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阿Q所喊出的这两句口号,既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对革命的追求。吴晗先生曾说,朱元璋革命就是为了要“过当皇帝的瘾”。这是一个最好的注脚:“阿Q革命”者,“过革命的瘾”而已矣!虽然这一切不过是阿Q在土谷祠里的“南柯一梦”,而且很快他也就“大团圆”了,但是现实中此类思维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来自于英文“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莫尔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像的没有阶级的幸福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思是没有的地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想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乌托邦”,这是一个复古而又兼有朱元璋创新的社会。他的“乌托邦”是怎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其一,抓要害,正“上梁”。治国之道,重在治吏,官吏不廉,国家必乱。朱元璋深谙此道。他认为,治贪倡廉的关键在于先正“上梁”,因为大官不廉,小官自然贪婪,这叫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反之,大官不贪,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唯实》2009,(6):94-94
在中国历史上,说朱元璋是反腐败最坚决的皇帝,恐怕没人抬杠。他不仅发明了“剥皮揎草”的酷刑来惩治贪官,还推出“四菜一汤”模式来教化官员。从《南京太常寺条》祭祀孝陵的祭品单中看,朱元璋和马皇后生前的食谱里,总少不了韭菜、荠菜、芹菜、茄子、苔菜、竹笋、芋苗这些农家土菜,说明他的反腐倡廉还不是作秀,自己真是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5.
故宫旧称“紫禁城”,“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因为天上恒星中的三垣,紫微垣居中央,太微垣、天市垣陪设两旁。古时候认为天皇应住在天宫里,天宫又叫紫微宫。人间的皇帝自诩为天子,“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所以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内城严禁黎民百姓靠近,所以又称紫禁城。紫禁城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5),是在宫廷政变的基础上出现的。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大兴土木建设宫殿郊庙。朱元璋作了30多年(1368—1399)皇帝,死后他的孙子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四年后(1403)朱允文被叔叔朱棣赶下皇帝宝座…  相似文献   

6.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200多位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微的,故有“流民皇帝”、“乞丐皇帝”之称。朱元璋在称帝后也不隐讳自己的家世,“朕本淮右布衣”常常见诸诏令。在皇权神授观念盛行的时代,朱元璋能有这样的气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在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制订各种新规章,建立健全廉政体系。可是,为什么仍有人胆大妄为、飞蛾扑火,挡不住种种诱惑而以身试法呢?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讲过的一段话。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手下的官吏说:要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话说得颇有哲理,比喻也十分形象深刻。即使我们共产党人读来,仍然让人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1-31
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相似文献   

1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刑峻法著称,但他注重官员教育的一面,却往往被人忽视了。朱元璋即位之初,就告诫来朝的府、州、县官员,要“约己而利人”,切勿“薄人而厚己”。洪武二年,他诒谕群臣,宣布要“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他先后编定《大明律》、颁布《祖训录》、《臣诫录》、《醒贪简要录》等大批律令文告,对官员既是一种约束,也是教育。那带血腥味的“剥皮实草”,其实也是一种“警示教育”。对身负监督之责的监察官,朱元璋要求他们“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治国,有许多不敢恭维之处,但他的戒奢之举却值得称道。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他。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陈友谅未富而骄,未富而奢,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骄?显贵了又岂可奢?有骄奢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出富贵者,一定要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也。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12.
若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算不上一流的,而若论耍弄权术,宋太祖却堪称“一流高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功臣的关系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大凡功臣,往往总会恃功自傲,恃宠而骄,一旦发展到触犯皇帝尊严尤其是危及皇帝权力时,杀戮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一规律,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应了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其发展到极致——他几乎将开国功臣铲除殆尽,而  相似文献   

13.
乐朋 《唯实》2011,(4):96-96
穷光蛋而造反发迹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做了大明开国皇帝之后,他即树起惩治贪官的大纛。现在的电视剧,也每每将之塑为光鲜的“反贪皇帝”。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11):12-13
做皇帝梦的人古已有之,但尤以如今为甚:“戏说”完了“正说”,“正说”完了又“补说”,君不见市场上有关皇帝们的书已经形成了“书系”?唐、宋、元、明、清,每一位皇帝都有了自己的“传记”,有的还不止一本。图书市场如此,影视剧自然不会落在后面,唐国强、张国立、陈道明都成了皇帝专业户,现在陈宝国又有后来居上之势,演完了汉武帝刘彻,又演朱元璋。  相似文献   

15.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当官,守着自己的奉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不妨称之为“一口井”哲学。古往今来,被法办的贪官,都有一个最大的教训,就在于守不住自己那口“井”,这些贪得无厌之徒,总嫌“水井”不满,于是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谋取不义之财,当他们的不义之财如大江大河之水滚滚而来时,也常常就是连同他们自己一同毁灭之日。这时候,不仅大量的金钱财宝自己享受不到,就连浅浅一口井的水也丧失了。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偷鸡不成反蚀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因这几大“心魔”作怪而成为暴君的不乏其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为典型,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成功人士遭遇的困扰与压力,也让人们获得启发与教训。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皇帝“受命于天”,是一国之主。他的个人意志就是“圣旨”,是政策,是国法,随便说一句话,既能让“鸡犬升天”,也能叫功臣“人头落地”。但也有个别“说话没用”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就是一个。 据史载,赵祯当了皇帝后,有些亲近的嫔妃常在私下请求升职加薪。他告诉她们:“过去没有先例,大臣们会不同意。”她们不信,说:“皇上的话就是诏令,谁敢不听?”“仁宗笑笑说;“你们如果不相信,我下令给政府试试瞧。”果然,办事的人认为不合制度。他把政府的答复拿给嫔妃看,并说:“别看我是皇帝,凡事也得跟大臣们商量,才能成为正式诏令!”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上,家风良好有口皆碑的大人物、小人物可谓多矣。朱元璋家就是其中的一个。 朱元璋作为一个封建皇帝,其腐败是自不待言的。但他对皇后皇妃皇子管教甚严。他一生只有一个皇后,即马皇后。马皇后和朱元璋糟糠之妻。历尽十几年的艰难,才赢来统一全国、夫贵妻荣的一天。可马皇后娘家的人,包括亲戚六眷没有一人“沾光”在朝中或地方上做官。马皇后死后,后宫由李贤妃当家。李贤妃很年轻,按照一般老夫少妻的模式,对她应多少有点“安抚举措”,让她的兄弟过过官瘾。朱元璋也没有。李贤妃的两个兄弟一直在亲兵营里当兵,史书上没有他们飞黄腾达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据说朱元璋是一位反腐败最坚决的皇帝。他不仅发明了“剥皮揎草”的酷刑来惩治贪官.还推出“四菜一汤”模式来教化官员。  相似文献   

20.
到六朝古都南京,朋友说,有一新景观不可不看。于是登上长江边的狮子山,但见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建筑立于山巅,名曰:阅江楼。好不气派!而且,一篇《阅江楼记》,更是洋洋洒洒,古风宏论,文辞斑斓,作者竟是明朝大儒。楼是新建的,记却是六百多年前写的,岂不怪哉?这阅江楼,说起来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遗愿”了。朱元璋平定天下,建都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觉得功高盖世,得搞一个纪念碑式的“形象工程”,传之后世。一座岳阳楼,一篇《岳阳楼记》,名传千古。这很让朱元璋动心,于是他打算建一座阅江楼,地址就选在狮子山上。他想,登斯楼也,望浩浩荡荡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