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至今八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有三次大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这三次大发展,都是以思想理论上的大突破为先导: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突破了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发展生产思想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公有制设想,否定了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三大发展靠的是思想上的三大突破,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革故鼎新的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2.
李勤 《党史纵览》2006,(9):9-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交战国出现经济紊乱、通货膨胀、物价高涨、捐税加重的状况,使城乡人民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而俄国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革命运动.各国人民纷纷效仿俄国,掀起反对本国统治者的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西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此起彼伏,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7)
正从十月革命后俄国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世界上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竞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下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被有的学者称为"历史的终结"。然而,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西方民主制度呈现出不可遏制的衰败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发展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4.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终于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方面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为世界各国人民树立了第一面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二十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胜利。社会主义的胜利,使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惊恐万状,千方百计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和发动战争,但最终都遭到了失败。帝国主义者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要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并最终消灭社…  相似文献   

5.
正铁肩担道义精神启后人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李大钊备受鼓舞,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宣告资本主义汪洋大海包围社会主义孤岛的局面不复存在,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国际格局。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几乎都发生在经济和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在世界范围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战胜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历史现象。在这样的客观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和斗争中保存、巩固和发展自己,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各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7.
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已是71年了。71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提出,我们觉得,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十月革命的胜利能否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开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苏维埃国家的七年,能否看作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间提出的有关理论,能否看作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后,瞿秋白奔赴苏俄采访,并出版著作《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在报道中,瞿秋白热情歌颂十月革命,评介新经济政策,宣传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全方位介绍苏俄社会的现实情况。瞿秋白对苏俄的报道是中国记者最早反映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的作品,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以苏俄为榜样进行民主解放斗争、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资本逻辑”统摄下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断走向“野蛮”,社会主义现代性则在继承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性的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探索提供了科学路径。我国现代化是选择并不断践行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立与持续开拓之中,历史性地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创造。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彰显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制度优越性;致力于人的现代化并在世界范围内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导世界现代化建设,践行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原则;坚定问题意识与革命精神,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坚定信念,推进着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怎样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人认为,20世纪是“共产主义试验与失败的世纪”,是“历史的误会”,“走入了歧途”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对历史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十月革命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阶段性特征。关于十月革命精神的总结,在民国文献语境中有两个层面:一是总结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二是揭示十月革命中蕴含的内在精神。"走俄国人的路"是受十月革命影响后中国社会产生的变革中最深刻、最直接的表达,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体现在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东方社会多了一条可以选择的现代化道路。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十月革命成为连接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革命运动的纽带。考察民国时期关于十月革命的期刊文献,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关于十月革命的思想和理论是根据俄国实际情况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证明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是正确可行的,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憧憬。通过通俗化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十月革命逐渐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  相似文献   

12.
<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取得了伟大成就。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又在一系列国家取得了胜利。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在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了一个大缺口。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并存和斗争,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的面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全部历史,对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十月革命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俄国付诸实施,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道路的本质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十月革命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相似文献   

16.
李慎明 《党建》2006,(5):10-12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整整89年。毋庸讳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仍处于低潮。但是,我们环顾全球,用冷静而清醒的目光审视世界大势,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并在新世纪发展进而迎来又一个绚丽多姿的春天。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西方不少人声称资本主义在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刘少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性表现为斗争关系和替代关系,其统一性表现为历史继承关系、相互借鉴关系、合作共处关系、相互转化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上升,科学地把握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统一性。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关键。坚持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都应该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借鉴,社会主义要充分发挥优越性,并最终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9.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科学把握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围绕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出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当时光走过一百年,十月革命之于世界历史的深刻意义也愈加清晰地展现出来。从全球范围看,十月革命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进而为全球化拓展了新空间,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和阵营的出现推进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沿着十月革命道路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