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由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含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识、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意识、兼容并蓄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障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先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文化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郭文雅 《学理论》2013,(1):32-33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先进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坚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而创新先进文化,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民族文化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战略任务。西部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制度创新基地。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内容,要在保护中开发民族文化,在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社会反映。反思传统文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儒、道、释”学说的有机结合,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评判民族文化,目的在于创造、发展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理论基质,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现实的巨大实践价值,创新了以发展共享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情感共鸣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建铸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智慧新方案,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5)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民族融合的内生动力。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地包容性,从儒家文化,多元宗教文化,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南阐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对推动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中华民族融合的内在文化根源,旨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式和内涵,使民族凝聚力更具现代化的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改革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巩固了民族凝聚力的政治保障;赋与民族凝聚力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改革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式和内涵,使民族凝聚力更具现代化的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改革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巩固了民族凝聚力的政治保障;赋与民族凝聚力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职官制度文化 ,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姿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职官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不仅对以后的中国职官制度 ,而且对历朝历代的民族职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淡漠、民族精神逐渐失落,继而影响到他们对民族的认同和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和合共生的文化共同体,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化充满活力绵延不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文化领域近来形成了“国学热”。“国学热”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艺术的复兴。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增加,反映了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在这轮“国学热”中,人们对什么是国学,旧国学有哪些当代价值、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创新旧国学,弘扬国学的当代价值,如何发挥国学在塑造当代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等方面问题,都非常关注。本文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2)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则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问题。中苏关系的破裂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中苏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影响着人的心理决策。作为历史产物的民族文化,对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和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后来人的观察与思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深深地影响了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国领导人的思维和决策。  相似文献   

15.
李勤德 《团结》2004,(3):45-46
中华民族精神,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是从民族的传统思想里经过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哺育培养优秀华夏儿女的作用,同时,在这种文化精神的营养中得以成为伟大人物又充实丰富和推动了中华文化精神。孙中山先生正是依照这种模式而和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自述说:“文、爱国若命”。爱国主义是他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把爱国主义与振兴中华联系起…  相似文献   

16.
薛茗文 《学理论》2013,(21):26-27
马戎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不恰当的民族教育所形成的民族意识,即强调56个民族,而非统一的"中华民族"。他提出将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即"文化化",强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而非各个民族政治认同。通过阅读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孙振民 《理论导刊》2006,(11):128-129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特征鲜明、贡献杰出的伟大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品格优秀的民族精神。如果把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基线描绘成一个球状结构体,其中,儒学表露于外,道统隐含于内,儒道一隐一显,和而不同,互动互补,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的形成及发展,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庆贵  张淑娣 《理论探讨》2003,1(1):106-10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 ,由它产生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民族凝聚力和求同存异等特征与原则 ,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把它们卓有成效地运用于现当代中国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 ,取得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9.
冯驰 《学理论》2008,(13):I0002-I0002
金源文化,是我国历史上金朝开国初期以金上京所在地的阿什河流域为中心形成的女真民族文化。它以女真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广泛吸纳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及其他民族、部落文化中的优秀成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女真民族特色的新北方文化。金源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东北黑土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谷燕 《学理论》2009,(25):223-224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民族元素为国际看好。然而,当前日益更新的时尚信息往往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西方盲从,忽视中华民族文化。本文从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方法两方面,以实用为前提、应用为目的、技术为手段,对平面设计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把民族文化应用于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促进对设计理念的系统理解与思考,促进学生对中国民族元素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