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免予起诉制度在我国发端于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确认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是我国特有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易杜非免诉、不起诉制度的存废是法学界近年来经常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这两项制度是留是废,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从实际出发,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论证,为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保留完善之可行性看免诉制度的存废姚仁安,侯爱民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问题在司法界已经引起广泛争论。日前,争议双方有一个趋同的认识,即免诉制度的确存在一些弊端。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是对这个弊端的范围、危害性、严重性认识不同;二是对待弊端的态度不同,主张...  相似文献   

4.
免诉制存废之争焦点分析王克勤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独创的一项制度。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围绕此项制度的存与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项由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法律上已经获得确认的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竟然还受到怀疑挑战,废除之声由始至今日渐宏大,这...  相似文献   

5.
免诉权是《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职权。从“文革”之后恢复法制的第一部刑事诉讼程序法来看,免诉制度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和合理性。“两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运用这项制度打击犯罪,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缩短办案期限等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法律规定的日臻严密,再去探究免诉这项制度,它的不科学性就显露出来了。从封建社会的“控审合一”到资本主义的“控审分离”,从“文革”期间的保卫部“一揽子”办案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制,这无疑是一个进步,而我国的免诉制度将一部分案件的实体评断权在某种程度上集于检察机关一身,形成“控审合一”,是不符合人类诉讼  相似文献   

6.
论坚持和完善免诉制度方运祥,季为民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一项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检察制度的发展,免诉制度暴露出某些缺陷和不足,以致理论界对免诉制度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  相似文献   

7.
姚远 《法学》2005,(4):87-90
所谓追偿权免诉 ,是指在债权人提起的保证合同纠纷案件中 ,法院判决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并明确其享有追偿权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 ,便可直接依据判决向债务人追偿 ,即赋予保证人追偿权免于另行起诉而径直取得申请执行权的诉讼制度。确立该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追偿权的非诉化 ,以减轻保证人的讼累、提高诉讼效益。然而 ,由于该制度对追偿权免诉所涉及的实体及程序方面的法律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 ,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8.
免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随着免诉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免诉决定程序制度、免诉申诉和复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免诉帮教、回访制度等等,使我国的免诉制度日臻完善,免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最近,我们对鞍山地区检察机关重建以来执行免诉制度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免  相似文献   

9.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目的的最严厉的刑罚,死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国家和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刑罚方法。从1764年意大利贝卡利亚先生提出废除死刑主张以来,世界上就出现了针对死刑存废的两种声音,而且200多年中,这两种关于死刑存废的声音一直在争论不休。本文将从死刑存废问题争论的角度,介绍美国理论界对死刑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取消免诉规定完善不起诉制度张泗汉免于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分子,定罪但不予起诉的一项制度。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了结轻微刑事案件,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免诉制度由于它自...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律师法》的修改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对于是否继续保留兼职律师制度出现了存废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兼职律师制度不仅是以往我国律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今后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及在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继续保留并加以完善而不是废除了之。一、我国兼职律师制度的由来与现状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司法实践中,就有大学法学教师被指定担任辩护人的现象,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兼职律师制度则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废问题上,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执一端,互不妥协。本文通过分析对立双方的观点和理由,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从限制死刑开始,逐步走向完全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13.
赵慧 《山东审判》2003,19(3):62-63
一、问题的提出肇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经过继承、发扬和完善,已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确定不移的制度。在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法院调解制度面临着新的社会条件和思想观念的挑战,以发扬风格和谅解让步为基调的调解与注重法制和权利的法制型经济是否相一致?是否有利于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调解会不会因姑息违法者而导致民事经济法律的弱化从而进一步诱发本来已相当严重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随着这一系列发  相似文献   

14.
类推制度的存废,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刑法理论研究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在起草制定刑法的过程中,在应否设立类推制度问题上也存在不同意见,但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刑法颁布实施以后,针对类推制度存在的根据和类推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劣利弊,不少人提出了废除类推制度的主张。随着最高立法机关近年来酝酿修改刑法活动的展开,关于类推制度的存废之争更趋激烈。主张保留类推制度的学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实行类推制度的必要性:(1)实行类推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存的大  相似文献   

15.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16.
免予起诉是检察机关对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应免除处罚的被告人作出的不将其提交审判机关审判的处理决定。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宣布免诉决定的具体形式,所以检察机关宣布免诉决定的地点多种多样,对于免诉后被告人的悔改情况,更是一无所知。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被免诉人员认罪服法,接受改造,重新做人,而且往往使一些于部群众感到茫然,从而对检察机关执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为此,笔者建议检察机关除了严格掌握免诉的法定条件外,还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公开宣布。根据实践,一般应到案发地或被免诉人员所在单位,召开一定规模的免诉会。有被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罪案的免诉率平均为5%左右,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贪污受贿罪案的免诉率平均在60%以上,两者的比差很大.可见贪污受贿罪案的免诉率是很高的.如此高的免诉率,势必会出现轻纵罪犯和冤枉无辜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法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为此,高检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分析贪污受贿罪案免诉率过高的原因,采取措施把过高的免诉率降下来.各级检察机关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贪污受贿罪案免诉率高的一个原因,是部分案件免诉不当——约占免诉的含污受贿罪案的  相似文献   

18.
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公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法律意义在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已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的刑事被告人,不将其交付人民法院审判,从实体和程序上将案件初审终结的制度。这样可以减少诉讼环节,收到宽严相济,分化瓦解,教育挽救之功效,促使犯罪者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现代法治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死刑存废问题成为了我国法律学者争论的焦点。在刑罚轻缓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废除死刑的热潮中,我国应当冷静地审视现实国情,正确选择死刑制度的未来命运,限制死刑制度的适用,而不是盲目投身于废除死刑的大军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案件缓诉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新制度,在我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是其适用仍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实践基础以及文化基础。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从实体条件、程序条件及制约机制方面构建我国未成年人案件的缓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