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公民在网络上参与政治活动日益频繁,破坏型网络政治动员这一特殊政治动员形态由此产生,并且多发易发。破坏型网络政治动员的发生既有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社会分化、网络特性的客观因素,也有政府工作、干部作风、公民认知的主观因素。它的发生会给政府形象、干群关系、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后果。为此,政府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从严治党,强力推动反腐倡廉,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改善舆论宣传工作,规范网络空间管理,从而有效预防破坏型网络政治动员的发生,遏制其发展,减轻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兴起,考验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民意吸纳能力等社会治理能力。而且,网络民意有时表现为无序和非理性,这就给政府管理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为人类带来便利、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种种网络失序现象的存在,不仅给相关网络主体造成了现实的权益损害,更对网络的健康发展和网络自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政府的网络监管职能日益重要,网络监管立法对于确保政府依法实施网络监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网络监管行政立法的必要性,我国网络监管行政立法的现状、不足、立法原则及改进方向等几个方面对网络监管行政立法问题展开探讨,以期规范制约政府监管行为,保证政府网络监管的合法与有效。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压力下的政府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舆情备受关注。网络舆情可以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作用,也可以带来正面作用,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面临各种问题和压力,只有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多管齐下,才能应对压力,将网络舆情为民、为政府所用。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政治视阈下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技术上的,也有制度上的。增强网络政治视阈下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必须构建以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网络政府为基础的,以政府治理为核心、多中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是受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影响的。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应充分认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诱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7.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舆论监督方式,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给政府带来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干预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等挑战。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及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来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民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督,使其朝着合法、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的日益发展和兴起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网络舆论引导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尽管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网络舆论引导,但在重视程度和引导效果方面依然存在差距,普遍存在网络舆论引导效果不彰的问题。因此,不断增强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性的有效性是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动员是各种政治行为主体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凝聚支持力量谋求现实政治目的的行为和过程。它能够映射传统政治动员,凝聚和展示集体力量,影响网络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趋向于多元化、不确定性和国际化。现实中,只有真正理解其内涵,把握取向,才能发挥其网聚力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交往等方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各种行为。众多的网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往往会因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无节制的使用网络,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等带来众多的问题。司法部门、公安管理部门、宣传舆论部门、网络管理部门、网络技术研究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家庭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青年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网瘾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倡导妇女参政议政的政策法规并不少,但现实中女性参政比例却一直偏低,究其原因很多,妇女参政能力恐怕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据研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是她们参政意愿、参政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她们的政治参与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女性只有全面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积极参与和影响国家事务的管理与决策,才能真正获得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络是负荷政治的。从政治后果的视角考察,互联网络对社会政治保存构成威胁,给民主政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使国际政治呈现新图景。互联网络由此获得了政治负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村民自治以来的农村妇女参政进行经验总结,以将其推广到更广大的范围,持续发挥支持妇女参政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赋予平等的参与权是农村妇女参政的前提;加强具体制度建设是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保障;进行充分的组织动员是促进农村妇女参政的关键;加强教育培训是促进农村妇女参政可持续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从农村基层社区正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模式实地调查来看,农村社区组织对社区的整体社会生活承担着一种综合的、非专门化的角色功能;农村社区组织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社区成员的关系时,采取的是制度行动与非制度行动相结合和"综合目标导向之下"的博弈均衡策略.同时,由于国家权力在农村基层社区的退却,改变了社区组织角色的功能定位与扮演的原有模式,虽然增强了基层社区自治与自主的权利,却也带来了资源分散、社区动员困难、失控或脱节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由于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政治参与渠道受阻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合法性危机。化解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构建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通过建立良好政府形象、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扩大人民的政治参与等来保持政府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绩效管理与效率政府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与特点,论述了绩效管理在效率政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总结了当代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借鉴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做法,总结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取得成就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新模式、建设效率政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动式治理是观察中国政府与政治独特运作逻辑的一把“金钥匙”,缘起于中国历史上的权威主义文化与帝国动员实践。在革命时代,权威主义文化得以再生延续,改革开放后,该文化也并没有彻底消散,而是以后权威主义文化形态继续存在。运动式治理与政府的过程学习之间一直在互相调适,随着政府的过程学习不断深入,运动式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呈现两种形态:或者融化在常规治理体系中,成为常规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成为常规治理体系的凸状顽疾。在国家致力于治理现代化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运动式治理是国家治理结构与内容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避运动式治理的诸多弊端,使运动式治理的优势充分彰显,未来实践容纳式治理、聚拢且构筑权威资源(法理型合法性)等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并共始终的。在整个阶级、国家社会,国家机构的政府与非国家机构的政府也是并存互动消长的。这种并存互动的消长过程同政治、政府体系、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问题既相关联又相区别。探讨非国家机构的政府问题,有利于处理好党政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政府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能力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国家竞争力和国家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能力提升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国在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应充分重视政府能力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与文化倡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与政府社会管理实践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直接作用于社会管理实践;另一方面,社会管理活动不断实现对技术因素的协调与控制。电子政务对于促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进社会管理效果、加强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协调与引导、促进不同区域平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社会管理理念远未形成、公众缺乏社会参与意识、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社会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等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我国社会管理的发展现状、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弱化等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