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日,中共中央修订和颁行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从严治党战略及依规依法治党精神的最好诠释,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430余万党组织和8700多万党员“立德”“底线”规范的有力彰显。它是党内法规中仅次于党章的高位阶制度类型。《准则》的修订与颁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及...  相似文献   

2.
全球海洋治理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兴起、发展,并在区域和国际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两条途径。当前,海洋治理的全球主义路径正面临逆全球化、民粹/民族主义、经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海洋治理的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路径各有优势、相互补充。面对全球性、跨区域海洋挑战与威胁,多边主义、全球主义的海洋治理必不可少,而区域主义的优势也将慢慢融入其中,并形成“混合主义”的海洋治理路径。对于中国而言,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海洋治理路径,并推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海洋治理合作,将是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重建中争取更多话语权、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较为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贺海仁 《欧洲研究》2022,(5):130-146+8
英国哲学家帕菲特认为世界上存在重要之事,并列出了客观理由和主观理由两种划分标准。利己的利他主义和损己的利他主义都不是必然归属于基于道德价值的客观理由,“无人性有德性”和“有德性无人性”假设都面临着普遍性不足的哲学难题。建构重要之事的客观理由需要引入新概念,在乎的伦理维度否定了基于个人分立的假设,为人的相关性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趋同论证在康德主义、后果论和契约论之间寻找共性,同时论证中西哲学之间存在文明合作的模式。作为一种方法论而非哲学类型,趋同哲学与中国“将无同”文化精神相契合,提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推动形成从文明冲突模式向文明合作模式转化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推荐候选人是现代政党参与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德国法律对政党的党内候选人推选活动规定了比较详细的党内参与以及选举前后的审查制度。实现政党帮助人民有效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宪法功能,保障党员作为公民的选举权,这些都要求政党的党内候选人推选应当实现民主化,并需要国家的监督。但是为了保护政党自治自由,党内活动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国家的干涉。目前德国政党党内治理存在着民主制度空洞化的问题,不同政党区别对待党员的选举权有可能损害选举平等权原则,在选举举行前对公民的救济机制存在严重限制。在选举后司法机关对选举活动的审查过程中,议席相关性标准是判断选举是否有效的普遍标准。对于党内候选人推选活动中存在的违法事实是否足以否定选举的有效性,目前在德国司法机关间还存在着不同意见。在法律监督作用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加强政治监督,以实现一个民主的宪法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5.
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召开前,1985年11月2日苏联《真理报》发表了苏共新党章的草案稿,事先在党内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在此之后党内展开了一场热烈讨论。1985年第17、18期和1986年第1、2期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开辟了“关于党章修改”专栏,连续登载了很多党员提出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最后并未全部接受,但反映了党内生活的一个侧面。现简介如下。 (一)关于“第一节党员、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修改意见 1.党员萨温(工程师)在谈到多数党组织对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入党设置障碍的问题时指出,党组织每发展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就得发展三名工人入党。他强调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也是工人或是工人阶级出身,因此对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考察《里斯本条约》对从“统治”(government)到“治理”(governance)这一转变过程的影响,所依托的核心概念是“统治-治理”(governmance).通过分析条约的内容和欧盟决策程序的演进,我们注意到,与其说《里斯本条约》促成了从“统治”到“治理”的变化,不如说它反映出二者互动的动态过程,这可...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是一門社会科学。我們历史工作者在党的領导下以馬列主义观点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因此,坚持馬列主义的学习,从而領会历史学的党性和科学性是极为重要的,它对我們任务的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琪 《美国研究》2004,18(3):45-68
美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一个严重的腐败时期 ,这一时期是通过文官改革运动和进步主义的城市改革运动等社会改革运动来结束的。这些运动推动了行政部门结构性的变化 ,使政府改变了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式。建立旨在进行自我约束的“政府道德标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看作反腐败的一个主要措施。与此同时 ,美国政府还逐步设立了监督执行道德标准的机构 ,其主要关注在于事先预防 ,而不是事后惩罚。而国会制定的《政府道德法》成为对政府道德的法律制约。该法在 1 989年被扩大到适用于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国会道德规则的改革围绕着禁止国会议员接受酬金进行。在美国 ,由于私人经济部门中的行政人员和政府官员之间的职位转换是惯常现象 ,防止“利益冲突”就成为防止腐败的一个关键。防止腐败并不仅仅依赖于政府官员的个人道德 ,更重要的是依赖法律和规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边主义视角对美国对待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态度、动机与行为进行了分析.冷战后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东盟地区论坛,它是该地区成员安全利益需求的结果.亚太地区的安全多边主义主要依靠规范的力量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的物质能力和制度保障来解决美国所关切的地区安全问题.况且,美国只是将多边主义作为服务于安全利益的工具性手段,而不是秩序目标之一,这决定了美国不大可能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寄予较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释赫特纳以批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为学术视角的“新区域主义方法”的基本观点,解读了他关于安全区域主义的独特的“理论框架”,即发展区域主义与冲突预防、冲突的本质与动力、外部干涉的模式、和平管理与解决冲突的形式以及冲突后重建等,结合西方学术界的相关评论和当前区域主义的实践,分析了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如果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特点的话,纪律建设的强化无疑是一大亮点。习近平在强调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的基础上,阐明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严明政治纪律为重点、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和用好“四种形态”的行动逻辑。这一实践逻辑,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正确的解决路径,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重要构成,也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贯穿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管党、作风兴党、纪律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党的制度建设成效卓著。其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制度建设的纲和魂;推进作风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开篇之作和重要内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党内监督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纪律建设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制度建设的生动实践形成了前瞻性和规划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配套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等十个鲜明特点;彰显了"七个统一"的重要原则,即:坚持政治统领和人民中心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明确责任和狠抓落实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统一、坚持惩治昏懒庸贪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这对新时代推进制度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党的治国理政效能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贯彻民主和监督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体现了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价值,彰显了依法执政下推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领导水平的战略价值。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应坚持以公开为...  相似文献   

