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深入的改革实践的重要经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基本遵循。《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以下简称《实录》)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兼市长期间的领导活动过程及其领导力特色。贯穿《实录》全书的是这样一个基本信念:"深化改革要走群众路线,群众拥护改革,改革就能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实录》出版座谈会上指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面对极其困难和复杂  相似文献   

2.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著作——〈朱镕基讲话实录〉》,文章介绍到,近期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大得人心,普受欢迎。蓝图已定,亟待落实。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根据我们党依法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走法治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篇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决定》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改革的真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早在1956年毛泽东所做《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已经提出来了。那里提出要正确解决重工  相似文献   

5.
寇艳华  景超 《求知》2001,(8):17-1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建议》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高度,明确指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清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使生产关系、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八十年代我国农业建设和农村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它将对今后十年中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保证作用.特别是《决定》中作出的关于抓紧实施科教兴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在思路上所迈出的重大步伐。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这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要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办公厅机构改革实录本刊记者刘敬怀海霞经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40个部委精简为29个,而国务院部委办局工作人员要压缩一半。这项改革能否顺利完成,是对新一届政府的考验。人们在关注着国务院各部委的机构改革,而国务院领...  相似文献   

9.
“两会”期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部分省委书记、省长和市长,请他们谈了本地区的发展构想,字里行间奔涌着改革发展的热浪,令人激动感奋。尤其是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的“全面小康要看百姓认可度”(2006年《瞭望新闻周刊》第11期)的观点, 让人耳目一新,不胜感慨! 全面小康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是由若干指标体系,或曰若干“幸福指数”构成的,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纲要》,对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任务、目标、保证措施,以增强党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樊莉莉 《党政论坛》2014,(21):46-48
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之一。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规。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党管干部的思想。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对党管干部原则作出明确规定。1962年,邓小平同志强调,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新年伊始,新春将近,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致意——恭贺新禧! 在新的一个开始之际,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理论刊物《理论学刊》易名为《理论导刊》,正式和读者见面了。趁此机会,我们谈谈进一步办好这个刊物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和大家共勉。 今年是迎接改革的第十年。我们将本着改革的精神,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更深入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我们要把这方面的宣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3,(12)
党的十四大提出,从今年开始在三年内基本完成机构改革。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这项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卢先福 《求知》2005,(1):8-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必须“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由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党作为整体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5.
韩强  刘苍瑜 《理论探讨》2020,(1):129-135
新时代党的领导以全面领导为特征,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为此,必须在准确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内涵的前提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使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领导为核心和根本,在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建设中,要着重围绕政治领导,首先从《宪法》《党章》层面对党的全面领导做出规定,同时也要在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领域做到有规可依,注重用党内法规制度解决党的全面领导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4,(16)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份年度性改革指导意见提出,2004年中国要着力推进七大领域改革。 这七个领域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7.
紧密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专门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群众联系的决定》,郑重向全党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建党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8.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底出版了阎志民任主编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一书。这部40余万字的著作由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和北京社科院的7位教授参与撰写的。1996年10月出版,时隔一年即党的十五大后,作者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我国改革实践的新发展,对这部著作做了若干修订。这本书主旨大概如它的顾问黄楠森先生在序言中第一句话所说的“是对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的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和研究”,但看完这本书,则不敢苟同黄先生这一说法。这部书修订后分为六篇,第一篇《改革的基本理论》是总纲,第二篇《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篇《…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9,(3)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基本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戴小明在2019年2月20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法治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其次要明晰党与法关系的科学认知,必须科学认知和正确把握党和法、党和法治的关系这一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最后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不但是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文件。通过学习,我们感到国有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 从具体事件抓起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法。 《决议》在提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后,明确指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