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刑法中的"存款的占有":现状、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判例和学说区分不同情形讨论了存款占有问题.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肯定说是主流.即,认可基于存款对金钱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委托物侵占罪.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主要是指错误汇款,否定说是主流.即,不承认基于存款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盗窃罪,但主张成立脱离占有物侵占罪的肯定说也相当有力.双方的争论反映了日本刑法理论关于占有概念的基本认识、日本刑法的特殊立法例以及刑法与民法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性,我们在借鉴日本相关理论处理存款占有问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日儿童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48名中国、日本小学4-6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Asher等人研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和日本田研式精神健康诊断调查表,考察了中国和日本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所存在的孤独感.结果表明:日本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孤独感均高于中国儿童.中日两国儿童在家庭里的孤独感都高于在学校不能融入群体时的孤独.中国和日本男生的孤独感均高于女生.中国的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慢慢减少,而日本的男生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以448名中日两国小学4-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Asher等人研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日本田研式精神健康诊断调查表和亲子关系检查量表考察了中日两国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其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结果显示,中日两国父母的"期待"、"严格·干涉"和"不安·溺爱"教养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两国男生与女生在"严格·干涉"和"期待"两种教养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两国四年级与五、六年级学生在"严格·干涉"、"期待"和"不安·溺爱"教养态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父母的"严格·干涉"、"期待"教养态度与儿童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日本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儿童孤独感呈显著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数字·声音     
9月6日日本批准ACTA9月6日,日本国会批准了《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日本成为首个批准ACTA的国家。INTA执行董事Alan C.Drewsen认为日本此举为全球打击假冒商品和盗版行为做出了表率。日本作为ACTA最初发起国之一,在批准ACTA过程中也遭遇各方阻力,甚至批准当日国会还有反对的声音存在。NUMBERS  相似文献   

5.
中日“家事调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日本的“家事调停”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根据战后制定的新宪法,规定了婚姻及其家庭立法必须遵循的个人尊严和两性平等的原则,并设置家庭裁判所,对家事纠纷实行与诉讼不同的调停审判程序.1948年1月1日,在废除原有的人事调停制度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处罚的力度,是当前中日两国的共同趋势.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目前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界定侵权行为参与人的刑事责任.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的共犯理论,详细分析了对共犯的处罚外延以及在共犯内部如何区分不同共犯类型的具体标准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具体的判例分析,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司法实践中不同的侵权参与人所承担的具体刑事责任.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在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法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刑罚在制裁侵权行为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中日两国今后应该共同探讨的几个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7.
日本历史上曾面临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抉择,也经历了两次不同宪政制度的转型.从制度与文化的意义来说,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互动过程.在转型过程当中,日本制度与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性,“作为意识形态的宪法”和“作为制度的宪法”之间的偏差使得日本人的法律生活呈现出巨大的断裂与鸿沟.然而,另一方面,新宪法并没有完全被“路径依赖”所决定,日本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曾出现部分断裂,宪政文化趋于成熟,并最终演化为新宪法实施的生命力.上述两种不同的文化特性为新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不同方向的力量,并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下构成了新制度的合力,最终共同决定了日本百年宪政转型的样态,同时左右着现代乃至未来日本人宪法生活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推进中的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兴国 《知识产权》2005,15(5):61-63
2005年6月26日至7月16日,笔者赴日本参加了由日本发明协会亚太分会(JⅢ)和海外技术研修协会(AOTS)组织的知识产权研修班.研修期间,与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和特许厅总务部(负责法律和国际合作等事务)的官员进行了接触.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尤其对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情况印象深刻,本文着重介绍了推进中的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及对我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举证责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德、日及我国消费者的举证责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从表象上看各国消费者的举证责任分担差异较小,但从实质上看则存在巨大差异,这缘于各国对举证责任理解的差异和举证制度及关联的诉讼尤其是司法审判制度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消费者举证成本的差异,其中美国、日本消费者的绝对举证成本居高不下,德国和我国则较低.但与可获得的赔偿相比较,消费者的相对举证成本则是日本最高,我国次之,德国再次之,美国最低.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于2005年制定了公司法典,改变了延续百余年的公司法作为商法第二编的立法体系.该法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同时,日本对证券交易法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修改后的证券交易法更名为金融商品交易法.该法于2007年9月30日起正式开始施行.在现行日本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是最为重要的公司形态.从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适用的角度来考察的话,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要适用公司法,同时也要适用金融商品交易法.从法律的属性上来看,公司法主要是规定了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到运行中有关组织层面上的私法规则;而金融商品交易法当中虽然行政性规定居于多数,但也包含了一部分私法性质的规定.