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湖南新一条经济走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铁路,我们熟悉的是京广线、湘桂线,此后又熟悉了湘黔线、枝柳线。而对于洛湛线,也许有不少人至今感觉陌生,确实它还没有全部建成。但它将来会对湖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则是我们现在需要认真研究的。新的区域格局呼之欲出洛湛铁路作为我国中部偏西的南北  相似文献   

2.
田松 《世纪桥》2009,(24):52-53
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着力进行铁路建设,把它列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筹集筑路资金最为困难,庚子退款作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其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建设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一、陌生人:农民工的角色定位 农民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词,因为在大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有着他们的影子。也许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也许他是一名清洁工,也许他是一名车夫……只要我们细细地去想,就会发现农民工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去观察这些似乎很熟悉的身影时,刹那间会觉得他们是如此的遥远和陌生。  相似文献   

4.
田申 《党课》2013,(4):127-128
20年前,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初次见面,它就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别样感觉。因为工作的关系,此后,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慢慢地越来越熟悉了,再后来它就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和生活上的益友。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6):58-58
森堡在4月14日的《青年参考》上介绍:核废水中含有很多放射性物质。为什么我们熟悉的碘也成了大威胁呢?其实,放射性碘与我们生活中的碘不是同一物质。放射性物质碘131威胁较大,是因为它的半衰期较短。  相似文献   

6.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上海市兴业路76号。好熟悉的石库门!中国公民无论是否有幸亲临此地,从数十年浩如烟海的传媒形象和众多常用图案上,谁都瞻仰过它的雄姿风采,聆听过无数关于它的庄严颂歌。为迎接建党90周年,这里刚维修一新。虽然如此,它的简朴、简单,乃至简陋,却叫我们这批初来乍到者吃惊。黑漆门,清水墙,灰砖夹着几线红砖,两层的小楼,怎么看也不起眼。周围并列着住家和店铺。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们访问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省林业厅省林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后调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涛。他是我省林业的老前辈,对我省林业改革开放历程很熟悉,我们请他谈谈我省林业改革开放的一些情况。杨老说,我就自己熟悉的情况谈一谈。我对林业改革的研究探索主要有四个方面或者说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金国坤 《新视野》2002,(5):56-57
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国际行政法典”,旨在以规则限制成员国政府行为,它与我们所熟悉的行政管理的观念、制度、体制、方式、手段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加入WTO后,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既是—个机遇,又是—个挑战。如何严格履行WTO框架下的政府义务,并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是当前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9.
抓落实     
一、抓落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落实”二字,对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就明确地区别了我们共产党人与其他派别的鲜明不同之处,也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抓落实,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生动写照。它要求把具体工作部署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在实际工作中见成效,只有把计划变成现实,才能达到能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当代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计划经济年代,它留给人们的是至为亲切的面孔和难以割舍的情怀;陌生的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逐步转型的今天,它离人们的生活似乎正日渐遥远。其实,社会转型张显了人们的物质欲求,却并不代表就仅限于物质的满足,还有对社会参与的冲动和建设精神家因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哲学扎根于问题之中,甚至周期性地僵化在传统中。要想在哲学中重新找到一种边缘活动,换句话说,要想恢复理论创新精神,选择离开哲学的本土——希腊,穿越中国。这是一种迂回战略,是为了重新质疑深植于欧洲理性当中的成见,追索我们之所未想。 选择出发,也是选择离开,创造可以进行远景思维的空间。这种迂回与异国情调毫不相干,而是有条不紊。我们这样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尽管我们对希腊思想有认识上的断层,但由于遗传的缘故,我们与它还是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所以要想了解它,发现它,我们不得不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观点。 那为什么上中国?  相似文献   

12.
姚远 《当代贵州》2013,(33):62-62
汉字,是中华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究竟何时,已经融人生命的汉字,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与我们“相见两不识”?2013年11月,本刊联合当代先锋网,发起“汉字,最熟悉的‘陌生人’?”问卷调查,300人参与线上线下调查,检验自己对汉字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13.
对于“艰苦奋斗”问题,可以说,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说陌生,是因为近几年渐渐不大有人讲这个东西了,即使有人讲讲,也往往被认为是过时的滥调。这几年,一些人似乎通过观念更新,把它给更新掉了。似乎在实行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需要艰苦奋斗了。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倡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了吗?  相似文献   

14.
怀念列宁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我们熟悉的一句话,它出自列宁之口,然而。它不只是政治家的口号。苏联人民相信它信任它,为什么呢?“朴素,像真理一样朴素”。这是苏联一个工人对列宁的评语。  相似文献   

15.
《党史天地》2009,(6):92-93
李先念说:我和徐帅“最熟悉是在四川,那时徐帅一休息就住我们那里,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16.
“熟悉的陌生人”!人们在谈到“典型”的时候,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征引别林斯基的话。我们即使不能说它已经被当做典型的同义语,也可以说它已经被当做典型的最好的脚注了。我们可以信手拈来那些较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论述,看一下它是怎样地被用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见闻     
2002年7月16日,我随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代表团出访俄罗斯。当波音767客机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后,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出现在舷窗下,绵延的森林无边无际,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泛着银光,古老的“金顶之都”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神秘。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熟悉,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太多的影响,自青少年时代起我们就听到过许多关于它的故事;说陌生,毕竟这是第一次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0,(14):12-15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辞职出任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引发舆论热议。走进官场就不再走出,走上仕途就不再回头,能进不能出,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官场和熟悉的官员。王振耀的另类选择,无疑会让同僚愕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是可以搞巾场经济呢,还是必须实行市场经济,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呢,还是高度集权下的主观行政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吗?为什么我国改革以来一直强调政企分开而久久难以实现?其关键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是台可以拓宽思路,从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研究入手呢?对我们来讲,”“社会化大生产”一同实在是太熟悉了,但是,对它深入的理论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成现在,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走马观花看“霞飞”──一个乡填企业崛起的启示廉永杰"霞飞",对于它我们太熟悉了,著名电影演员潘虹所做的霞飞广告片经常在电视机里闪现。然而,对于霞飞日用化工厂我们又太陌生了,想不来为什么在上海蒲乐川沙县的一个乡镇企业会有如此大的神力,使"霞飞"满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