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破官本位     
《党课》2013,(1):124-124
日前,《人民论坛》杂志就“官本位”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而“官迷”迷“官”原因前三位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社会地位高”。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24):53-54
“官本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长期、多方面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及其制度体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当前实际来看,官员权力过大、“灰色”利益过多,缺乏有效监督而引发的官场“富营养化”是催生“官本位”意识的关键因素。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在我国,“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4.
“官本位”是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有公仆之名却无公仆之实。“民本位”则是“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它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指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这种民本情怀。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首先需要政府官员转变角色,绝不能把权力当作寻租的工具,而是要恪尽职守,为民谋取福祉。换言之,就是要把官位当作为民谋利的符号,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聚宝盆”。诚如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所言,服务型政府,将以“民本位”代替“官本位”,以“社会本位”代替“政府本位”,以“权利本位”取代“权力本位”,真正体现“立党…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弱化消弭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官本位思想是腐败产生的源头之一,对权力的向往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的形成,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腐败更加重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官本位思想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反腐败必须消除官本位思想。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二是限制官员权力;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8.
近期以来,媒体纷纷报道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官员辞职“下海”的现象。媒体报道中,有拍手叫好的,认为这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官本位”意识的冲击;也有称这种现象是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某些法律和规定不够完善的空子,官员“下海”,实际上是一种“期权化”,是一种“权力下海”,是另外一种腐败现象。如何看待辞官“下海”?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所谓官员“下海”,即一些现  相似文献   

9.
民主执政的障碍与克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当前,我们党坚持民主执政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官本位"体制因素.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权力官场化"体制因素,即权力始终在官场内部运作,而不是在官与民之间广泛联系与沟通.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垄断体制因素是产生官本位的"政治摇篮",而官本位又会反过来巩固和强化这一"摇篮",二者互为条件,相济相生,进而从根本上架空和虚化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涣散和瓦解民主执政的核心机制.因此,官本位体制因素是民主执政的大敌,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0.
高正权  刘家钜 《求实》2000,(3):37-38
时至今日 ,“官本位”问题虽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一些地方有所克服 ,但从广大基层来看 ,不但没有解决多少和解决之势 ,反而越发突出和严重了 ,且已成为当前实现基层民主的一大障碍。为了实现和完善基层民主 ,因此对“官本位”问题有再论之必要。一、“官本位”现象仍然严重存在所谓“官本位” ?这本指那些以“官职大小 ,官阶高低”为标尺 ,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政治地位及人身价值的机制或做法。本来 ,国家行政系统按照“设官而治” ,“官阶有别”的特点 ,实行行政级别制 ,不同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权力、义务和责任 ,享受着不…  相似文献   

11.
权责分离、用权神秘化、玩弄权术、权力角逐、权力寻租是领导公共权力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权力运行中,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部分领导者自律意识不强、“经济人”利益驱使、领导公共权力“自蚀”作用等是导致领导权力异化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塑造全新政治文化、坚持长期道德教化、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推进权力结构调整、完善领导监督体制、增强“以法制权”建设、培育全新市民文化等措施以有效的控制领导者公共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是个“官本位”的国家,最大特点是集权主义、全能主义政治,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集于官员一身,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政治权力不受约束,没有边界,任何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无规则、无程序政治泛滥,不择手段成为官员的真实信条;社会生态是官主民仆,“官老爷”、“父母官”、“主子”、“奴才”、“草民”思想严重。  相似文献   

13.
公民文化视角下的公众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芳 《求实》2003,(3):55-56
公众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长期以来流于形式。传统社会形成的臣民心理与政治冷漠 ,官本位思想导致的权力依附人格 ,以及信息“黑箱”等 ,是公众监督失效的原因。构建公民文化 ,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信息渠道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公众监督行之有效的土壤与根基。  相似文献   

14.
一是破除“官本位”封建意识,消除一切为了做官,做官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观点。现在我们少数干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些同志把工作的一切目的都集中在个人职务的升迁上,贪功诿过,造假政绩,个人升迁了就喜不自胜,骄傲自大,一旦个人愿望实现不了,就怨天尤人,消极颓废。二是破除上级赋予权力的错误观念。从现象上看,干部的权力来自上级组织的授予,但上级组织并不是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孤立的组织,它所代表的仍然是群众的共同利益。而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只看到权力分配的现象,看不到权力来源的本质,因此在思想上背离了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5.
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政府权力过大,导致企业不能拥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却没有看到企业也能对政府权威和资源构成严重的威胁,如直接侵吞、浪费资源、优惠政策、“内部人控制”等。本文提出,政府与企业之间权力的严重不对称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总根源,而在“人治的法制”下的寻租社会、相机抉择以及官本位与贪文化的结合更是其中的具体原因。本文还提出了消除这一现象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鲍亚士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类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已渗透到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中的风气化了的官本位文化、特权文化、享乐文化和奢靡文化的典型反映,是一种对公权力滥用的表现形态和权力失控的必然结果,因而也是对执政资源的恣意挥霍浪费。“四风”问题源远流长,屡治屡犯,此消彼长,是一种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的“作风顽症”,破解这道难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不遗余力,持之以恒,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楚奇 《党课》2012,(6):78-79
威信重在一个“威”字,有威压、威迫、威慑、威严、权威的意思。有的领导者看重权力、强调威力,恰恰是人冶社会的遗迹,体现“重权、为权、谋权”的官本位思想。古人讲:“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公生明,廉生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的官本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等级特权意识。建国初,我们曾在思想领域反对过这种意识,大力宣扬工作“只有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应该说这在当时还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建国后我们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干部集中管理的统一模式又为官本位的意识重新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干部严格的行政级别、人治色彩和权力支配资源以及某些特殊的待遇(如房子、车子等)与职位紧密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古老的官本位意识的蔓延。这种传统的世俗观念和不良的心理障碍影响了人们正确的人格观、荣辱观、是非观的形成:首先,它误导干部和群众的人格观,使干部和群众形成等级观念,以官的大小来衡量人的尊卑贵贱;其次,它误导干部的心理预期,导致干部对权力、位置的崇拜,从而产生恋位意识、保位意识和爬位意识;再次,它误导普通群众对干部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9.
张国芳 《探索》2003,(1):109-110
公众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长期以来流于形式。本文主要从政治文化角度 ,即传统社会形成的臣民心理与政治冷漠 ,官本位思想导致的权力依附人格 ,信息“黑箱” ,来探讨公众监督失效之原因。作者认为 ,构建公民文化 ,培育“公民社会” ,畅通信息渠道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是公众监督行之有效的土壤与根基  相似文献   

20.
张晓林 《发展论坛》2001,(10):27-29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一文中,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它不仅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官僚主义滋生的根源,同时也警示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流行于社会生活中的“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词语学上很难找到渊源,大致是从“金本位”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金钱为本,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官本位”,则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