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比克湾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海岸,距离首都马尼拉约80公里。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美国驻远东的海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比克海军基地成了美军在太平洋第七舰队的重要维修中心、后勤基地和补给站,也是美国在本土以外舰只人员的最大休闲和娱乐中心。根据经1966年修订的美菲军事基地协定,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租借年限从99年缩短为25年,截止日期为1991年9月14日。1991年9月,菲律宾参议院否决了关于  相似文献   

2.
双方同意,当两国武装部队相互认为出现对于双方均为有利的情况时,菲律宾武装部队可以使用美国基地,美国武装部队可以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近期对外政策透视曹云华从1992年上台至今,拉莫斯担任菲律宾总统已有差不多4年的时间。这4年是菲律宾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4年时间里,拉莫斯政府对菲律宾的内外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通过这些调整,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在外交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菲律宾军管法的态度与政策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美国政府对军管法持默许态度,并且继续援助马科斯独裁政权.美国政府对菲律宾军管法采取默许态度并非美国国内各方的一致认可,而是商会、 国会及政府三方折冲的结果.经济利益、 军事基地的重要性和美国战略的调整,构成了美国对军管法认可的主要因素,因而,在马科斯独裁统治下,美国并未放松对菲律宾的各种援助,只是对其援助方式进行了调整.美国对菲律宾军管法的态度,显示出冷战时期现实主义政策下美国对民主输出的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5.
美西战争后,美国内部对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确定曾产生意见分歧,1898年巴黎和约最终确立了美国对菲律宾的领土政策,即将整个菲律宾群岛纳入美国统治体系。1930年形成的菲律宾条约界限正式确立了美属菲律宾的领土范围。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菲律宾领土政策上的实践表明,美国不仅致力于依据条约规定适时调整圈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巴黎和约线,而且严格遵守有关和约中关于领土界限的规定。美方的这一行动最终奠定了菲律宾独立之后国家的领土界限。  相似文献   

6.
(一) 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有其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之一,是在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美菲自由贸易政策,使美国工业品得以向菲律宾倾销,而菲律宾的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麻、烟草、椰干、糖等也可以运销美国。为了促进这种对美国  相似文献   

7.
从马科斯统治下的电信业看菲律宾与美国的依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科斯统治时期 ,菲律宾依靠世界银行的资助大力发展电信业。但是发展后的电信业只是加强了菲律宾跨国传播的能力 ,而并没有解决人们对电信业的基本需要。同时 ,世界银行的贷款导致菲律宾在政治和经济对美国的依赖。本文试图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探讨这种依附关系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战后菲中关系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60年代中期之前为冷淡和僵持阶段;马科斯执政时期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并有所发展;1986年以后,菲律宾注重对华经济外交,但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分歧。在第一个时期,菲律宾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与泰国当时的外交路线相似,即受制于冷战的形势和亲美反共的总战略。在积极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把对美关系作为菲律宾对外政策支柱的同时,菲律宾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而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在朝鲜战争、东南亚条约组织等问题上积极支持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在处理双边事务方面,菲律宾政府严格限制中国大陆的移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面临着殖民主义时代遗留的经济结构需根本改造的任务,在解决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菲律宾独立的头几年开始,进口就有其极重要作用。进口是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多种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重要的、又是唯一的来源。进口对国民总产值的比率说明,它在菲律宾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长。这一比率从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十三点三,增加到一九七七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八。 整个战后时期,菲律宾的进口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这是外汇稀缺和必须保护当地工业  相似文献   

11.
1.美国市場对菲律宾对外貿易的作用菲律宾主要是同几个工业发达的大国进行貿易的。在菲律宾的对外貿易額中,美国、日本和西德的份额几占4/5(参閱附表)。正如殖民地时期一样,目前美国在菲律宾的对  相似文献   

12.
续第5期)(二)美国统治时期(1898—1946年)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标榜“民治”、“法治”,消除了此前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人的横征暴敛,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随时施加威胁的现象,因而华人不再遭受西治时期的法定的任意掠夺和种种限制[27]。他们在群岛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新殖民主义,促使菲律宾民族主义表现出抗衡、合作或拒绝的回应.二者的互动在殖民地时期的菲律宾产生了一系列后果.文章就此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菲律宾对外政策中,对美国和对东盟的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这其中,美国对菲律宾东盟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考察了菲律宾建国以来,在其制定和实施对东南亚(东盟成立前)/东盟政策时,美国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同时期的菲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五·八”选举后菲律宾主要对外关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沈红芳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的乙抄民斗联盟党在1995年5月8日的参议院中期选举中获胜,对菲律宾主要对外关系产生较大影响。菲美关系结束了自马科斯中后期以来长达约20年的“离心”现象,步入迅速全面的修复时期...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后,菲律宾以低汇率促进经济复苏,之后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国际油价持续飙升以及菲不安定的国内因素,比索一路走低.在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和菲经济改革形成良好预期的带动下,比索在2006年表现出强烈的反弹,其后便升势不断.近期全球性金融危机摧毁了菲律宾的美好前景,美国经济不振影响菲对外出口是菲律宾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菲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高通胀、高失业率、高贫困率都将促使比索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呈现跌势.  相似文献   

17.
韩国航空中心建设基地的确定,标志着韩国将进入全面自主地开发宇宙航空业的时代。自1992年以来,韩国共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1号韩国之星、科学实验卫星2号韩国之星、科学实验卫星3号韩国之星、通信卫星无穷花1号、通信卫星无穷花2号、通信卫星无穷花3号和观测卫星阿里郎1号等7枚人造卫星。但是,这些卫星都是借助于美国、印度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火箭发射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所曾分别在1993年成功地发射了单节式试验火箭,在1998年成功地发射了双节式试验火箭。但由于没有用于和平目的的火箭发射基地,只好利用70年代…  相似文献   

18.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9.
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将菲律宾视为一个坚定的盟友,再次发现了菲律宾在反恐战争中的战略价值,菲美以反恐为契机开展了密切的安全合作。2004年7月菲律宾因人质事件提前从伊拉克战场撤军之后,菲美安全合作遭受重创,但随后又有所恢复。这一时期菲律宾在中美之间奉行"大国平衡"外交,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并发展与中国的安全和防务合作,但是中菲之间的外交与安全合作关系未能动摇美国在菲律宾安全合作中的地位。与菲律宾的反恐合作只是菲美安全合作的一个方面,美国更重视发挥菲律宾在其全球军力部署中前沿阵地和安全合作站点的作用,美国的这一意图也反映在2014年菲美《加强防御合作框架协定》之中。  相似文献   

20.
1898年美西战爭以后,美国一直是菲律宾的主宰者,侭管菲律宾于1946年形式上取得政治独立,可是美菲之間的不平等条約仍然在各个方面控制着菲律宾,严重地阻碍着菲律宾經济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对菲律宾輸往美国的商品增訂了20%的稅率,而且所謂“美菲貿易协定”于1974年期滿以后,菲律宾將受到美国进一步的剝削。因此,本文作者在忧心忡忡地看到这种晦暗前景的同时,他搜竭枯腸地对菲律宾政府献策,要为菲律宾产品別謀出路。他把視綫轉向跟菲律宾有着一些貿易关系的西歐国家,对它們吸收菲律宾商品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且认为,只要菲律宾改善产品貭量、降低成本,菲律宾产品的出口市塲將会扩大。他向政府建議侭快实行促进出口貿易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然而,本文作者对西歐国家的幻想迟早总要破灭,因为,无論西歐国家也好,美国也好,它們剝削不发达国家的本貭是同一的。它們决不会施捨給不发达国家以任何利益。 本文仅供研究菲律宾經济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