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8,(5):78-78
北碚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至上,全面改善“双困”家庭住房条件,通过3年多的努力,初步建立了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7,(12):38-40
万州区自2005年以来,资助1000多名大病患者住院就医.救助500多名贫困学生上大学。给2651名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买了保险,50余万农民进入了农村医疗保险,一个又一个新的希望被点燃。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09,(5):47-47
“舍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细细品味“舍得”二字:能开能合,能前能后,相反相成,相融相摄,充满着先人造词的智慧,凝聚着通古达今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把以人为本提到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尊重常识     
《党课》2012,(6):51-52
常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普通知识”,与学理知识相对。常识往往由于“普通”“平常”而常为一些领导干部所轻视。其实,这是错误的。常识是“识”。这种“识”,不仅指见识,而且指知识。见识也好,知识也罢,都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对认识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6.
法官的魅力     
杜立钧 《学习月刊》2013,(15):10-11
“魅力”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有魅力的人最大的优点是对他人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书香伴人生     
“书房”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意为“读书写字的房间”。而我觉得,书房是修身、养性、怡情的好地方。置身书房,翻阅那些氤氲着墨香的书卷,不由想起南宋诗人陆游《书室》的两句诗:“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仿佛陆游书室的闲雅气韵也渗透在我的书房里。  相似文献   

8.
安然 《唯实》2009,(10):95-95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我们平素所说的应声虫,是比喻随声附和的人。而关于应声虫的来历,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有一条颇有意味的记载:淮西士人杨动,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有虫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  相似文献   

9.
胡秋春 《学习月刊》2010,(11):37-39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名人”即著名的人物;“故里”有两层含义,一为“故乡”.二为“老家”.其中“故乡”有三层含义.一为“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二为“家乡”.三为“老家”。我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若干年后,斯人已去,其故里因蕴含的文化人文价值.自然就成为惠及后人的一方宝地。  相似文献   

10.
李立新 《学习导报》2010,(12):20-21
“担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这样的解释:接受并负起责任。 谈担当,总是与责任相联。什么是“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有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相似文献   

11.
李立新 《新湘评论》2010,(12):20-21
“担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这样的解释:接受并负起责任。 谈担当,总是与责任相联。什么是“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有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相似文献   

12.
刘耀东 《学习月刊》2013,(20):56-57
《现代汉语词典》将情境一词解释为…情景、境地”。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将情境释义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境教学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之.孔子的“相机教学”就是情境教学的真实写照。古代《列女传.母仪传》中记载的“孟母三迂教子”、“断织教子”的故事也是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在国外.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他提出了思维起于直接经验情境的观点.并将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2,(1):58-58
潘真在11月4日的《联合时报》上撰文指出:“文化”究竟是什么?据说,有关“文化”的定义不止200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显然,“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之“文化”主要指精神,而非物质。可是,为何国人总在用物质的标准言说文化?比如,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相似文献   

14.
湍水石 《前线》2014,(4):116-116
当下,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作风”二字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作风”一词的解释是:一个人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也就是说,干部的作风反映在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张铁 《学习导报》2011,(10):31-31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腐败有三个意思,基本意是"腐烂",引申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如果严格套用,我们所说"反腐败"的腐败,应是指第二个意思:(行为)堕落。而所谓"堕落",则是"(思想、行为)往坏里变"。重视群众利益是权力的基本伦理,维护群众利益是权力的基本职责,而如果忽视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权力就已然"跑偏",是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就是一种腐败。保持群众观点、站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6.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作风就是一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也有人说,作风是人的内在思想、品格、气韵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或外化。具体到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讲,作风就是:做人的人格,做事的风格,做官的品格。对一个组织、一个集体而言,作风就不是一二个人的行为了,  相似文献   

17.
民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民意是人民共同的意见与愿望。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范围。但是不管在什么时期人民都是指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以,民意就是指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共同的意见和愿望。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现实情况远比这个定义要复杂得多。所谓大多数人共同的意见与愿望,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整个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叶德松  张孝军 《学习月刊》2014,(22):119-119
《工伤保险条例》已经实施十年了,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咸丰县人社部门以人为本理性执法,贯彻落实国家工伤保险政策,不断强化工伤保险推进工作,帮助企事业单位初步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征缴扩面一是政府推动,部门配合,齐心协力促参保。  相似文献   

19.
何谓“激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如狂喜、愤怒等。新闻实践使笔者体会到,一名新闻工作者只要有了这种激情,采写新闻就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而引发兴奋情绪,激情奔放,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总有写不完的东西,且笔下鲜活的、水灵灵的、带露珠的新闻时常会出现在报端。这种激情也可以叫新闻激情,只要记者把这种激情调度得当,在新闻采访中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彦生、王永利、师延林、沈浩……一位又一位基层干部感动着我们,“基层”也随之成为“热词”。然而,基层在哪里?农村、街道、老少边穷地区……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基层”的含义是:“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解释简单,却道出了基层的主要特点:基层,是在群众当中。帕米尔高原上的乡党委书记师延林在基层,老工业基地的“小巷总理”谭竹青也是在基层;投笔从戎爱武装的清华女生贾娜在基层,北大教室中讲授唐代文学的孟二冬也是在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