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反腐败斗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反腐对策。笔者近期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思考,试图从另一角度分析和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有助于标本兼治反腐败。一、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腐败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而对物质利益的贪欲和个人主义则是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勤劳致富并不容易。看到有人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发了财,过着优裕的生活,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心理便失去平衡,同时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东西包括权力在内都具有“使用价值”,于是产生了何不趁着手中有权捞一把的心理。社会上流传的“有权不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腐败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世界现象,更是后发国家的通病。在致力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中更是普遍受到腐败现象的严重困扰。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某一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现代化变迁之中,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社会蔓延,公共权力领域同样受到污染,公共权力的腐败多种多样,并成为社会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各级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权力腐败不仅败坏党风政风,而且直接侵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遏制权力腐败是当前反腐败的一个突出课题。一、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首先,物质利益的诱惑是权力腐败的第一推动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近年来呈蔓延发展的各类腐败现象,却严重地阻碍和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绑脚石,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原因及其遏制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腐败是权力自身滋生的一种异化行为,即社会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商品化行为,它是政权的一大通病。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官们”中间流行“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说,笔者一位同乡,在农村当乡长时工作很勤勉,为政也清廉,后来当了副县长,就私下对我说过“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这句话。果然,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无形资产”,他一方面向上送礼行贿以求当上更大的“官”,另一方面放大已有“权力无形资产”利用值,大肆收礼受贿,中饱私囊,终致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沦为罪犯。在思考他的人生悲剧原因时,想到他曾讲过“权力也是无形资产”这句话,以为两者间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这一为政思维误区,导致了他的蜕变,毁了他的一生。在企业界,品牌、商标…  相似文献   

6.
1“在党内,在国家机关中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惩治腐败讲过多少次,为什么成效不大,原因可能在党内。”“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相似文献   

7.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剖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从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独揽大权者的“香销玉殒”中,我们能从中窥视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权力腐败,是所有腐败现象中最为严重的,可以说是亡党亡国之源。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随着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和思想政治建设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加强和完善,腐败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扼制,但它的危害性和严重程度,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形势下,权力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有的领导干部“拥权自重”,奉行县官不如现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地方的利益、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只顾局部而不顾全局,口头拥护而实际不与中央保持一致。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侵吞国家、集体资  相似文献   

9.
对于腐败现象,老百姓一向切齿痛恨。然而,时下在议及社会风气,提到党内不正之风时,在我们党员干部中有些人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这也不好,那也不是。有的甚至“添油加醋”或“牵强附会”。越说越上火,你侃出几副对子,他编上几句顺口溜,摇头叹气,大有“惟我独清”之意。这种只“指责”不“自责”的现象,是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诚然,对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指责批评,是每个共产党人具有的政治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体现,也是实行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社会生活中,事实上有…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应当说,权力观方面的理论观点已经十分清楚,我们党也一贯高度重视相关的思想教育。但是,为什么实践中这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好,各种腐败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外,从人性的角度看,绝对权力诱发人性的弱点是权力观“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绝对权力的条件下,权力垄断者可以不受约束地任意支配组织内部的所有资源,就像一个消费者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口袋里的薪水一样。如果这样,一个组织未来的命运就完全取决于个人…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A·达尔曾说过:“权力可以用来取得声望、尊敬、安全、友情、财富和许多别的价值。”哈罗德·拉斯韦尔也把权力视为“本身具有的价值,是达到其他价值,包括财富与尊敬的基础。”在政治科学术语中,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和特殊影响力,具有可带来超额利益的特殊品质。而公共权力则被认为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由公众所赋予和认同,并能够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拥有者就有可能通过运用手中权力而达到私人目的.获得私人利益,反过来侵害了公共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权力腐败?笔者认为,公共权力“期权化”是腐败的最新形式,具有隐秘性和错时性,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报告把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当做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对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现象中,有一种“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作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预防和抑制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已成为一道棘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反腐倡廉工作中 ,党内监督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坚持标本兼治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如果我们对腐败现象进行认真的剖析 ,就会发现往往正是由于失去了监督而导致了腐败产生 ,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这一点从腐败分子的“忏悔”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原沈阳市委书记慕绥新在自己的“忏悔”中说 :我本人经常以“特殊党员”自居 ,脱离组织生活和组织监督 ,即使有也只是走形式。这是我离经叛道、蜕化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通过各级人大选举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赋予各种权力。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大行使监督权是人民监督公仆的重要形式。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是一种横向的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能够有效地监督当权者,以权力制约权力,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土壤。目前,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制度化、法律化,这是行政、司法腐败及官僚主义等滥用权力现象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的严重违反公职行为规范的行为。从本质上说,它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同任何腐败现象都不相容。那么,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腐败现象,并且不断滋长、蔓延呢?要科学地研究腐败问题,必须把它放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中深入地、全面地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应大力加强廉洁自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消除当前党内外群众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腐败现象,这是摆在全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分析这几年在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为权力与金钱的交换。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前消除腐败现象的关键在于对权力的制约,也  相似文献   

19.
这里“两个太阳一个月亮”说的是突击干活,连续两个白天一个夜晚不间断。我们进疆刚到孔四场那几年,七队的吕指导员就多次带我们这样玩命干过,割麦、开荒、挖渠都搞过,但最让人忘不了的是1966年冬在苇湖割苇子的那次“两个太阳一个月亮”。  相似文献   

20.
金宝辰 《理论学刊》2005,2(9):74-75
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目标的重要措施。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构建高效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