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雪峰  通拉嘎  张萌 《实践》2008,(9):52-52
7月27日,"成龙煤炭杯2008内蒙古草原大赛马暨博克精英大奖赛"在美丽富饶的东乌珠穆沁草原上拉开帷幕.共吸引了来自国外、全国各地及各盟市近2万名游客和观众观看比赛,近23家媒体进行了现场录制和报道,其中,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对本次大赛进行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2.
闫立功  张攀峰 《实践》2011,(8):13-13
美丽富饶的东乌珠穆沁草原素有“天堂草原”之称,群众的幸福安宁来自于边防警察的精心守护。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所长布仁达来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忠诚卫士,他的故事充满着传奇,他的名字意味着平安,他的感情凝结在茫茫草原。他始终视事业为生命、视群众为亲人,辛勤维护着天堂草原的平安和谐。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2)
正初春的乌珠穆沁草原,薄薄的雪层下泛出微黄,天地间一片静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乌珠穆沁草原的深处,飘扬的党旗和胸前的党徽在初春单调的色彩对比下格外显眼。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一群人,让牧民群众的心里多了几分踏实,也给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注入了一丝丝红色的暖流。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党员中心户。  相似文献   

4.
文明的草地     
在东乌珠穆沁旗广袤神奇的土地上,乌珠穆沁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携手建设,如今不仅物质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精神文明之花也在草原上遍地盛开。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八十年代实施“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以来,畜牧业连续12年保持稳定增长,1998年牲畜头数首次突破300万...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7)
<正>在吉日嘎拉同志生长于斯、长眠于斯的乌珠穆沁草原,人们说:吉日嘎拉的事迹,不需费力挖掘,就会从大家的记忆中点点滴滴地涌现,汇成丰富的宝藏。吉日嘎拉同志生前酷爱拍照,但他本人留下的影像却不多。现在,让我们从这些为数不多的照片里,去追寻当地干部群众点滴记忆中的吉日嘎拉。  相似文献   

6.
苏肖雯 《实践》2007,(9):43-44
草原文化的基础是草原,如果没有草原为背景,草原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大根基。以“草原文化”为卖点,有利于在中国加入WTO后,更好地迎接挑战和机遇,把中国乃至内蒙古推向世界,让世界接受中国。  相似文献   

7.
萨仁 《理论研究》2009,(6):52-53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天然生态屏障,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草原逐年退化、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意识、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9,(8):52-53
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也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锡林郭勒盟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以蒙元文化为核心的草原文化,以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察哈尔四大部落为代表的部落文化;以明安图、那·赛音朝克图、哈扎布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长调、潮尔、呼麦等为代表的原生态文化;以元上都遗址、祭敖包为代表的旅游文化,资源富集。锡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精神产品创作生产列为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规划,完善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使全盟文化艺术工作逐步步人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金海 《实践》2010,(6):51-53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最敏感的神经和最活跃的细胞,它积极参与草原文化传统构建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草原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并以审美的形式体现它们。  相似文献   

11.
麦力斯 《实践》2011,(4):34-35
2010年10月,国务院作出决定,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134亿元,主要用于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的广大牧区。草原畜牧业历来是牧区的主体产业。同其他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相比,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解放以来,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来,牧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二化,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无论是从增加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繁荣牧区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角度来看,都要求草原畜牧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总结40多年来我国草原畜牧…  相似文献   

14.
禁牧草原每亩补助6元 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冯军胜 《实践》2005,(10):40-41
为了加强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我区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 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课题公开招标,并于2005年7月中旬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了“首届中国草原文化研究高层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旨就是引导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草原文化以及有 关草原文化研究等问题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探讨。来自中国 社科院、北京大学、内蒙古社科院等部门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就 草原文化的源流、内涵、价值以及草原文化研究的意义等六个 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把祖国各民族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才是完整的中华文化;只有从总体 上把握中华文化形态的文化观,才是科学的文化观。草原文化 研究是中华文化形态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 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深入进行草原文化研究,认真总结民族文化产生、发展、繁  相似文献   

16.
她,就是青海省天峻县金泉养鹿场总经理扎格。 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 扎格出生在天峻大草原,草原的润泽和哺育,铸就了她今生今世与草原割舍不了的情结。1972年参加工作后她在天峻县苏里乡上班,从此,她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草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内蒙古草原退化面积逐渐扩大,速度明显加快。平衡生态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草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主流观点,认为过度放牧是内蒙古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部分地区采取了围封转移的治理措施。而非平衡生态理论认为.平衡生态理论能够合理解释退化不严重的典型草原放牧系统的植被动态,但不适于退化严重的典型草原放牧系统,围封转移措施不适合内蒙古草原。因此,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有必要充分认识草原上各种资源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根据实际适时运用这两种理论,有效解决草原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通则》及《物权法》《草原法》均未明确指出草原使用权的性质,而其性质又关系到权利的内容与期限等。草原使用权乃资源利用的权利,而它又是用益物权并具有用益权的某些特征。明析草原使用权的性质对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草原上,蝗虫与各种鼠害一直是加剧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每年发生虫鼠害的草原超过亿亩,而传统的化学防治虽能在短期内较快减少草场害虫、害鼠的数量,但往往造成害虫、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赤峰市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近些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上部分地区满负荷、超负荷的开发利用,部分草原生产功能逐步弱化甚至丧失,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