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钢 《党政论坛》2012,(11):40-41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庆贤  赵仁强 《学理论》2009,(19):202-203
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中央和教育部关注的重点,而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面临各种思潮的冲击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佳。影视载体具有其他载体所没有的特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力从影视教学方面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余瑾 《学理论》2013,(16):197-19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创高校思想工作新局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伟大的理论创新,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浮现出的重重矛盾表明要在全社会领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因此,加强和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民族团结,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优化社会风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教育部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新特点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十分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以"访谈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本质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体现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的需要。从教育本质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生活特性、创造特性、开放特性和整合特性等时代内涵和特征。高校应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生关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卓碧蓉  王彩连 《学理论》2013,(21):367-368
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涵的阐释,提出"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诉求,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误区,通过实践探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王三强  李金山 《学理论》2011,(36):250-255
如今大学数学教育分科教学和脱离实际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原因。本文受陈建功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启迪,分析了高等院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目的,我们认为现在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原则,削弱了数学的工具作用。虽然综合数学的教学模式相对分科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由于现在对综合数学教育模式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当前在高等院校实行综合数学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在教学中渐进融合各科数学知识的教学形式:在不改变当前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随着学生对各门数学知识的学习,任课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加强所授课程与学生已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有目的的在内容上突出数学的整体性和实践性,并指出了在教学中要做到融合各科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事项。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降低分科教学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突出综合性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加强“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报换 《民主》2008,(3):20-2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并需要着力解决好“两大工程”,一个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个是如何切实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两大工程都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中国高等教育才会“顶天立地”。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放在首要地位的始终是人民的利益,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为最大的追求。"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它的指导意义不仅对于当今中国新时代的发展,而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理念,探究人本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人本化"的问题,并进一步对相应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广渠门中学探索与实践的“生态教育”模式,有效实施了素质教育,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人了学校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了方式方法和载体,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以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就开始了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总结后,提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命题实践’之中"的基本思路,逐步构建起以"命题实践"为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9)
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也对其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寻"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谛,积极开辟鲜活的高校政治教育虚拟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刘晓杰 《学理论》2014,(6):287-288
"问题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对于这一差异群体的思想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社会—学校—自身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使"问题学生"能够走出思想的阴霾,争取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渠彦超 《学理论》2012,(16):285-286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代,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直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境、剖析背后的原因并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超越,对于增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2008年末对该市中小学生所做的关于"自尊心"的调查显示,五到六成的日本中小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其结果引起了东京都等地方政府乃至日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理念为视角,介绍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含义和类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谈心"工程、"五个一"工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团体辅导"工程和"导师制"工程五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赵连锋 《学理论》2012,(29):176-177
当下社会的多元境况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领域都无法不去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与主义,教育作为人和社会必须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领域之一,自然不能例外。教育活动要良好地贯彻政治权力的内容和实现市场化利益交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合法性佐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唐志龙 《党政论坛》2013,(21):1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本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减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