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知识     
新布达佩斯学派:最初是以卢卡奇(1885-1971)为代表的,一般来说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后来以卢卡奇和他的学生为主体的布达佩斯学派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分化的过程。1989年前苏联、东欧剧变前后,由于外国、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弊端日益显露,20世纪20年代开始法兰克福学派便认识到技术对人的异化,马尔库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向度"理论,尖锐地批判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性,在极权主义制度上势必塑造"单向度的人"。同时代的阿道司·赫胥黎也认为科学的盲目发展使现代社会堕落,堕落的社会塑造"非人",这些观点无疑是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合理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史上,二战前后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阿尔都塞学派与八九十年代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可以说分别代表了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三种类型、三个阶段。法兰克福学派极力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试图克服异化意识,恢复人的主体性。而阿尔都塞学派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则借用语言学结构主义方法,凸现社会结构,特别强调把个人"召唤"为"主体"的恰恰是意识形态的结构。将二者进行比较,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性热门话题 ,世界各国理论界、政界、企业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很多人未能明晰全球化的前景。如 ,有的人提出 ,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 ,是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 ,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经济殖民主义 ,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必须予以批判与反对 ,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怀疑派观点则以为 ,历史上并没出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 ,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 ,也就是国家之间经…  相似文献   

5.
社科丰碑     
一、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经济学取代了传统经济学。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新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体系,它在理论上否定所谓资本主义经济的完善性、和谐以及供求力量造成充分就业均衡论,强调应设法增加有效需求,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导思想为之发生重大转折。 在美国出现的新古典综合派把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在自己的微观经济理论中糅进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故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称之为“折中的后凯恩斯学派”。 在英国,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佼佼者是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它在资本、增长等理论方面与新古典综合学派  相似文献   

6.
许海 《前线》2017,(9):54-55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声音不时出现。在"两个质疑"中,有的认为"改革开放过了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是在搞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改革还远未到位",要求以西方制度模式为标准全面彻底改革。这些质疑,有的会制约改革动力,有的会误导改革方向,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改革开放的正常进程,需要区分不同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改造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原则,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方式,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朝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后来,通过公私合营进一步推进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政策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设想,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后来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物质消费文化研究经历了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人与物质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批判主义思路,但这种批判基本限于生产维度。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法兰克福学派将物质消费所产生的异化推进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消费文化领域内的文化霸权战略,阐释了民众日常生活被物质消费所"殖民化"的逻辑。但批判学派无法回避精英主义思路片面性的诘问。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当代文化研究则为物质消费文化"正名",赋予民众以积极主动的能动者角色,开启了物质消费文化的民本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9.
只从哲学的社会功能层面来定位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还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内在本质,容易忽视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的生存论基础,把哲学变成理论上的虚无主义。应该从生存论出发理解和阐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对人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的批判。在今天,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视野,同时也为在现实生活中彰显人的生存,实现人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现代科技在带来了物质层面的普遍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悖论,他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对科学技术人道化道路进行了探索。他们的科学技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间关系的新思考。但是,这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文化批判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只有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出发,把科技批判的根基和人道理想的实现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基础上,才能找到解决他们的理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有的人认为,这场技术革命是资本主义的强心针,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延长了资本主义寿命,因而把资本主义灭亡的希望寄托于技术革命不再出现。但这是不可能的。目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又兴起了。有些人因此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积累和加深,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征和表现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考察经济全球化的起因、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深入思考国际垄断资本带来的冲击,中国通过"新常态"语境下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后危机时代"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等战略举措,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篇章。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转变道路与近现代民粹主义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革命是通过走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农民在这场革命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社会主义也建立在农民小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呢?“民粹派”主张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在封建经济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社会主义;“西化派”认为必须经过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之后才能建立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国情的认识,做出了这样的历史选择: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国外有的学者根据马克思曾经论述的:近代史就其近代性和进步性而…  相似文献   

14.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及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背景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学界对这个新的阶段的认识还不尽统一,有的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有的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它所出现的一系列最新情况和变化确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上层建筑和全球化四个方面。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对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面对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作再认识、再探索、再更新、再发展,使之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科学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桂强 《世纪桥》2008,(3):89-90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对日本新感觉派的模仿中形成的,其中,刘呐鸥对日本20世纪20年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新感觉派的风格。同时,法国作家保尔·穆杭对两国作家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于接受方的不同的理解方式,从而出现了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不同阐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资本逻辑实质。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使数字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并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类型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特征。作为马克思劳动概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外延和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劳动并没有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劳动异化表现出更具有隐蔽性、同化性的新特点。因此,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特点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实质入手,提出并分析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特点,即国际关系阶级化,其基本矛盾具有全球性;与自然发生严重冲突,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人的极度异化。作者尤其指出在新科技革命影响下这一基本矛盾出现的崭新特点,对社会主义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共产党十分重视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在新世纪以来召开的五次中央代表大会上,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新发展予以了充分关注,对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进行了阐述,深刻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制度性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显示出了穷途末路的迹象,"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一、党内和谐关系的现状分析(一)思想的不和谐1、某些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即使能实现,也是若干代人之后的事。人,还是实在一点好。2、某些党员社会主义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产生怀疑,一种观点认为搞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我国目前出现的城  相似文献   

20.
洪谦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人物,他终生致力于阐发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点。维也纳学派最著名的口号是"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之所以产生,洪谦认为有复杂的认识论原因。在认识和体验之间,在归纳思维过程中,在直觉思维过程中,都存在着产生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洪谦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