本文从公司法与证券法两个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探讨公司法与金融商品交易法两部法律本身属性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围绕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全面介绍并探讨了日本立法界与理论界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其相互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程度,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日本国内政治、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给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创造了机遇,又形成了挑战.究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分析和研究新保守主义这种社会思潮,对于妥善解决中日两国间的分歧,寻求更大的利益汇同点,建立面向21世纪健康稳定的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申请人向日本提交外观设计申请的数量在2010年明显增多,从过去的每年60件左右跃升为100多件,相信随着中国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与近邻日本贸易的增加,中国申请人向日本提交外观设计申请的数量会稳中有增.中国和日本的外观设计制度有共性也有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中国申请人向日本递交外观设计申请时会产生问题,甚至导致外观设计不能得到保护.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外观设计某些保护客体的差异、中国的成套产品合案申请和相似外观设计台案申请与日本成套产品申请和关联申请的差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制度的差异、两国对视图要求的差异以及中国申请人可以利用的日本特有制度.在分析两国差异的同时,对中国申请人向日本提交外观设计申请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矛盾根源之一.中国在15世纪最先发现钓鱼群岛,根据"先占"原则,其自然成为中国领土.日本于1895年占领钓鱼群岛不符合"无主地先占"要件;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抗议行为使日本欲以时效取得钓鱼群岛主权的企图无法实现.虽然美日之间排除中国签订的条约与协定虽助长了日本的气焰,但是注定是非法且无效的.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庞谦 《电子知识产权》2010,(7):29-34,77
日本、韩国是我国创新主体海外市场拓展及对外专利申请的主要目的国.我国创新主体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需要解读日本、韩国的相关专利制度,以便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日本、韩国的专利制度既与我国专利制度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特点.通过介绍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加快审查程序、实用新型与发明的相互转化制度、外观设计实质审查制度、无效审判中较为特殊的程序以及专利侵权判断中具有特点的等同侵权判断规则和抗辩等制度,并对比介绍韩国"三轨制"审查程序、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并行的外观设计审查制度以及权利范围审判制度,为我国创新主体在日本、韩国的专利申请、确权与保护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日之间有关钓鱼岛主权的争论已持续多年,最近由于牵涉到东海油气的开发问题使得钓鱼岛问题更加复杂。而日本始终坚持钓鱼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早已于1969年通过“美日归还冲绳协定“随琉球群岛一并归还日本。对于日本的主张,笔者整理了琉球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中影响中、日、琉三国关系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并利用国际法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琉球的法律地位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日本仅仅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短短的几十年间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享有过对琉球的主权,但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所有以武力获得的殖民地全部被剥夺。而如今占领冲绳(琉球)所依据的“美日冲绳协定“也只是没有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一纸“私下“协定而已,并不能真正证明日本所谓冲绳(琉球)“主权“的合法性。所以,今天日本占领琉球是存在的现实,但这并不合法、合理,而以琉球为跳板来主张钓鱼岛的主权更是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6.
所丹妮 《法制与社会》2010,(17):201-201
当前日本国内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在日朝鲜人"群体,冷战期间,日本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诸多的法律规制。本文试通过对冷战期间在日朝鲜人处境的探讨,以期透析日朝、日韩关系的现实状况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韩君玲 《法学杂志》2007,28(1):126-129
生活保护基准的制定是日本生活保护行政展开的出发点,对于其如何有效地进行法律规制,是日本生活保护法所规定的生活保护请求权实现程度的重要体现和保障.从法学角度对日本生活保护基准制定行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能够为今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基准制定的统一化、制度化及法律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宪政开始是模仿日本,后来却走上了一条和日本不同的道路,一条通过革命走向宪政的道路。这是由于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历史约束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对外部挑战的反应方式、原有的权力格局及其调整以及传统思想资源中的革命观念,对中日两国宪政道路选择中的不同历史约束条件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革命和宪政的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由于路径依赖的缘故,中国宪政是在革命和不断革命的过程中前行的。对于中国宪政事业来说,这是优点,同时也是弱点。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虽然阻滞宪政的力量不断受到重挫,宪政的层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宪政事业也一再被打断,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的非连续过程,从而影响到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7日至813,由日本龙谷大学法学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与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日地方环境执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中日双方10多所高校及环境管理部门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教授赴会致辞。研讨会主要围绕两方面主题展开,一方面是关于我国环境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另一方面是关于日本环境法执行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韩笑  吴睍 《海峡法学》2012,14(1):87-92
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历来就存在争端,为了争取更多的海洋资源,尤其是大陆架油气资源,双方就此问题对国际公约关于大陆架划界适用原则上提出不同主张.日本主张采用《日内瓦大陆架公约》的“等距离中间线”划分东海大陆架,妄图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而我国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自然延伸”原则,我国的大陆架应自然延伸至冲绳海槽.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划界方法追求都应当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结合中日双方争议的焦点以及考量具体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实质公平的划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