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运用刑事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作为一种程序性保障措施,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提供了锐利武器和强大制度性支持。我国刑诉法没有规定证据保全制度,尽管立法允许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但是立法的制度性缺陷使辩护律师所享有的申请取证权无法落实。刑事证据保全的直接目的在于保障证据完整和追求诉讼效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2012年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法院对于一般民事案件的诉前证据保全,我国证据保全制度日趋体系化。然而,涉及诉前证据保全的各规范性文件在管辖、申请要件、担保问题上的规定却不一致;其程序设置、保全证据的效力也不明确,还存在将证据保全与民事保全相混同的问题。为此,应当转变理念,凸显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统一立法规定,确立证据保全制度的独立地位,加强程序保障,明确保全证据的效力,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民事证据保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民事证据保全制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首先要关注民事证据保全与民事财产保全的区别,并正确分析和对待两者重合的现象。民亨证据保全制度需要更多立法上的支持,当务之急是需要对采取民事证据的诉讼中保全、诉讼前保全需符合的条件加以明晰地规范。英美法系国家的某些制度及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些立法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我国仅仅确立了相对完备的证据保全程序,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财产刑执行保全,但是尚未明确刑事诉讼程序中财产保全制度之规定.从而影响财产刑的执行效果。然而,不管是基于民事财产保全的立法规范和实践效果,抑或城外的刑事立法经验,都足以表明建构刑事财产保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然,由于民事财产保全和刑事财产保全的特点不同,所以刑事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和法律程序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台湾民事证据保全制度较好的吸收了德国、日本法的相关内容,发展较为成熟和完善,制度构造上包括证据保全实质要件、声请事项、法院裁判及当事人救济、当事人程序权利保障、证据保全效力和证据保全程序上的和解协议等方面内容,将为我国大陆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证据保全制度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证据保全的内涵和外延,笔者欲就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证据保全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在仲裁实践中,证据往往会由于某种原因的存在而有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风险,因此在各国仲裁实践中,均须建立起合理的证据保全制度,而证据保全权如何分配是合理构建证据保全制度的关键.仲裁证据保全申请权应分配给当事人;仲裁证据保全执行权应分配给人民法院;在仲裁程序开始之前,仲裁证据保全的审查和决定权应分配给人民法院,在仲裁过程中,保全的审查和决定权应分配给仲裁机构,以此完善我国仲裁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网络侵权等案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这类案件诉讼的关键就是电子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为公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我国目前在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现状和问题,对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对构建新型网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体系有所助益,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操作规程,促进网络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证据保全传统理论在司法实践中发挥过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应当认识到,从这一理论出发,证据保全的实质涵义及其他相关要素并未得到合理的厘清,这一理论体系暴露出的缺陷日益明显。信息理论及其基本构成元素——信息的合理引入,使得证据保全理论的重新构建具备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证据保全应是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前的一种证据审查活动,它能够确认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当庭认证,从而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证据保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述网络证据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由于网络证据的特性而在其保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有利于证据保全申请人的角度提出了对网络证据保全的一些建议,以期能使证据得到有效的公证,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打击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构建了打击、防范、管理三大职能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但治安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程序、方法、证据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瑕疵,降格处理的案件时有发生。治安部门应该研究管辖案件的特征,掌握好常用的调查、搜查、勘查、扣押、鉴定等取证策略,明确证据保全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办案质量和刑事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更加强调证据裁判和直接言词原则,对侦查取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公安机关近年来发现、获取、解读刑事证据的能力逐渐提高,取证的规范化程度也有较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公安机关应将刑事案件的证据审查纳入执法管理范畴,尽快制定、完善刑事证据收集工作指引,建立以办案部门主责的证据审查责任制,充分发挥法制、预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新型侦检关系和侦辩关系,从执法源头和办案过程的不同环节强化证据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有效提升刑事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由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制的转变,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的刑事证据开示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并结合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际,我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在开示原则上实行双向开示;在开示范围上实行不对等开示;在开示时间上实行阶段性开示;开示方式上实行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开示.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因E -mail引发的纠纷随之出现 ,并逐渐增多 ,因而各国开始重视电子证据的立法工作。我国诉讼法中没有把E -mail列为法定证据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 ,电子证据立法势在必行。司法实务中对于E -mail成为证据的条件要严格设订 ,同时要注意对于这一高科技证据的保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证据开示是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庭审调查前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我国尚未建立刑事证据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只是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一些关于控辨双方了解案情的途径。我国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应把握依法开示,双向开示和全面开示原则,明确规定刑事证据开示的范围,建立完善的证据开示的程序。设置对违反开示义务的制裁性规定  相似文献   

16.
起诉前证据保全的可大致划分为传统型与现代型,传统型机能即是对证据的保存与固定,而现代型机能则体现为收集证据、促成集中审理与促进诉讼外纠纷解决。在程序机能扩张的基础上,诉前证据保全程序的独立性也逐渐加强,适用情形也在固有的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使用这一情形的基础上有所扩张,而包含了当事人同意,于确定事、物之现状有法律上利益并有必要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图际组织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中都有对刑事电子证据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电子证据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运用等缺乏系统规定,应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通过可靠证据遏制刑事错案的机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界与实务界普遍认为通过可靠证据来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是非常积极且有效的,因此从宏观上构建了通过可靠证据来遏制刑事错案的机制。该机制以证据为根本,以证据的收集为起点,以证据的保全为核心,以证据的审查判断为重点,对与证据相关的诉讼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事人是案件过程的亲历者,其陈述助益真实之发现。同时,当事人与案件结果具有利害关系,其陈述可能阻碍真实之发现。鉴于此,诉讼程序一般将当事人询问规定为补充性证据,并居于证据种类排序的末位。但是,在以简易行为保全程序中,首先询问当事人既能契合程序快速机制,又可满足被申请人的程序保障需要。当事人询问在行为保全程序中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行为保全目的、变迁和行为保全程序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证据开示是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案件的诉讼程序变得高效、快捷具有重要的意义。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又称刑事证据交换,是指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有关联的证据的活动。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庭审方式由审问式向对抗式的转变,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所面临的一个瓶颈,妨碍着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所追求的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实现。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