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葛莱仪女士的文章从美方的角度回顾了中美关系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反映了美学界对中美关系的部分看法,对研究中美关系问题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美关系:实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 ,围绕伊拉克战争问题 ,欧美矛盾空前尖锐 ,欧洲内部出现分裂 ,北约组织一度陷入危机。一时间 ,欧美关系成为各国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 ,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看法不一。有人预言 ,欧美从此将分道扬镳 ,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将不复存在。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 ,这不过是西方“家庭内部的争吵” ,不久又会重新弥合。从一年来的情况看 ,这两种估计似都有失偏颇 ,值得商榷。毛泽东曾引用列宁的话指出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欧美是一对错综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着的关系 ,必须以发展的眼光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  相似文献   

5.
1962年以来 ,阿尔及利亚与美国关系经历了建交、断交和复交的曲折过程。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阿美关系发展较快 ,且体现出更多的战略意义。阿美两国政府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 ,相互借重 ,积极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政治互信增强 ,高层访问增多 ;经贸往来增加 ,投资领域扩大 ;政治军事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促成阿美关系发展的动因有 :阿尔及利亚发展外交需要与世界大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阿尔及利亚发展经济需要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与援助 ;美国外交目标锁定法属非洲地区 ,是出于其自身安全战略的需要。阿美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看好 ,但仍有起决定和影响作用的多种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7.
ABSTRACT

The genocide perpetrated by the Khmer Rouge between 1975 and 1979 appears as one of the most totalitarian manifestations of political viol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framework constructed by the Khmer Rouge, and looks into whether and how this influences and motivates individual low-level cadres in their participat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oxification as a genocidal ideology was present in the Khmer Rouge discourse, and provided a lens of legitimacy for individuals to engage in acts of violence. But such a genocidal ideology was not a motivating factor for individual perpetrators in the Cambodian genocide. This research forwards the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Khmer Rouge genocide in Cambodia as an important case of genocide, both at the societ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study of toxification as a genocidal ideology.  相似文献   

8.
9.
中美经济共生关系下的战略互需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已发展为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为两国注入了战略互需的新内容,强化了彼此相互借重的迫切感:美国对外战略设计开始以中国为核心考虑对象,其东亚安全战略的施展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有赖于中国的合作,而中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战略也迫切需要美国的和平姿态。“经济相互依赖和平”是实现中美各自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没有把伊斯兰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一方面是由于伊斯兰世界内部客观存在着差异和分歧,美国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区别对待;另一方面是因为将伊斯兰世界视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Four angles come to mind for an examination of vicissitudes in U.S. international power. You may take either a longer time span in assess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wer configuration and U.S. clout or opt for a much shorter time span in your survey, say from the September 11 events up to the Iraq war.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东盟关系的退与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后 ,随着美国“重返”东南亚 ,双方藉反恐而加强了合作。但由于在伊拉克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美国同东盟多数成员国的关系出现了某种明显的倒退。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前后 ,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国坚决“反战” ,谴责美国的“侵略行为” ,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尽快结束战争 ,拒绝驱逐伊拉克外交官。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谴责美打伊是“向整个穆斯林开战” ,印尼穆斯林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 ,越南则警告美应“牢记越战教训”。在社会层面 ,各国的“厌美”、“反美” ,甚至是“仇美”情绪高涨。马最大反对党的精神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9.
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欧美关系与布什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美国外交政策"向欧洲大幅靠拢",欧洲国家政府和民众"全面亲美".跨大西洋关系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欧美双方因各自实力下降而产生的内在需求与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欧美关系不大可能出现布什时期的剧烈震荡,将较为平稳、协调.但欧美关系中的一些制约性因素并未消除,"新跨大西洋联盟"建设也难以一帆风顺,在经贸、金融等领域,双方的矛盾和竞争性关系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Barack Obama became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president calling for change. He is not only faced with serious challenges o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fronts, but also has to deal with a variety of major social problems which will potentially reshape American society in the 21 st century: increasing economic inequality, complex race relations, an unsustainable healthcare burden and a weakening education system. These are issues which have existed for decades in the U.S., but now it seems that President Obama has a better opportunity to make a "real change" happen than his predecessors, because American society is going through a fundament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