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有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一些同志或因怕重犯“一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或因种种私心杂念作怪,对党的政策采取主观随意性的态度,各取所需,任意曲解,少数人甚至借口情况特殊,拒不执行;还有些人,当政策“切”到他自己头上的时候,就打出反对“一刀切”的旗号,浑闹一气。  相似文献   

2.
农民最怕“一刀切”俺是个地道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十分了解农民的心声。近年来我们在完成各项任务时,最怕的是“一刀切。”义务工──平均。在修路和其它义务工分配上,有些地方对七八十岁的老人,哺乳的婴儿,都要分配任务,使一些老弱病残者十分发愁,这些尽不了“...  相似文献   

3.
新论摘编     
《前线》2004,(2)
李永忠:人才年轻化不能“一刀切”李永忠在2003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发表文章认为:1980年,我们采用“年轻化”的“一刀切”办法,解决了当时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普遍老化问题。然而,20年过去了,有些地方和部门把“年轻化”这个专门用以解决“文革”遗留问题的权宜之计,当作了可以包医百病的长久之计。“年轻化”这个原本为解决人才问题的创新做法,由于不分时间、地点的照抄照搬,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竟然成了限制人才的各种“明格”加“暗格”的年龄杠杠。结果,在人才选拔上,常常拘泥于“年轻化”这“一格”,而忽略了人才实际存在的“多格”。…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年轻化问题,要求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任用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达到任职年龄界限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根据这一规定,各地纷纷规定了任职最高年龄,这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和疏通干部能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良反映。挫伤了接近这一年龄阶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规定了任职最高年龄限制,在领导班子换届或个别调整时,几乎搞的是任职最高年龄的“一刀切”,致使一批接近这一年龄任职的干部在工作中表现为得过且过,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态度,工…  相似文献   

5.
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后十七年期间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发生了由“自我教育”到政治批判的转换 ,也就相应造成了要求上的“过急过高”、方法上一刀切的简单化。自此 ,对政治上动辄得咎的担心和恐惧、学术生命的萎缩和扭曲 ,成为“十七年”期间知识分子生命旅程中难以言说的创痛  相似文献   

6.
选用领导干部年龄上“一刀切”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选拔任用中“四化”标准等规定,使选人用人制度变得愈加直观、明细,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一些地方部门由于对这些标准缺乏科学认识,过分生硬地套用某些标准,由此形成了“一刀切”现象。选用领导干部年龄上“一刀切”就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可小视的负面效应。1.直接影响了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性所谓领导班子的结构,是指在领导班子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关系的相对稳定的形式。如果领导班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集体力量,即所谓“合力”。反之,如果一个领导班子结构过于单一、平面,就容易产生“斥力…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实行优生优分制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受师生的欢迎,效果也不错。但是,从毕业生的总体来看,优生优分的学生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左右,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分配仍然是实行“一刀切”,几乎还是哪里来哪里去(定向生除外)。毕业分配并没有完全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和实践能力直接挂钩。从毕业生反映最强烈和思想矛盾最多的问题来看,也是分配中的“一刀切”问题。所以,这种分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思想的不稳定,挫伤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分  相似文献   

8.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不管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形势下 ,“实事求是”这个思想原则不能丢。但是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一些地方、部门和个人违背实事求是原则 ,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存在 ,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其主要表现是 :不重实效 ,大搞形式主义 ;工作不从当地实际出发 ,热衷于刮风 ,搞一刀切 ;凭主观意志定政策、作决策 ;为追求所谓“政绩” ,不顾主客观条件和市场需求 ,滥铺摊子 ,滥上“项目” ,盲目追求和攀比高速度 ,层层抬高指标等。更有甚者 ,竟无视党纪国法 ,欺上瞒下 ,弄虚作假 ,财政虚收虚报 ,造假空转等。上述种种弄虚作假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阅读报刊时,经常遇到一些统计名词,有些同志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差别,常常闹出笑话。其实,它们各自有其不同的含义。社会总产值,也称国民经济总产值,它是用货币表现的社会产品总量,即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产值之和c我们常说的“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通称℃**P”,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它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与社会总产值不…  相似文献   

