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小区停车位归属权——从物权法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根据我国小区停车位归属权的现状,从物权法的角度对小区停车位归属权进行剖析.倾向于将小区停车位界定为全体小区业主共有,开发商必须承担修建法定数额的停车位,对小区停车位可采取竞价出租使用权的方法,并且使用权只限于小区业主间的转让.  相似文献   

2.
关于商品房销售中停车位和会所权利归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房小区中的停车位和会所所有权的归属是物权法制定中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问题,目前物权法草案的规定不利于业主利益。依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对于不同的小区,应设计不同的权利归属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开发商和业主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车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小区地下车库权属作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已经越来越重要。其权属界定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因素、投资状况因素及主物与从物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的相关规定过于抽象,且有自相矛盾之处,有待改善。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针对车库权属问题各有自己不同的制度设计,同时也有相似之处,其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针对如何完善小区地下车库权属规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权归属问题是停车位相关法律纠纷中的主要矛盾集中点。正是由于停车位的权属不明晰,使得相关的买卖、租赁、使用等环节出现问题,继而引发业主之间、业主与开发商之间、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物权法》出台以后,其第74条专门规定了停车位、车库的归属及管理、使用问题。但是,仅仅这一个法律条文不能涵盖众多纠纷,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司法实践中关于小区停车位权属方面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规定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半数)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半数)以上的业主同意,这种双权重、高比例的规定过于严苛,妨碍全体业主准确、便捷、有效地作出合法的意思表示。物权法也没有赋予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实践中不利于全体业主实施有效的诉讼救济。  相似文献   

6.
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及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小区车位、车库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物权法》对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问题做了规定,为其归属的界定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文章首先对车位、车库权属的五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约定归属说的合理性;继而结合实践对如何理解《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做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当事人无约定的情况下,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归业主共有;最后,就如何细化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及加强政府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小区车库权属的纠纷不断出现,导致这种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关于小区车库权属的法律规定缺失或不完善,物权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也存在不足之处。设定小区车库的所有权制度,应当首先认知现实生活中的权利要求。结合本国情况和各国经验,可将小区车库分为专用车库和共用车库两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两种车库进行权利确认,设立专用车库的专有权和共用车库的共有权。  相似文献   

8.
小区内面积的分摊分为:土地使用权面积的分摊和公共建筑面积的分摊两种,两种面积分摊都是小区车位的权属确认的决定性因素,是小区车位权属确认的基础.同时,车位的建设成本和小区的行政规划虽然不能决定车位的归属,但是对车位权属的确认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宅小区会所权属与利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在第六章中对住宅小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小区会所是否属于公用设施,是归全体业主所有还是开发商所有是存有争议的。鉴于现实生活中会所纠纷日益增多、纠纷解决的复杂性的状况,本文拟从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会所的效用,保护广大业主权利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明晰会所的权属、促进会所经营管理的方法,使会所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协调运作,发挥会所满足小区业主休闲、娱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74条的规定,为小区车库、车位归属与利用有关纠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同时该规定也存在一定缺陷。本文从国外立法以及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规定与论述出发,阐释了我国《物权法》74条规定的进步与缺陷,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反思传统所有权概念立法例及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深入考察了所有权的内在方面和弹力性 ,认为 ,为全面理解所有权概念及其终极支配性 ,应放弃弹力性的说法 ,并将目光聚焦在“人”身上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业主所享有的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共有权和管理权三项权利所组成的一种复合性权利。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未来我国应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showed increasing interest in corporate charitable donations. In China, enterprises, particularly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important forces in charitable donations. With the S 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4 as the samples, empirical test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the ownership of property right on corporate donations; then based on the monetary policy, whether financing constraint influences the corporate donations is checked.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more strategically motivated with larger donation scale.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monetary policy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to affect the don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enric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ut also expand research on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microcosmic firm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4.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引发了所有权和股权优先权的博弈,不能纵容所有权的恣意,也不能夸大股权优先权的无限制适用。股权优先权依托公司章程、诚实信用原则、私法公法化等制度和理念而存在。股权优先权的适用范围和所受到的限制也必然要依照上述理念的指引而得到正确确认。  相似文献   

15.
产权界定是决定资源开发效率的重要环节。自然资源的产权界定主要涉及资源的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权,还有后来出现的股权。水资源、海域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开发各有其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资源产权进行适当的界定将使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在权利形态上表现为建筑物基地使用权和附属基地使用权 ,从主体形态上表现为基地地表及其上下空间利用权 ,主要包括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权和地下空间利用权 ,各种权利均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大陆法系的物权法理论中,土地和建筑物的关系有结合主义和分离主义两种模式,并被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尽管各有特点,但通过制度比较可知,结合主义模式更具优势。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尚未放开流转的情形下,与房屋所有权尚处于分离状态。应当改变和完善相关制度,令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一并流转即结合主义模式成为我国处理农村房地关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典型的私权,但因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未能合理界定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公权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故当前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私权利主体品格,明晰国家的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的行政管理权等公权力行使的界限,从而还集体土地所有权予么权面目。  相似文献   

19.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KSOP)作为一种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被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员工持股制度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员工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实行员工持股,使员工不仅有按劳分配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还能获得资本增值所带来的利益。在我国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员工持股还能有效弥补投资主体缺位所带来的监督弱化、内部人控制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