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对美国总统选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有助于预见美国总统选举,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力、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指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协商民主”概念的形成和理论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西方政治学。但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实践首先是在中国出现。建国初期的多党合作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中,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以53.06%的得票率当选。5月16日,萨科齐正式取代希拉克,成为新一任法国总统。目前,法国执政党虽然还是人民运动联盟,但政党的领导人已换成新面孔,新总统萨科齐誓言带领法国“与过去决裂”。这表明,人民运动联盟在萨科齐的领导下,将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的深刻变革,不是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而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形成合力的结果。因此,没有中国统一战线,就没有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统一、富强、民主,为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林建华 《理论前沿》2002,26(12):15-17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是当代世界上极其重要的两大类政党。从20世纪初迄今,两党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6.
2 0世纪末 ,美国第四十三届总统选举大战 ,形如拉锯 ,激烈而滑稽 ;总统迟迟难产 ,实为当代世界历史的笑柄。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近20年来,政治体制的转型备受瞩目。从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经济发展、政党转型、机关文化、媒体传播、议会、地方派系等不同层面来看,台湾地区所推行的民主政治存在许多弊端,民粹主义、分化族群与台独意识一直成为选举操作的手法。台湾地区的民主并未走向真正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总统选举人制度是美国宪法确立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总统选举制度,即总统既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民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举产生。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总统选举人制度虽然丧失了其独立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但在决定总统竞选策略和总统选举结果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国家。1679年5月,英国议会在讨论王位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被称为辉格党,英文名字叫Whig Paay,原意为强盗;另一派被称为托利党,英文名字叫ToryPaay,原意为歹徒。这本来是两个政治派别相互攻击和谩骂时使用的贬义词,后来却成了这两个政党的正式称谓。辉格党代表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限制王权;托利党代表地主和旧贵族的利益,拥护君主特权。英国的保守党即是由当年的托利党演变而来的;辉格党则演变为后来的自由党。英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即两个主要政党通过定期的选举互相争夺执政权,轮流上台执政。今天的自由党曾长期和保守党轮流执政。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党的地位逐渐被工党所代替,沦为英国政坛上的第三大党。从那时起,英国主要是由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现在的执政党是工党。英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但是,它的三权分立不是十分明确和典型。我们这里介绍的英国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包括执政党与议会(立法权)、内阁(行政权)和司法机关(司法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透过大选本身,我们发现美国总统选举制度这项“古老”选举制度留给我们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和两党制,似乎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基于现代民主、遵循先例和现实主义的理念,仍在美国有其存在的实际需要。美国的选举制度向人们展现了有美国特色的民主,同时,它更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建立民主只能建立在自己的国情之上,脱离自己国情建设的民主,即使理论上显示出极大的民主,事实上依然毫无民主可言。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选举人团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晓 《外交评论》2001,(3):45-50
总统选举入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统选举人团方案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妥协的结果.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内容和运行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迄今为止,它仍然是选举美国总统的重要机制,但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是对外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但其是由美国选举产生的,民众是总统的“上帝”。因而,美国总统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受到民众舆论的很大影响,具有很强的媚众性。作为美国民主体现的民众舆论本身存在着各种缺陷,这使得媚众性外交政策常常产生消极后果,这不能不说是美国民主的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中,各国政党都十分注重党内民主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主流政党,即正在执政和曾经执政并可能再度执政的政党,为了克服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衰落和选举失利的不利形势,都纷纷推行党内民主。西方发达国家的党内民主建设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总的看来,它们大都主要以扩大党员在挑选党的领导人和国家公职候选人中的参与为重点来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退台后,台湾地区政党体制一直处在演变之中,从没有反对党存在的一党专制的党国体制,到主要反对党民进党挑战国民党一党独大的主导党体制,到没有任何一党能在"立法院"和"总统"选举中占绝对多数的多党竞争时代,再到2001年后"泛蓝""泛绿"两大阵营的形成,尤其"立委"选举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后,台湾政党走向两党制的趋向。伴随着台湾政治转型,以选举竞争和政治制衡为主要内涵的西方民主政治形式的政党政治成为台湾政治运作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其实是发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直接民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复兴。自引入中国后,特别是随着一大批国外有关协商民主的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国内形成了对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学者们对该理论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和美国外交政策的最主要制定者,美国总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强有力的职位,能够移动和摇撼整个地球”。二战以来,几乎每次美国总统选举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当时的国际形势。今年也不例外,本属美国内政的美国总统选举,由于美国超强的国际地位,成为了2004年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通过回顾 2004 年美国总统选举,同时展望这次选举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大现实意义。一、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简要回顾从选举进程来看,热热闹闹的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2-6 月),民主党党内经过激…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选举政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其独特产物的选举团制度(electoralcollege) ,深深影响着 2 0 0多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保障了美国政府政权的平稳交接 ,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缺陷主要表现为可能出现所谓的“少数票”总统 ,与民主化的要求相背离。这主要是由于选举团制度在结构与规则方面的毛病 ,导致选举人票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选民票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选举团制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但由于历史与理念方面的原因 ,想彻底改变也非常不易。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人民的长期实践,20世纪50年代广西开展了民族协商工作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而政党是民主革命的产物,法治是政党发展的保障。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模式,是20世纪以来民主法治追求的结果和体现,也是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实现的依托。  相似文献   

20.
“政党政治”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按照传统的理解,它总是被限定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之内.例如,有的把政党政治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治制度.”(《辞海》)有的人认为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总称.通常指通过议会或总统的定期选举,由取得多数议员席位或当选总统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学辞典》)还有的认为政党政治“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的斗争.平时主要表现为竞选、议会内和政府内的党派斗争,以及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又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世界政党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