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春瑰 《求索》2011,(12):23-25
由于人类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充分认知,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制度得以建立和实施。由于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冲突,气候合作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围绕构建合作制度谈判的轨道也因为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演化。在制度演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建立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不断推进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同时国际及国内市场碳交易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些恰恰是国际谈判的正效应。未来国际气候合作制度将在动态中寻求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少华 《求索》2011,(9):45-46
受资源、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工业低碳化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通过对湖南38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总量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非常大,表现为与三次方成正相关关系;碳排放与数量因素的三次方是负相关关系,而与二次方是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工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既要重视行业总量规模因素,适当控制行业总量规模,突出工业发展质量,也要重视企业数量因素,突出企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3.
老年养生与调护栾丽艳(一)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及调护。风、寒、暑、湿、燥、火是一年四季变化中的六种表现,当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人便会致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指发病与环境的关系。故此,我们应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及体...  相似文献   

4.
葛腾飞 《人民论坛》2022,(14):38-41
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和深度关注,以及气候领域国际谈判和规制建设的进展,说明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在气候治理问题上具有相当程度共识。加上生态转型和绿色发展业已形成国际发展潮流,这使中美在气候治理上有着难得的良性互动空间。但气候正义之争、美国国内气候政策的党派化和不稳定性,以及当前国际能源价格高企和两国总体政治关系走势都构成影响中美双方气候关系推进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创造》1959,(6)
气候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正常与否,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气候,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使农业增产措施与各地气候变化相适应,是保证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我省气候变化是很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对发展我省的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我省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四季交替不分明,干季、雨季的差别显著.从四月和五月,十月和十一月的雨量急剧变化来看,五月份的雨量  相似文献   

6.
“要想长生 腹内长清”新解杨延荣,宋志刚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无不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人体本身也形同一个小宇宙,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气、血、津液循环运行,共同维持这一小宇宙的生态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重要议题,也是全球青年事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路径和特点研究需要观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治理机制的青年参与特点,分析主要发展特点,提出对于我国青年参与气候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是青年参与气候行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主导青年气候议程。欧洲青年群体的气候行动影响力广泛,并容易外溢至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气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国际制度建设能力和话语影响力,缺少国际媒体的关注,但是青年声音和诉求正在逐步提高。青年气候议题正在进入全球治理层面,逐步主流化成为全球议题之一。我国应该提高追踪全球青年气候参与的动态机制,强化自身的青年诉求和影响力,发挥中国青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拜登施政政策的首要使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改善美国民众健康与医疗卫生;推进种族平等与有序移民;积极应对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通过美国援救计划促进经济复苏;重视盟友和规则执法,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等。拜登政府施政伊始与外国领导人电话会谈的文本彰显了其精英政治派施政思维及意欲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意愿。拜登政府倾向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复苏上加强与盟友及中国等合作。虽然拜登已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者,但中国是美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优选的合作者。当前需要中国直面美国挑起的摩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磋商和反遏制,提升中国经济汇聚力,以斗争促合作来共建中美“共生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9.
卞吉 《中国减灾》2009,(9):58-58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和过量二氧化碳排放有很大关系,工程师目前发现在办公区道路两旁种植人造树和在墙壁和屋顶管道种植藻类,可有效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横跨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长江沿岸地区是我国本世纪或更长时期内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地区,几乎都处在主要江河流域,并与河流的治理和利用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拟对长江综合治理开发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l、搞好长江防洪体系建设,是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流域经济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有一个安全…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初,我接手农教与农保工作,感觉责任重大。大而言之,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摆在首位的问题。小而言之,这项工件如果几年内形不成气候,势必影响到几代人,作为我个人,也将有愧于全市的父老乡亲。农教是关系农民生活的现在,农保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未来,都是重要工作,一点也忽视不得。因此我决心,对我分管的工作要使大劲,下真功夫。为了搞突破、抓重点,我对全市民办教师沙十出务工人员,结婚登记对象、个体工商户和义务兵等九种对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制定出相应措施,采取机动灵活的参保方法,做到“进网正常保,…  相似文献   

12.
气候正义的研究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鲜 《求索》2011,(12):72-74
气候正义是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正义问题。从根本上讲,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人与自然、代与代之间的利益问题以及国家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因此,气候正义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正义、代际正义和全球正义等几个研究向度。这些研究向度从不同维度共同推进气候正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其根本解决途径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共同的思想基础的国际气候合作.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观一方面为国际气候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国际气候合作对其原则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使用时,气候的概念通常是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度假者关心的话题!当我们想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我们对其做出判断和进行区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候、降水、湿度、气温、阳光等的印象。有些地方的气候是怡人的,有些则不是。同样,我们可能对在员工所处的组织或公司内发展起来的内部气候形成了一种印象。正如地理学意义上的气候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10,(10):50-52
奥地利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位于中欧南部,属于中欧型气候。受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奥地利的灾害主要有三种:首位的是自然灾害,其次是疫情,第三为恐怖事件。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归来话城建景国友近两年,由于工作关系,我有机会两次赴新加坡进行考察、招商引资。在该国的所见所闻,尤其城市建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气候湿润,常年高温多雨,面积641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新加坡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式国家,无...  相似文献   

17.
毛世英 《人民论坛》2010,(10):98-99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当今最大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首先当归之于传统经济模式,它与全球气候保护已构成一个难以调和的根本矛盾,低碳经济正是为解决这一根本矛盾应运而生的。要确保低碳经济健康、规范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主要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佳致 《中国发展》2010,10(4):31-35
伴随着2009年的结束,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也落下了帷幕。后哥本哈根时代如何治理全球气候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各主权国家关于气候治理问题的激烈争论,与其说是各国间的政治博弈,倒不如说是经济博弈。因此,该文认为,在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只有寄望于制度建设及其约束。  相似文献   

19.
农业活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从环境因素看,气候条件、湖泊变化、土地资源是促使宋代长江沿线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宋代长江沿线的农业活动表现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水利田的开发与应用等新特点,沿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和改进。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发展也给宋代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人地冲突加剧、水土流失频繁、土地质量损耗严重等。宋代长江沿线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3,(11):15-17
编者按:在“地球村”这个概念下,人类居住的星球再没有什么是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关注自身发展的时候,已将目光盯向了地球的两极。北极是许多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北极陆地和海洋中蕴藏了大量的油气资源、矿产和生物资源……要想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关注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