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欧洲一体化的问题、前景与欧盟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尔兰否决<里斯本条约>是欧盟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包括政治精英抱负与民众需求脱节、内部矛盾增多等的突出反映,同时它给欧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包括欧盟行动能力受阻、国际形象和地位再次受损等.尽管欧洲统合进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在全球化和民众需求的内外压力下,欧洲一体化仍会向前发展,只是其传统发展模式将有所调整.欧盟仍将是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特别是在经贸领域,但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欧盟国际地位呈持续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2.
2010年欧盟建设在实施<里斯本条约>、制定<欧洲2020战略>、推进共同外交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但在新形势下,欧盟建设仍面临棘手难题与阻力,特别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接踵而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其造成严重冲击,促使欧盟进行深刻反思,并妥谋应对之策.未来欧盟一体化建设仍是不平坦的,但排难前进依然是其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对欧洲社会与思潮的影响。危机导致欧洲国家失业上升、收入下降、福利减少,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这些影响是不平衡的和微妙的。经济危机中,欧洲民粹主义泛起,但尚未对政府决策、社会秩序或政治体系形成根本性冲击,也未形成政治危机。欧洲反思资本主义,但不否定资本主义;反思其民主模式,但不改其民主理想;反思欧盟,但仍在缓慢推进一体化。危机暴露了欧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一体化等核心制度的设计缺陷,为此,欧洲正在摸索如何通过深化一体化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欧盟:挫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年欧盟遭受连串挫折,宪法条约批准进程受阻,经济总体低迷,"法德轴心"作用下降,凝聚力减弱,成员国社会不稳定因素突显.欧盟一体化建设陷入低潮.但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成历史潮流,也是欧洲前途所系.欧盟为防止本身一体化事业的后退和失败,正在进行反思与调整,以走出困境,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元区正遭遇低通胀与低增长的经济困境,特别是希腊问题凸显紧张氛围,使外界质疑欧元区恐难以为继。欧盟与欧元区成员国采取了多重应对举措,虽然难以使欧元区彻底摆脱困境,但亦有积极效果,至少欧元危机暂时得以平息。从未来趋势上看,欧元区由于自身缺陷难以根除,未来还会不可避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将继续在困难中前行,而这正是欧洲一体化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6.
尽管受美国经济的影响,欧洲的经济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但作者对欧洲的经济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当然,作者也对欧洲经济自身的一些弱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在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增速放慢的环境时,作者强调要发展中欧关系,积极扩大与欧盟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也应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欧盟东扩与机构改革进程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构改革目前成为欧盟东扩中的重要课题 ,《尼斯条约》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 ,但改革根本上仍受制于一体化目标模式。其中德、法分歧最具实质意义。本文在对德法分歧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预测了欧洲一体化和机构改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曲兵  王朔 《现代国际关系》2016,(4):40-48,64
英国将于2016年6月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这成为影响欧洲前途的重大事件.事实上,自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启以来,英欧关系就常生龃龉.英国此次搞"脱欧"并非一时兴起,其背后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不仅是其长久以来"疑欧主义"情绪的极端表现,亦是国内政治围绕复杂"欧洲问题"所展开的激烈博弈.目前看,英国在从欧盟拿到让步条件后,留欧可能性有所增加,但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9.
