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形象"既包含自我的塑造,也包含外界的认知。国家形象意义重大,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其身份和地位,也决定着他者对本国的判断和策略。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行政效率缺损与改革设计方案中 政府所应发挥的效能之间的差距,是改革阻力的积累与政府改 革迟滞所造成的结果。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树立良好的政 府形象,增加公众对政府的心理预期和政治认同,减少转型时期 的社会成本。 一、对政府形象的界定 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客观实在的感受、印象和评价。 它既是公众的主观感觉,也是政府与公众实现交流和互动的客 观过程。政府形象可以物化为社会舆论对政府的评价,它反映 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是影响公众选择的主要 因素之一。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薄智跃 《党政论坛》2010,(22):56-57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渐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政府与公众在频繁的交往和沟通中“形象”的重要性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是政府在社会性活动中确立权威性地位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是政府顺利推展各项事业的重要前提。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公众对政府首脑企图通过发表幻想多于现实的宏篇大论来塑造自身形象的方式已经索然乏味,毕竟公共生活不是在“演戏”。政府官员如果热衷于投公众之所好,到处夸海口,瞻许愿,非但不能在公众面前赢得好印象,而且只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情绪.越来越多的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政府部门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传播学领域,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少数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只是关注到该理论的某一方面,因此,需要对国家形象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国家形象理论主要探讨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和公众对他国的印象。国家形象的形成既受宏观因素如国家实力、文化等的影响,也受微观因素如个人接触的环境、个人特质的影响。国家形象理论认为,国家领导人对目标国的印象在外交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目标国印象的公众舆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家形象理论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国际关系理论与政治心理学理论之间以及各自理论的内部所存在的矛盾,影响着国家形象理论的实践效果。国家形象理论提醒中国的研究者,应该关注传播学以外学科尤其是政治学对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贡献,使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4)
公共外交是为了提高本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主要在政府引领下对本国和另一国的群众起引导作用,使得他们对本国的国家看法发生改变。国家形象包括一个国家在自己国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综合印象。公共外交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它塑造高效的中国政府形象,中国国民的智慧、勇敢、坚韧、拼搏的形象,中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和平发展的大国的国家形象,以及充满活力的中国文化形象等。我国要同时面对机遇与挑战,为了塑造出正确的国家形象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公司形象是无形的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形象是无形的资产黎永泰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形象使公司富于魅力,有魅力的公司总是磁石般地吸引公众。公司良好的形象为社会创造利益,为公司创造利润。加强公司的形象管理,重要的在于塑造、创造和保持一个受公众欢迎的公司形象。市场经济中有众多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改革与行政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形象问题正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1995年则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其主题即为通过坚决的肃贪反腐,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创造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性环境。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政府目标\意图、倾向能否成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孕育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并构…  相似文献   

9.
乔旋 《党政论坛》2010,(5):29-31
构建国家形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近年来,以国家形象为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逐渐意识到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推进国家整体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安全等,以及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纷纷从文化战略高度对国家形象重新定位,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形象建设,是从社会和公众对党的印象的视角,在党与公众的双向互动关系中对党的形象进行塑造、维护和开拓,以争取公众信任的过程。为此,应严格区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和资产阶级政党形象建设、政府形象与党的形象、党员个体形象与党组织形象、形象工程与党的形象建设。重视和加强党的形象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的形象的道德力;坚持法治,保障公平,保持党的形象的政治力;带领人民和谐发展,保持党的形象的先进文化力。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及其国内非政府行为体,针对国外公众(包括政府成员)展开的信息、价值及文化的交流活动,以期提升本国形象、维护本国利益、增进国家间关系。当前,随着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外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亟待提高,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组织的整体综合评价,是警察组织的整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获得社会支持和认可的重要因素,研究警察形象,对提高警察机关的战斗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宁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印象理论的角度对影响警察形象社会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为良好警察形象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结合本国实际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国民对社会、国家、人类的责任感,激励自己的国民为本国的既定目标去努力奋斗。一些国家在进行宣传教育时,注意选择和利用各种最能为公众接受的形式,以增强教育效果。 1、利用国徽形式。国做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标志,被国人视为神圣之物,  相似文献   

14.
张颖 《理论参考》2009,(8):26-27
网络舆论价值对社会和谐的建构作用 1.建言献策,促进政策科学和民主。社会和谐意味着以人为本,凸显出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和谐中的网络舆论价值的实现不是一种声音的表达而是多种声音的共鸣,体现着政府和公众关于国家建设和处理社会事务的共同意志。网络舆论是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手段,是公众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所谓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和综合评价。新媒体时代,传统领导形象的组织传播易导致领导形象的异化,领导形象高大全,领导形象简单,无法使公众期待满意。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领导形象的组织传播方式,提升领导形象组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反贪污、反腐败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我国反贪污、反腐败斗争的优点和特点就是吸引和组织公和直接参与。我国在长期的反贪污、反腐败斗争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吸引和组织公众直接参与反贪污、反腐败斗争的适当的和有效的形式和途径,这就是公众举报。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以及立法机关有关的决定等,对公众的举报给予了全面的法制保障。本文建议,制定国家统一的《反贪污、反腐败公众举报法》,建立国家统一的举报管理机关,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内设立“人民监督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与国际、国内各行业的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国内民众及国际公众中建立良好的政务形象,为政府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人和”的环境,这些是现代政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政府机关内部公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舆论引导也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引导的正负面影响,提出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要适应和引导群体心理,疏通情绪宣泄渠道,构建情绪表达机制,多种话语表达方式的策略。从而使公众的正面情绪有效传播,使政府的正面形象得以树立,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公众评价对于警察组织形象的确定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科学的引导可以取得合理的评价效果,从而对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产生影响,而组织形象的改善可以促使组织获得积极的公众正面评价效果.新时期应当以人民满意为准则重塑警察组织形象,以获得人民群众的积极评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形象,大体可以理解成是被人看的。就象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舞台形象、影屏形象等等一样。的确,一个剧本如果有完美的创作,一个演员如果有出色的表演,那么就表明这个编剧或演员塑造了很好的舞台形象或影屏形象。政府形象似乎也有一个如何塑造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政府都深知塑造形象的必要性,因此每个政府都要致力于塑造政府形象。在这方面,政府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进行自我形象的设计。一般说来,从酝酿政府人选、组阁,到制定政策等等,为了赢得公众信任与拥护,政府都要预先设计自我形象。政府自我形象的设计涉及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