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汀县委、县政府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研讨会是很及时也是很必要的。因为第一,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70周年。第二,长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的“红色小上海”。第三,长汀有许多很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革命遗址,这是教育青少年发扬革命传统不可替代的教材,也是开展红色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县委领导不失时机的召开这次研讨会,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
正长汀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军入闽第一站,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革命基点村25个,是长汀县革命基点村最多的乡镇。全镇在册的革命烈士488人,占当时人口的10.66%(《长汀县志》载,1948年四都全乡人口4578人)。四都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红军医学博士涂通今将军为此盛赞四都:"长汀的革命离不开四都,长汀的革命有一半在四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23日上午,“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启动仪式在“红军长征第一村”龙岩长汀南山镇中复村隆重举行。全省党史系统党员干部和南山镇干部群众100多人参加。我作为一名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内心既期待又兴奋,期待的是想看看当年红军战士长征所经历过的地方的真实环境是什么样子,兴奋的是能亲...  相似文献   

4.
福建龙岩长汀古称汀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红军故乡和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进行过伟大革命实践。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何叔衡在这里英勇就义。无数长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一颗红心跟党走,创造了20多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是关系长征的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连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原定的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们来到闽西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长汀召开纪念座谈会,明天还将赴我省另一个红军长征出发地宁化开展活动,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地点和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深切缅怀领导红军创造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为红军长征胜利英勇献  相似文献   

7.
萧光  王凡 《党史纵横》2006,(10):14-17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在他的家中,倾听了他对长征的追溯。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我省的长汀、宁化是部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福建有三万多子弟兵参加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还有部分红军健儿在当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从战略上支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并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斗旗帜。为了学习和宣传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9.
这里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会师会宁,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会宁"三大主力会师之前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既有长征路上给红军将士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有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干扰,还有国民党数十万部队的围追堵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四川是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长征精神形成的最重要之地。80年的沧桑巨变,曾经红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发展如何?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备受世人瞩目。10月8日,记者寻着红军当年的足迹,踏上了当年的长征路,去实地拜谒后,惊喜地发现当年的长征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老区的人民继承并发扬  相似文献   

11.
李枫 《当代贵州》2011,(20):20-20
"七一"前后,省主要领导栗战书、赵克志深入我省重要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我省的重要革命遗址中,红军长征文化教育遗址共有900多处,约占遗址总数的45%,是我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长汀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军人闽的第一站,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开国少将涂通今将军曾盛赞四都:“长汀的革命离不开四都,长汀的革命有一半在四都!”“英雄的四都,奉献的四都!” 星墨之火 红军入闽 1928年冬,中共长汀县特别支部书记段奋夫深入四都,发动群众,先后在同仁、红都、琉璃各村组织秘密农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抗粮、抗租、抗债“五抗”活动。  相似文献   

13.
傅兴国 《共产党人》2012,(16):12-13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我们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  相似文献   

14.
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历经磨难、久经考验的彭德怀元帅,曾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开始长征。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率先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到达西北,中共中央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结束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党和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严重情况。为了赢得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在长征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红军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使长征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助理薛庆超撰写的长篇纪实作品《长征中的重大决策》,详细披露了长征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从本期起连载这一纪实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长征”称谓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开始时,是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战略转移这一亘古未有的壮举.后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就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向陕北革命根据地大本营转移这一伟大历程了.  相似文献   

17.
王琪 《广东党史》2016,(6):9-11
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重要的拐点,一是1935年2月召开的扎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新起点,一是1935年9月召开的榜罗镇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这两个重要的拐点在红军长征途中以及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红军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红岩春秋》2014,(10):7-10
正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在这个伟大而艰辛的转移历程中,三大主力红军曾先后进入重庆境内的渝东南、城口、綦江等地区,顺利完成了各自承担的重要战略任务,并在当地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和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真理,播洒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抗战  相似文献   

19.
李安葆 《湘潮》2012,(8):30-32
人们都知道,红军在长征中是异常艰苦的;但他们可以在精神上苦中作乐,保持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愈艰苦.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长征途中的红军指战员正是这样一群英勇奋斗的快乐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举世无双、无与伦比,是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评价长征说: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征服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70年前的长征,不仅因为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长征的历史进程中,在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