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涵,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之一。但是,我国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却忽视了对教师专业伦理的教育。因此,应该加强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制定科学而系统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案,以提升职前和在职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政策的焦点之一,其中构建科学的教师标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与发达国家均纷纷制定和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相比,我国并无引领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专业标准。基于这一形势,讨论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结构、内容特征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理论倡导专业教学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相融合,支持院校、企业和教师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以此为研究基点,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困境分析,揭示出高职院校双师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今的职业教育中,已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指导相结合的必要性,但是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这一培养小学教师特定的职业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强调"双师型",以提高指导师范学生的小学教学能力。小学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如何与师专学校对口培养?本文将从师专学校教师"双师型"培养与小学教师"双师型"培养的必要性和对口培养之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对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程度。本文通过核心概念的阐述、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议,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职院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具有核心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本身的能力不高、不利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教师引入与激励机制以及缺乏"能力本位"的管理模式等,要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的发展,应该创新"双师型"教师能力发展的教师引入机制、健全"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激励机制以及建构"双师型"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能本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专业教师在顶岗实习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既有学校、实习企业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教师顶岗实习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证券专业学生进行模块化专业实训,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高职证券专业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以证券岗位要求为目标,结合从业资格考试标准,进行模块化实训内容设置。证券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的实施措施,包括建立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培养教师业务能力,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项目化运作平台,完善实训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
旅游高职院校在打造“双师型”团队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并通过构建有效的培养制度和奖惩体系,保障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并最终影响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英语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高职院校急需更多合格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以扩充自己的教学力量。因此,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广西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英语语言教学能力、综合教学能力、信念和态度以及个人信息等四个部分共61个问题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解,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分析,藉此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校和高校教师的功能被误解放大、其他社会机构教育职责的弱化、高校教师的角色泛化,以及教师责任标准的虚化,高校教师的责任被无限化,由此带来的是其专业发展严重受阻。建议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实现高校教师责任均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职能分层分类;建构责任共担体,赋权与教师;降低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建立教师责任标准,对高校教师责任有组织地舍弃。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现实困境与求解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师理应拥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许多学者以"双师型"教师取向来定位应用型本科教师的发展要求.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双师型"教师取向不仅难以从理论图式转化为现实建构,反而会成为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的羁绊.为切实推动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应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高校应调整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通过分类设岗、分类考详来引导教师分类发展,同时引导每一位教师做到理论知识的习得与应用能力的提高适度兼顾.另一方面,政府应改革学制、提升实用人才的培养层次并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市场机制,从而为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医学伦理教育"受重视起因于"医疗纠纷"频传,医患关系之恶劣促使台湾医界与学界开始反思"医学伦理议题"与"医学伦理教育方式"。在台湾,传统医学伦理之授课模式强调"知识性"之传递,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但随着台湾医界与学界发现"医学伦理议题"并非具有统一、标准性之答案,须藉由不同层面的伦理讨论才能获得相对共识;而医患关系的处置需在伦理情境中才能让学生较深刻地感受。因此,台湾医学伦理教育方式继而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翻转教学模式,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医疗人文素养。而本文旨在介绍台湾医学伦理教育发展状况,并对伦理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说明。并于终章对当前医学伦理教育与临床现状进行简单地反思,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高职文秘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基本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课程设置问题比较突出,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主导者是教师,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教师在重视理论进修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的研究,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发挥"双师型"教师的潜质和潜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集"高等性"、"职业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过程,在新的教师资格制度引领下,开放性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经形成,需要进一步审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特别是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问题.针对传统知识取向、专业取向以及实践取向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转向直面生命的价值取向,构建理论知识类、职业能力类、体验类与探究类有机结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确立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发展目标: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学媒体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协调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等.为实现以上目标,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重视培养教师教学实践反思能力;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弘扬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和全方位的扎实工作,更需要制度的规范和落实.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时代及公安实战对人才的需求,公安院校教师的双师双能素质的提升是关键。文章以新时代对公安院校教师的新要求为视角,通过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出符合公安教育教学的教师培养模式和路径,构建"立体式"培养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人才智库和教学团队,加强校局深度融合,创造人才双向合理流动机制,实现公安实战部门与公安院校协同育人,不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学术话语缺失和"双师型"教师的主流实践话语,带来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困惑。多维学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新视阈。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师发展既是教学发展,也是学术发展,教师教学的学术既是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所需,也是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所需。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重视环境系统对个体成长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重视环境与有机体的协同发展,为青年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借鉴经典的生态学研究理论,高校青年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可梳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及宏观系统.通过对不同系统的分析,改善高校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归纳为四条有效路径,一是培养自我更新与反思意识,提升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活力;二是构建专业共同体,促进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进化;三是营造教师文化,培育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宜生境;四是整合教育资源,减少青年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