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资源、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循环经济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基本内涵,而且蕴涵超前的科学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源于科技进步引领及市场机制推动;总体目标为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状态模式是宽领域联通与多层次嵌套的物质循环复杂系统,其构成小至机器内部自循环、大到自然与社会巨循环,涉及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在现实背景下,解读马克思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现代国际社会广为推崇和实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更具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共识,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普遍存在认识偏颇、不到位的问题。如果不在一些基本方面统一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就容易因为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流于空谈。一、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衡量标准目前普遍认可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良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追求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目标,要求以尽可能  相似文献   

4.
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成资源间循环利用、产业间循环组合、企业内循环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低度排放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型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是基于我国资源短缺现状和世界范围内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发展趋势提出的。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节约资源的思想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立节约资源观念、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消费、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法律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寻求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遵循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过程,倡导在物流不断循环作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一次革命,它强调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并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此人类始终不能真正摆脱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制约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以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其生态思想,这些内容长期以来被忽视.其中,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而发展循环经济是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些结论至今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极其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个系统提出了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原因;列举了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的主要条件。马克思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思想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扣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一个人们日渐耳熟能详的新词条。它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牛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循环经济相关制度研究:国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 《学习论坛》2007,23(4):30-33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流程体系;加强产业链建设,建立工业生态园的共生体系;加强立法,建立促进循环经济规范发展的保障体系;在政策层面上,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体系;以企业为核心,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价格体现资源稀缺程度,从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形成体系;增加透明度,完善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0,(2):12-12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即3R原则),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从观念上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从政策上解决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化城市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一、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从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均增长率达8.7%。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但也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另一个是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我国正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口、资源与能源的制约和环境的压力。我国要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因而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出发点,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张在消费的不同阶段避免环境污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循环消费思想。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循环消费思想对我们建构科学消费观以及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马凯 《求是》2005,(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  相似文献   

17.
肖巍  钱箭星 《先锋队》2013,(2):40-41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进兼顾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环境思想,特别是必须联系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以往人们比较多地关注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其实在《资本论》中也有相当密集的思考和论述,对于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特殊的启示。从物质变换到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和减少废物优先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简言之,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持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朱镕基在会见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中外委员时强调:"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胡锦涛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坐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区域经济、城乡发展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设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这说明,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2):23-2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