10.
北京热线     
《党员干部之友》2010,(2):10-10
中组部《组工通讯》:干部任职年龄不能“一刀切”。据了解,近年来不少地方特别是县、乡两级,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多岁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这种做法不符合党的干部政策,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一刀切”的地方各有各的考虑,但无论动机如何,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种干部任用不问德才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经过6个班次270名学员的培训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四个结合”为主的干部培训之路。 一、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 我们打破了过去“千人一面”的教学内容,确立了“因人施教,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如针对领导干部文化层次、理论水平较高的特点,在重点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一些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法规和党纪条例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在办党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各种刀法历来是十分讲究的,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在一个“切”字上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武术器械便有朴刀、大刀、短刀等数种,武术的刀法又有劈、砍、剁、截、撩、推、扎、磕、拨、缠、滑等。不过,在武术的刀法中还没有听说有“切”法,自然就谈不上“一刀切”了。  相似文献   

13.
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年轻化”并不是“年龄化”,不少地方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把德、能、勤、绩等看成了软指标,反而把年龄当成了硬杠杠,搞“唯年龄论”和“一刀切”,结果把一些只因超龄的“实力派选手”过早淘汰出局。这样做的结果,造成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选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我们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绝非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表现,也不是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需手段,但它也不是一件孤立的偶发事件。“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上发生失误,致使严重的“左”倾错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占支配地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调整工会主席必须遵守《工会法》,这是《工会法》规定的。然而,据笔者了解,个别企业和个别地方在调动工会主席时,无视《工会法》,或靠行政命令,或搞所谓的“一刀切”,不征求任何工会组织的意见,在工会主席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将其调离工作岗位。这种行为严重违犯了《工会法》,应当予以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6.
官僚主义,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干部任用制度和监管机制的空位、缺位和乏力,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攀风、蔓延的趋势,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为此,我们把它称作“新官僚主义”。这种新官僚主义同腐败现象紧密相联,对党的发展大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很有必要为它作画,认清其嘴脸,以便清除之。首先,以发展经济之名,大搞各种“政绩工程”,行个人升官晋爵之实。主要表现:一是挖空心思地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献礼工程”、“数字工程”。有些领导者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不从经…  相似文献   

17.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对此,我们理当相应地想得复杂一点,实事求是,多条渠道,多种处方,多切几刀。这里,分清“提倡”、“允许”、“规定”这三者的界限,就至关重要。否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条直路,一种办法,一刀切去,看去简单、爽快、省事,却不免要把事情弄僵、搞糟、办坏。我们之所以要区分“提倡”、“允许”和“规定”,是由于着眼点必须放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上,放在尊重个人的意志和感情上,放在人们的觉悟高低不同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腐败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唯上”现象应该说对于腐败起到了为虎作伥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唯上”的弊端所引发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它虽然是以一种制度或体制为滋生土壤,去禁锢、麻木一些人的思想,并形成一种“势力”和一种心理定势,但体现在某一个人身上,“唯上”就是一种复杂的、带有他人导向的政治个性。它的显著特征是根据他所处的团体以适应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表现。“唯上”群体的存在并能够根植于我们各个层次的干部队伍之中,既有客观…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对作品的要求极其严谨。他曾经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务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务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表现它的性质,务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我们必须反复思索,而不能用不恰当的词语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20.
“超越阶段”几乎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通病,并且给社会主义本身造成了危害。在改革的进程中,清理各种“超越阶段”的沉重背负,对于我们轻装上阵,积极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究竟什么是“超越阶段”?它有哪些表现及危害?出自一位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之手的《“超越阶段”错误的表现及其社会后果》一文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