14.
Confounding predictions, the 2012 Andalusian regional election resulted in a renewal of left-wing government as the conservative Popular Party failed to obtain an absolute majority of seats. The socialists, who had ruled the region for 30 years, came second but continued in power in coalition with the United Left, which increased its seat shar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Andalusian election results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a multi-level governance perspective. For those who voted for the socialists, the hard austerity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the Popular Party central government became more salient than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of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The behaviour of unemployed voters is also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lection outcome.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开放高水平推进,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突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主线,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加快。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新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要在价值取向、组织结构、职责体系、运行过程、技术支持、法治保障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e can explain moral action in terms of an attraction to a moral ideal. It defends T. H. Green's internalist ethics against John Skorupski's externalist claim that moral ideals are optional whereas moral duties are not. A parallel is drawn between the Internalism and Externalism debate in ethics and 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 in political theory. My defence of Internalism offers new arguments in support of communitarian approaches to the nature of moral action. Green's internalist ethics provides the communitarian discourse with the universalist moral dimension it traditionally lacks.  相似文献   

17.
张亚中 《欧洲研究》2012,(3):28-38,159,160
在扮演全球政治角色时,欧盟期望通过展现其规范性权力,利用制度与规范来影响其他国家,进而建构一个符合欧盟价值体系的世界观。对此,欧洲理事会曾发表欧洲安全战略相关文件,并强调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睦邻与良治等观念。欧盟虽有市场经济规模与规范性权力,但其全球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第一,欧盟虽为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政治体,但仍带有民族国家色彩,因而在重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第二,欧盟缺少贯彻目标所需要的硬权力;第三,欧盟各国近年自顾不暇,作为"普世价值"榜样的条件逐渐减弱;第四,欧盟在全球事务中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mourning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exhumations of mass graves from the Peruvian armed conflict. By reflecting on a case in which the exhumed dead, and their relatives, do not conform to the model of legitimate victims, we explore the limits of reparation policies and their effect on reconciliation. We investigate how the ‘terrorist mausoleum’ led to a significant episode of ‘moral panic’. We then analyse the normative perspective on mourning, as implemented in the public sphere, and how mourning, citizenship and nation are related when burying unwelcome dead associated with the figure of the ‘terrorist’.  相似文献   

19.
封帅 《俄罗斯学刊》2022,12(2):5-29
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外在形态是“一体两翼”式的政策网络,以《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作为基本战略构想,以数字经济框架内的人工智能“路线图”和人工智能联邦项目建构发展议程,以《2024年前俄罗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监管发展构想》为核心确立监管议程。而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实体结构则表现为在联邦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二元平行系统运作模式,由国防部担任操盘手的军事人工智能板块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系统,而以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为主要操盘手的民用人工智能板块的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的治理体系源于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的底层逻辑,是俄罗斯政府面对战略目标与现实困境巨大鸿沟所做出的现实抉择,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虽然取得了部分短期成果,但并未实际解决制约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能否走出一条人工智能发展的“俄罗斯道路”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核心引领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发展。新时代对于党的领导核心的维护要转换视角,以党员为主体,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角度分析党员的心理因素,揭示党员的心理与维护行为的关系。维护的逻辑起点是通过教育手段使党员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更加清晰,有了自我身份的清醒界定。逻辑衔接点是通过内部的推动力与外部拉动力对党员情感进行调动。逻辑落脚点是党员有了身份自觉,与自上而下的维护要求同向共力,有力的维护领导核心。这种由内而外的维护逻辑更坚定、持久,有助于党的团结稳定和党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