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从2006年到2016年先后进行了五次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为阻止朝鲜核开发多次出台对朝制裁决议.各国对制裁决议的执行使朝鲜的政府财政、经济增长率、贸易与投资等都大幅缩减,但并未因此改变朝鲜的拥核决心与核、导发展计划.联合国对朝制裁远未达到迫使朝鲜弃核的目的,制裁效果受制于下列诸多因素,如朝鲜经济具有抗打击与修复能力,政府善于利用制裁加强内部团结,地下经济活跃,绕开制裁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外经济萎缩,制裁方企业因为逐利而致“自律缺失”,主要相关方对朝核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认识分歧等.国际社会相关各方应认清制裁的效力与前景,将制裁、威慑与“伸手外交”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打破朝鲜核导试验导致联合国对其制裁、制裁又使其变本加厉地推进核导试验的螺旋式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的第660号决议,8月6日,安理会通过对伊实行强制性全面制裁的第661号决议,标志着国际制裁的正式启动。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就伊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迄今已有63项之多,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联盟著名学者、原贝尔格莱德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普雷德拉格·西米奇所写的《通向朗布依埃之路》一书于2000年10月在贝尔格莱德出版发行.全书正文共9章,后附有13份关于科索沃的重要决议、协议等文件.如:联合国安理会1160号决议、安理会1199号决议、霍尔布鲁克与米洛舍维奇的协议、关于欧安组织向科索沃派驻核查人员的协议、安理会1203号决议、朗布依埃协议草案、安理会1239号决议、安理会1244号决议、国际维和部队与南联盟的军事技术协议等.  相似文献   

4.
近来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成为有核国家是朝鲜的基本国策,朝鲜绝不会弃核。从目前情况看,六方会谈即使重开,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核裁军,因此实际上已经宣布了六方会谈的死亡。虽然六方会谈各方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是制裁决议出台后,发生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可能性增大。而联合国制裁决议的出台,更使中国处于严厉执行还是虚应故事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朝鲜第二次核试验既有其稳定体制、为三子接班积累业绩及用核成就弥补经济缺憾的国内政治需要,又有突破与美关系和展示自身核能力的原因。朝鲜核试可能给中国东北带来生态污染,同时,美日利用核危机推进地区导弹防御系统、核试验有可能引发东北亚军备竞赛,这些都使中国处于“被挟持人质”的困境,因此中国有必要反思以往的对朝政策。联合国对朝鲜制裁决议出台后,朝鲜有可能继续试爆核武器或重回谈判桌,美国可能考虑军事应对,半岛也有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态势值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伊朗核问题进一步恶化,向安理会报告的可能性增加。IAEA向安理会提交伊核问题,将使伊朗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伊核问题向联合国报告,事先五个常任理事国已达成共识,中俄在态度上发生了变化,俄罗斯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当天通过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感到满意,认为该决议体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利用外交手段促使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的愿望。中国对该决议投了赞成票。决议表示“对伊朗的核计划只用于和平目的缺乏信心”,如果伊朗在3月前不执行决议,伊朗核问题将报告安理会。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1月 8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了关于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新决议 ,即第 14 41号决议。该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 ,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安理会讨论通过的。第 14 41号决议强化了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机制 ,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 ,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决议要点如下 :———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及其秘书长穆萨在有关问题上进行的努力表示赞赏。———敦促伊…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包括决议中的规则和机构中的规则两部分。决议中的规则由综合名单、冻结资产、旅游禁令和军火禁运组成;机构中的规则指机构的职能与运行程序。有别于针对某一国家的制裁制度,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的制度具有全球性、非国家性、长期性的特点;制裁制度的建立者和人员构成体现了西方国家所居的主导地位;制裁制度运行的动力则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制度性霸权。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制度具有非国家性,不会与国家主权原则冲突.中国应在联合国的制裁恐怖主义制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朝鲜核试验与东北亚安全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把朝鲜逼上悬崖歧途朝鲜继今年7月试射导弹之后于10月9日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这一行动使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骤然紧张起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和周边国家立即做出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在美日的极力敦促下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决议。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必然的结果。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朝鲜核问题怎么会恶化到这个地步?这是我们在评析朝鲜核试验对东北亚安全形势的影响时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据韩国《朝鲜日报》9月15日报道,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最近在接受法国《外交世界》杂志专访时明确地说:美国布什政府“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朝鲜发射远程导弹导致国际制裁.7日,朝鲜运载火箭“光明星”号从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并准确进入轨道.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一是美日韩各自出台对朝制裁举措.10日,日本政府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决定单独对朝鲜实施制裁,制裁内容包括禁止所有朝鲜船只停靠,即便涉及人道主义救援;禁止所有与核及导弹有关的朝方人员赴日等.11日,韩中断韩朝俄的罗津至哈桑物流项目的相关协商.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连日空袭和西方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直接参与科国内的战斗,开创了联合国在处理主权国家内部事务问题两个危险的先例。