《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宪法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一个新的里程碑。欧宪条约在法国、荷兰遭否决,暴露了当前欧盟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欧盟“成长中的烦恼”。经过反思和整顿之后,《欧盟宪法条约》将“重新复活”,并将推动欧洲一体化更加稳步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对于欧盟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因为<欧盟宪法条约>受阻而遭遇挫折.欧宪条约遭挫,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以及欧盟未来的走向等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权能分裂引发责权错配,成员国利益和价值分歧加剧团结和共识危机,以及政治和社会分裂产生的认同危机是欧洲一体化面临的三重深层困境。危机和困境不仅重塑欧盟一体化认知,促其日趋务实,还强化了次区域合作态势和意愿联盟的形成,推动"多速欧洲"成为一体化路径的方向性选择。但是,面对分裂的政治和社会形势,欧洲一体化的"多速"路径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鉴于当前欧盟缺乏共同推动一体化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如果"多速欧洲"难以有效推进,欧盟的未来虽不会重回民族国家状态,亦只能在"照旧模式"下探索"少做高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过去长期在欧盟内发挥领导作用的德国,近年对欧盟事务投入减少,对欧洲一体化热情降低,在维护欧盟团结、带领欧盟参与全球事务方面遭遇诸多挫折,其领导作用呈现明显的弱化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从内部看,是受德国内政困局、社会生态变化和经济结构性缺陷影响所致;从外部看,与欧盟成员国利益分化加剧、全球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德国能力尚有不足密切相关。德国在欧盟内领导作用下降,将加剧欧盟成员国对立,制约欧洲一体化进程,也使欧盟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受挫。但德国对此已有所认识,正在深刻反思并积极调整,"德国引擎"仍有望重启。  相似文献   

13.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2,(2):45-48,71
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欧洲各种固有的矛盾尖锐化、公开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遭受严重冲击。然而,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的产物,欧盟依旧是危机前的欧盟,但其内部关系还在发生严重的变化:德国将进一步主导欧盟,法德欧盟"轴心"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英国对欧盟事务的影响力大为下降,欧盟委员会等联盟机构被边缘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期盼也在减弱。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引发人们对欧元区及欧盟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本文从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欧洲政治社会演变和一体化的影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欧盟当前形势及其发展前景。文章认为,解决欧债危机没有"速效药方",欧盟经济、政治和社会困境具有长期性,但欧元区走向解体的可能性很小。在危机倒逼效应下,欧元区一体化将小步前行,双速欧洲或不可避免。中国应冷静看待欧盟的实力和地位,积极应对欧债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保持中欧全面合作势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面对冷战结束所致的东欧剧变,欧盟推出了东扩计划,并经1993年哥本哈根、1997年阿姆斯特丹和1999年赫尔辛基欧盟峰会,确定了第一轮和第二轮入盟候选国.2000年12月尼斯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适应东扩的欧盟机构改革方案.综观近十年欧盟东扩计划形成过程,欧盟东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冷战欧洲界定、欧洲(文化)认同的反思影响,而欧盟东扩同后冷战欧洲界定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试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主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盟成员国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在西欧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合作主义也开始影响到欧盟层面上的决策机制。本文讨论了合作主义和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回顾了欧洲层面上合作主义机制的演变历史及其最近的发展。总的说来,欧洲一体化的加深,特别是欧洲社会政策的一体化,促进了泛欧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层面上的合作主义提供了动力。同时,合作主义也有利于欧盟更好地争取成员国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推进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欧盟内部分裂 ,但恰恰是这一分裂从反面推动欧盟开始了新一轮“整合”。“分裂”与“整合”成为伊战后欧盟一体化形势的最大特点。在“整合”过程中 ,法德欲重建其在欧盟内的“主动权轴心” ;“双速欧洲”成为未来欧盟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含义和作用:首先在分析了集体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欧洲认同是一种新型的认同形式,是对现有民族认同的一种超越;进而分析了一体化发展中欧盟在认同建构上的努力以及有关欧洲认同未来形式的一些讨论;最后指出欧洲认同对一体化发展具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弥补一体化功能主义道路的不足,减轻欧盟的合法性赤字,有利于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  相似文献   

19.
欧盟东扩的政治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 5月 ,欧盟将迎来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这个划时代事件 ,将在欧盟、欧洲与世界三个层面上产生极其深远的政治影响 :对于欧盟 ,它将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到了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对于欧洲 ,它将使后冷战时期的欧洲格局稳定下来 ;对于世界 ,欧盟作为政治实体的作用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0.
透析欧盟治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通过多层次网络化治理实现了真正的"没有政府的治理",成为当今地区治理的成功典范.但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扩大与深化,欧盟治理面临种种困境.产生困境的根源,主要是"民主不足"和"认同危机".欧盟治理改革的途径需要在加强民主与建构认同的互动统一中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