系。事物对主体有无价值,主要依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而定。因此,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和利益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这个问题在任何价值观念体系中都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历史上不同价值观念体系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在价值观上,就…  相似文献   

9.
信任本质是一个人心所向的问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思想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信任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大变革在人们意识中的曲折反映。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着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充分根据。实现信任关系的客体、主体、环境三方互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是新世纪坚定对党和政府信任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莘庄镇的人大代表们履职的重要内容。他们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他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要运用新闻批判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还要反应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意志与情绪、意见和建议,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有效的平台。为此,我们必须要完善我国的舆论监督,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舆论监督提供根本保证,二是加强舆论监督的法制化建设,三是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四是促进监督主体职业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党和政府、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为多元治理主体,在遵循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治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平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遵循,是人的主体性的深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从人民群众的意志,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会想,农民怎么会缺少利益代言人呢?不是有党和政府吗?不是有人大代表吗?不是有农口各个部门吗?不是还有乡政府和村级组织吗?这些主体能否成为农民的代言人呢?笔者认为不是自己说是代言人就是代言人.不是天天把农民、把农业挂在嘴上的人就是代言人.代言人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一是代言人必须与被代言人利益完全一致,或者说大部分的利益一致;二是地位比较独立和超然,不受其他利益主体或者政府的制约;三是有一定的影响决策者或者其他主体的势力;四是代言的角色是专业化的,不能既代表这个群体,又代表其他群体.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看谁是农民的利益代言人.  相似文献   

15.
李飞燕 《理论月刊》2004,(11):27-29
邓小平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创新必须有两大目标,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共同富裕”;从而也必须符合两大标准,一是生产力标准,二是人民利益标准。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的支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理论创新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还要求有民主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翠芳 《重庆行政》2011,13(1):14-1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谐社区建设也摆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11月,民政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政绩观的标准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政绩观必须以群众认同度为标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表现为市民利益,它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的矢量合成,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按其方向规范执政力矢量的方向,是在执政实践中充分体现我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杨久华 《桂海论丛》2009,25(4):33-37
当前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呈现出执政特性、地区差异性、利益关系失衡性、干部原因主导性等新特性;其凸显问题有党群关系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党群之间的思想分离明显,党群矛盾主体日益多元,党群利益矛盾凸显和对抗性冲突增多,不同社会群体对党的认同分化并总体呈下降趋势等问题.解决这些突显问题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立和完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理顺权力间关系以及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以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评价党的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  相似文献   

20.
依靠群众克服官僚主义苏永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并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历史经验证明,凡是正确的领导,都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