这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国家开了新的绿灯,将对国际安全与和平和联合国成员国的主权带来严重威胁和后果。为了制止和遏制这种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决议的行径,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应立即行动起来,一是对《宪章》的有关条款作出明确的定义;二是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独立监督机制,审议和监督安理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三是安理会立即召开会议审议1973号决议执行情况,提出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上升,国际社会正在对中国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中国更加积极地承担国际责任,而最具代表性的要求和衡量标志,就是安理会框架内的强制制裁。冷战结束以后,尽管仍然无法完全排除大国干扰的因素,但安理会框架下的强制制裁确实已经发生并且还在持续发生相对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中国无法再以简单的反对或者是不表态来加以应对。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至2012年,中国对安理会框架下的强制制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从消极反对正在变成有限支持。这一变化的发生,是中国对国家主权原则认知在新环境下与联合国等相关行为体互动建构的产物。同时,这种变化也反映出了中国外交观念和态度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引发东亚地区重大变局。联合国安理会做出1718号决议对朝实施制裁,但中、韩、俄、美、日对1718号决议的解读各不相同。朝核危机的持续存在,为美国继续控制韩国、日本提供了理由;日本显露出借机谋求东亚地区主导权的意图。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韩日借机升温军备竞赛。要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核问题必须回归和平解决的正确途径,建立东亚集体安全机制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朝鲜的经济形势实际上取决于国际制裁的程度。由于朝鲜国内蕴藏着所需的自然资源,它仍未融入国际市场。朝鲜多年总体上闭关自守,加之邻国经济援助的减少,以及1990年代和21世纪头十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导致朝鲜大规模工业化受阻和经济停滞。 近年来,原料和半成品国际价格的变化有利于朝鲜的发展,使得外国资本扩大了对朝鲜经济的投资,并不断改善其经济状况。然而,从2012年12月持续至今的政治军事危机使得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朝鲜的制裁,并且朝鲜同主要伙伴国家中国、韩国的经贸往来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与朝鲜半岛两国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在解决朝鲜核问题进程中,从道义和外交原则出发,两国必然尽可能地考虑朝、韩两国的立场,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外交信誉;中俄在朝鲜半岛两国都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都希望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希望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两国必然积极参与和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反对谴责、制裁朝鲜和对其动武;美国图谋通过解决朝鲜核问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搞霸权主义,中俄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中将加强合作。所有这些相同利益和立场,将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关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合法性争论由来已久,主要涉及三大问题,即卢旺达局势是否构成对国际和平的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是否有权设立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国际刑事审判是否侵犯了卢旺达国家主权.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审判庭认为,只有安理会才能决定对和平的威胁是否存在,以及何时不复存在,故安理会关于1994年卢旺达局势对国际和平构成威胁的认定是合法的;而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安理会有权决定设立国际刑事法庭,审判国际犯罪,维护世界和平;由于卢旺达提出了成立国际刑事法庭的动议,按照"不得自食其言"原则,卢旺达政府的反对不能对抗安理会决议.所以,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成立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10月3日,朝鲜外务省宣布"未来将在科研领域进行一次核试验"后,美国情报部门预测朝鲜核试爆的决心已定,但美国政府却没有向朝鲜发出"令人信服"的警告.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核试爆后,美国仍然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事态进一步恶化,仅仅推动联合国通过制裁朝鲜的决议案.美国处理朝鲜核试爆的方式,既反映了美国对朝鲜缺乏有效的制衡措施,更反映了美国试图从朝核问题中脱身,将主要责任推给东北亚国家承担的深层考虑.  相似文献   

18.
朝核问题是影响东北亚安全的重要问题,不过近二十年来国际社会应对朝核问题的努力却效果有限,使得朝核问题愈演愈烈。对此主要存在六方会谈效力不足、美国因素、朝鲜因素、中国因素和中美合作失效五种解释。不过仅仅从体系或单元因素理解朝核问题的演变还稍显不足,而是需要全面考虑朝鲜核政策的内外因素,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朝韩竞争、多边协调不足、朝鲜半岛安全结构失衡和全球核扩散态势,内部原因包括巩固国内政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换取外部援助。对于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朝鲜的核能力和国际社会的应对。在当前朝核问题严峻的形势下,各方都应完整、严格执行安理会涉朝决议,继续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目标,确定"双轨制"分阶段协调推进的和平解决思路,将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的停和机制转换协调起来共同推进,通过加强中美的有效协调,务实推进朝核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制裁制度是《联合国宪章》集体安全条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和平受到威胁、外交努力失败的情况下,安理会强制执行其决定的重要手段。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国的操纵和利用以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尽快改进和完善联合国制裁制度已成为联合国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第四次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发表不久,朝核问题对话即因美国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而陷入僵局.今年7月和10月,朝鲜先后进行导弹试射和核试验,又使有关外交努力遭遇巨大挫折.在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面临六方会谈开始以来最困难局面之际,全面回顾朝美关系,解读和感悟朝美关系核心与朝核问题实质,或许有助于继续探求朝核问题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