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地辩证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脱离具体实际地空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4):22-22
对历史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的评价,应采取历史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要从它的历史形态去观察,一切都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相似文献   

4.
龚廷泰 《唯实》2002,1(7):15-17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创立1 50多年来 ,遭受过它的敌人的魔化 ,也遭受过它的追随者的神化 ,还遭受过它的研究者的曲解。总之 ,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 ,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而是充满着曲折与艰难。今天 ,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既要反对魔化马克思主义 ,也要反对曲解和神化马克思主义。就是说 ,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 ,…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要求,要像列宁论述的那样,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发展生产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要善于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因而,只有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时代主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出发,也就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和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7.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一问题,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所谓哲学思考乃是根本性和根源性的思考,并且这一思考应是马克思式的,即要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和自我革命的特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真正回到马克思,激活源头活水,才能源远流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发展和创新才是现实出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而且要真心认同(真信)和努力践行(真用)马克思主义,既要进行有学理深度的研究,也要进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向人们揭示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实践的关系问题,因而是一个关系到无产阶级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问题,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我们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后,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了认真学习的热潮。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史学界专家以“《江泽民文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题,进行了笔谈,并从历史的角度就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规律进行了探讨,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是一个有雏形但并未定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它并非十全十美,且面临严峻挑战。无论如何,我们应对中国模式怀有深深的敬意,对中国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且要不断为完善中国模式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4.
《学习时报》刊登李春耕的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社会各阶层。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如何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基本的经验有三条,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不渝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除具有哲学的后思、以思想为对象之思、终极性"寻根究底之思",思维存在关系之思、批判之思、由经验思维到高度理论思维过程之思等反思的全部内涵外,它作为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主要使实践在反思思维过程中承担了如下使命:一是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二是将实践取向作为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三是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原理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产生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还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从内容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形式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从实质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复杂性研究中国学派的代表钱学森科研实践为例,说明复杂性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实际上,《资本论》就是最早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资本主义这个复杂社会系统(主要是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的杰出典范和光辉结晶。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复杂系统的本质和规律的发现者和科学阐释者,是社会复杂系统理论的奠基者;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既是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资本主义社会复杂系统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正确总结,是指导我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复杂系统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而复杂性科学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