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伟 《政法学刊》2007,24(3):20-23
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该《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制度,但是从这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出台之后的实践来看,这一解释在构成犯罪的情节认定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在基本法中第一次确认了知识产权的概念。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权的法律制度在中国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9月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1991年5月又颁布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我国又相继加入《保护文  相似文献   

3.
对于《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这次知识产权研讨会的主题,现谈谈我对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一、《商标法》总体上应该肯定,但需要作些修订 我国的商标法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当时它是作为中国知识产权的第一部法律问世的,它的颁布不仅显示了其重要的法律价值,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它向世人昭示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着手建立,我国商标事业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商标法》自1983年实施,至今已有十三年,今年国务院法制局已将该法列为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4.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我国的大量应用和普及,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1991年,我国相继颁布了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把软件列入版权保护;1992年,我国参加了《伯尔尼公约》等著作权条约,并颁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1994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1995年7月,国务院又颁布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成软件版权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再加上配套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共同形成软件法律保护的渊源。因此,目前,计算机软件在我国基本上是通过版…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组织 (WTO)是以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为基础的组织 ,它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与WTO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服务贸易法律制度。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在这两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 ,但与《知识产权协议》(TRIPS)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即立法机关应尽快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对外贸易法》等。尽快制定《驰名商标法》、《服务贸易法》等。以迎接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对完善中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始于80年代。1993年的《产品质量法》和1994年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志了我国产品责任法律正趋于成熟。除上述两部法律外,我国还陆续颁布了一些与产品责任有关的法规和法令,如《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经济合同法》、《...  相似文献   

7.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3年9月2日颁布并于同年12月1日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禁止假冒注册商标、禁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禁止伪造产地、禁止假冒知名商品和服务标志、保护商业秘密,对知识产权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保护。如果从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入手,探寻《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操作办法,无疑既具理论意义、更具实践价值。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我们知道,在我国已经参加的几个重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都把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划归知识产权的范畴。《成立…  相似文献   

8.
《电子知识产权》2012,(1):16-17
1990年9月,历经十一年制定历史的《著作权法》颁布.这部法律的制定曾给我过带来激烈的思想交换合文化争鸣,中美贸易的强大压力与传统文化的博弈在这部法律的制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它的颁布,也意味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变化,展示着著作权制度在我国的意识形态中逐渐从被抵制到被接受的过程."入世"是我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关键词之一,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而言,它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接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经历了大规模的修订,《著作权法》亦不例外.2001年10月27日,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次修订完成并通过.此次修订之后,2010年4月,因与美国在WTO的知识产权争端部分败诉,我国第二次修订《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9.
《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一些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口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都有食品卫生方面的内容,有的和《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内容一致,有的规定不一致,但和《食品卫生法》存在着逻辑上的重合或交叉关系,这种情况在法律上称为竞合现象。《食品卫生法》与其它法律、法规的竞合是指由立法形成的因数个规定有食品卫生内容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从属或交叉关系,对于同一违法行为,数法予以不同概括规定的法律现象。由于存在法律、法规的竞合现象,给《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带来了困难。同一违法行为数法都可适用的情况下,如何选择适用法律法规,由哪个部门行使管辖权呢?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这一司法解释的颁布,完善了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的起草过程中,我参与了论证,现就该司法解释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些分析。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的背景分析知识产权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权利形态,并逐渐地从传统的财产权中分离出来。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民事保护到刑事保护的演进过程。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虽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日臻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的与之日俱增,企业也愈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期冀通过更加完善的法律来保障自身权益。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颁布、修订与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部法律,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对知识产权予以保护的法律体系,较好地保护了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合理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主体方面的界定范围狭窄等弊端,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因此,本文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保护的不足,找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缺乏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条款、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涵盖不全以及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限定过于狭窄、缺乏兼备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执法机关等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加以完善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通过和实施对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虽然立法目的大相径庭,法律性质相反,适用范围差异很大,但其主旨却有一致性。本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科技与法律》2003,(3):7-8,80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又称为知识产权的边境执法或知识产权的边境措施 ,是指海关依据国家法律的授权 ,在边境采取的制止侵犯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境或者出境的行为。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在 1994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基础上建立的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是谈判内容国内法律化的一部分。几年的海关执法实践证明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 ,在实践中也逐步反映出法律制度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立法不足 ,有待理论界来共同探讨、完善。本文拟结合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 ,根据TRIPs和WCO《海关实施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的国内立法样本》以及新的《海关法》的相关规定 ,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程序、建立适宜的有效担保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广泛合作制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谈谈对完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垄断的危害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反垄断法予以规制.但产生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现有反垄断法,并无直接适用于知识产权垄断的具体规则,各国普遍尝试采用延伸法律解释或类推适用的方法,将现有反垄断法规则适用于知识产权垄断,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严重的法律困惑和障碍.2007年8月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虽然规定知识产权垄断应受该法规制,但同样未解决"如何"规制的问题.因此,在反垄断法中构建新的知识产权垄断法律控制制度是解决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垄断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法哲学上的权力限制理论、知识产权法上的利益平衡理论和反垄断法上的竞争理论则为这一新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是知识产权审判中的一类新型案件。此类案件专业性强,审理技术难度大,是知识产权审判所面临的新课题。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才给予植物新品种专门的法律保护。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此类案件如何审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随着近两年来此类案件的大量增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一些已经成  相似文献   

16.
马维野  季节 《中国法律》2008,(3):31-32,94-96
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源於清朝末年,其间,曾颁布过《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大清著作权律)等,这些法律因清王朝的覆灭而未能充分实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制定了一些知识产权法律.也因政局动荡未能发挥作用。新中国成立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完善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生 《知识产权》1997,(6):18-19,37
外观设计在现代产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法律保护早已引起法律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早在1806年法国就颁布了比较完整的外观设计法。随后,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并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护海牙协定》、《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8.
王晓晔 《法人》2004,(7):19-20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逐步颁布了一些涉及反垄断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199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从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了定罪标准,并对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进行了明确,提高了刑法相关条文的可操作性。从当前执行刑法及《解释》的情况看,一些原来不明确的问题得到了厘清,但在法律适用及办案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耕对外公布: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自2000年至2004年11月份,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 539件,批准逮捕2462人。近三年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降低了侵犯知识产权量刑标准,从刑法角度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在此《解释》颁布之后,有学者认为降低知识产权犯罪的量刑标准,将会使我国以民法为主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