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劫持人质案,俗称“绑票”,是我国已经绝灭而近年来又死灰复燃的犯罪。劫持人质案件,是一种犯罪多个结果。它侵害人身安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属严重暴力性犯罪,是公安机关严打锋芒所向。 从长春市第一起劫持人质案件1988年9月至92年止,四年共发生劫持人质案件19起,通过对这19起案件有关资料分析,发现如下特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劫持人质案件处置工作具有复杂性,处置结果具有难以明确预见的特点。制定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应当体现超前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的程序性作用在于:有利于使警方的处置过程及处置结果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有助于使当事人及其家属接受处置结果;有助于明确民警职责,形成处置人员保护机制。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工作预案的实体性意义在于有利于警方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确保处置活动成功,其制作过程包括调查研究阶段、预案形成阶段以及预案评估阶段。  相似文献   

3.
劫持人质案件发生后,在人数较多的警察到达现场之前,最早临案的警察可能只有一、两个或若干个。少数警察临案后的初步处置即为单警处置。单警处置应包括以下内容:了解案情;报告情况;疏散群众;掌握事态发展;盯住目标;稳定局势;酌情施计解救人质等。在公开对峙条件下与未公开对峙条件下,处置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爆炸劫持人质案件是一种采用爆炸手段劫持人质,迫使第三方或人质满足犯罪嫌疑人某种要求的犯罪案件。近些年该类犯罪数量不断增多,手段趋于智能化,由于该类案件暴力特征明显,如果处置不利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应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典型爆炸劫持案件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案件侦查的实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爆炸劫持人质案件的特征、基本原则,以提出一般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上分析罐装液化气对人体伤害的特点,提出了处置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强酸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时有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强酸液体对人体伤害的特点,并提出了处置使用强酸劫持人质案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使用腐蚀性液体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时有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上分析腐蚀性液体对人体伤害的特点,可以找到合适的处置使用腐蚀性液体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处置劫持人质案件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劫持人质案件处置过程中,指挥体制与机制、现场包围和控制、新闻控制和舆论引导、人质谈判方法、武力处置战术、处置人员体能与技能以及基础工作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处置的效果,也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处置活动成功的标准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人质安全;群众安全;警察安全;处置方式合法并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要确保处置活动的成功,必须明确处置指挥责任,形成统一的指挥机制;形成严密而科学的现场包围与控制格局;并且,在劫持人质案件处置之中、之后,必须对新闻进行严密的控制,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谈判是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谈判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妥善处置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判是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谈判的心理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妥善处置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劫持人质案件谈判最主要的技巧即在于谈判员与劫持者之间的沟通过程,然而,沟通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项必须不断地学习及练习的技术。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谈判员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因素和状况,不会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谈判人员很有必要掌握各种克服与劫持者沟通障碍的办法及在不同的状况下的沟通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2.
恐怖活动中绑架劫持人质案件的临场处置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中绑架劫持人质案件的临场处置,必须遵循应对恐怖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前期准备要充分,要计划周密、分工明确、行动到位.对难以确定性质的案件,要按应对恐怖活动的原则处置,在临场处置中要加强统一指挥,注重协调配合,讲究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公开劫持人质案件频发,为使反劫持人质案件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代价解救人质、制服劫持者的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谈判专家。谈判过程中要遵循基本原则,注重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谋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劫持人质案件的类型、围控格局与力量配置的论述,以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从宏观上全面科学地提出了缉捕劫持人质犯罪分子的种种谋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公开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具有实时性、紧迫性之特点,处置过程和军事指挥作战的过程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处置公开劫持人质案件时也应建立战时指挥系统及社会后勤保障。在战时指挥系统中,首先要解决由谁来指挥和怎样协调作战这两个问题,其次要建立由领导决策层、作战指挥层、具体执行层构成的战时指挥系统。在社会后勤保障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现代通讯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保障、社会服务和专业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中劫持者心理变化的分析发现 ,在劫持人质过程中 ,劫持者的心理变化规律经历三个阶段 :紧张敏感阶段、理智清醒阶段和寻求解决阶段。在实际工作中 ,只有掌握劫持者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具有风险大、难度大、战机性强、策略性强、指挥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暴力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综合课题,需要在很多相关方面进行认真研究。为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伤亡代价解救人质、制伏犯罪嫌疑人的处置效果,处置现场的指挥员必须灵活运用策略,以政策攻心和武力打击等手段,瓦解、制伏或击毙犯罪嫌疑人,营救人质。既要对劫持分子实施捕歼,又要确保人质不受伤害。这类案件的案情发展及其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注意很好地掌握这个特点,控制住案情的发展,及时捕捉战机,果断采取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工作效果和案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持爆炸物劫持人质案件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本文对劫持者的心理动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置原则和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劫持人质案件中,人质和劫持者的心理变化往往会决定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和采取的相应措施。谈判是有效降低事件危险的方法,可使劫持事件从激烈、极端逐步走向稳定直至妥善解决,达到警务处置行动"最小伤害,最大效益"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掌握和分析劫持者和人质的心理活动,可以为下一步的处置行动的战术战法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确保妥善处置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树立警察权威和打击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0.
公开对峙型劫持人质案件由于危害大、影响恶劣,其处置结果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处置这类案件中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全面评估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慎用武力原则。针对不同的案件应采用相应的处置方法和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