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2年底,南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达3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8.3%;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已有7500多人,占全县党员的19.3%。南部县委从2000年开始,就着力抓好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持了流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成功地探索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一是建立网络化组织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大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6个,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在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分散暂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其他省市,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相似文献   

3.
针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砀山县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序,建功立业”的新路子。明确职责,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网络。一是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由组织、劳动、妇联、民政、司法等部门人员组成,对流动党员实行宏观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负责规划、指导、督查全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各基层党委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刘天浩 《世纪桥》2013,(11):18-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高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难点。本文立足现状,深入分析了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主要是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成立流动党支部进行有效管理;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建全党员退出机制;探索流动党员档案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09,(22):24-25
近年来,银川市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手段,从外出和外来党员的登记、教育和管理3个环节入手,实行流动党员“双找双管两地问责”,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的责任,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建信息     
广安区:联动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罗叶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化隆县劳务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类人员在产业问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比例逐年增高。对此,化隆县委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确保了外出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开展这项工作比较早的宿松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主要做法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管理办法宿松县有农村人口72万人,其中党员18640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6.8万人,其中党员1121人,外出流动党员约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6%。早在1998年,宿松县就着手抓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于199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2000年以来,他们连续四年对外出流动党员进行层层调查摸底,对流出前的单位、职业,流出的时间,流动的原因及流向等一一登记造册,并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带动了社会人口的流动,也使得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时间越来越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日,五通桥区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四难”: 一是党组织流动难。大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回归和外出流动过  相似文献   

11.
苍山县常年有10万余人在上海务工经商,流动党员400多名。为解决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苍山县委于2008年6月成立了苍山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创新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党建信息     
《先锋队》1994,(7)
党建信息洪洞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新招洪洞县委组织部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针对党员分布结构和从事行业的特点,坚持对于部党员实行目标管理,无职党员实行百分制管理,分散党员实行自我管理,外出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老弱党...  相似文献   

13.
张维乐  王丹 《党建文汇》2005,(12):16-16
江苏省灌南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20万,外出务工党员2000多人。如何实施对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县委十分关注和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立足创新,务求实效,在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建共管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一、以强化领导为立足点,创新责任机制。一是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抓,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数量激增,党员来源、构成日趋复杂,思想观念差异大,原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越来越难以实现有效管理。近年来,很多社区党组织在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分类管理的模式,增强了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实行分类管理后出现了分而不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福建省莆田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50多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7%。其中外出流动党员861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7%。外出流动党员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但也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此,莆田市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永葆共产党员队伍先进性这个大局,探索创新管理机制,抓好流动党员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禄丰县黑井镇积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与流动党员联络员结对,实行“一对一”专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联络员由党组织指派、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等方式确定,其中党组织指派的联络员一般为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党员自荐、流动党员邀请担任联络员的,一般在双向选择、组织审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对一”定向联系。联络员通过平时联系、节日联系、返乡联系等方式,跟踪了解外出党员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尽力帮助外出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及时进行提醒,砀山县对不履行义务的党员实行“三卡”告诫制度。“党员履行义务提示卡”:对外出流动没有向党组织报告,没有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卡”的党员,向其发出“党员履行义务提示卡”,提示党员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卡”,与党组织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合江县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实施“引风还巢”工程,有效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 强化联系引导,增强创业意识。建立流动党员“一对一”跟踪联系制,镇、村两级党员于部每季度至少与外出流动党员进行一次“一对一”联系。在贵阳、厦门、慈溪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支部,采取公选的方式选拔创业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地方针对流动党员管理薄弱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健全组织,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流动党员不同的分布情况,各地主要采取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原籍管理为主,派出联络员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江西省丰城市在外出党员较多的武汉、石狮、厦门、海口、三亚等35个城市,聘请了60名外出党员作为教育管理联络员。联络员人选由市委组织部考察确定,统一颁发聘任书,并通知其他外出党员。联络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党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形成书面材料,每半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次。这一制度建立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外出党员全部参加了前年的民主评议,无一人被评  相似文献   

20.
金牛区工商局加强外来党员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我刊曾于1994年第3期作过报道,本期再次报道,因为他们的经验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打“总体战”,党组织不仅要管好外出的党员,还要积极主动管好外来的党的。 近几年来,各地党组织和组织部门根据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和从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本地本单位的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