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国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什叶派迅速崛起,逊尼派地位骤降,双方矛盾和权益争斗日趋激烈。2004年10月,约旦籍的阿布·穆萨布·扎卡维在伊建立了激进反美组织——伊拉克“基地”组织(AQI),广泛招募“圣战者”,为其所用。在这批人中,数外籍“圣战者”作战经验丰富,向AQI提供大量资金,并构成伊自杀式袭击主体。他们不断掀起恐怖袭击浪潮,使伊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局势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教派问题主要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这一矛盾的生成有深厚的历史背景、英国殖民主义的插手,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在实践进程中的行动理念格格不入等因素。萨达姆的复兴党政权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使教派矛盾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使伊拉克长期受压抑的教派矛盾得以释放,成为国家整合的结构性难题,其结果总是催生政治分裂危机和伊拉克内战趋向的显现。解决伊拉克教派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重建之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家重建工作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几年来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力量为争夺权力进行了激烈而复杂的斗争,曾经作为伊拉克传统政治主导力量的逊尼派承受着政治边缘化的厄运,反抗也最为强烈.因此,只有妥善处理逊尼派的政治要求,才能实现三大力量的权力分配和制衡,缓解教派矛盾,使重建工作早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4.
李鹏涛 《西亚非洲》2007,25(2):61-65
yh穆罕默德.巴基.萨德尔(约1935~1980年)是伊拉克什叶派的宗教和政治领袖,伊斯兰召唤党的创始人和最高教法学家,被称为“伊拉克的霍梅尼”。面对世俗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巨大冲击,萨德尔主张政治行动主义,反对伊斯兰教继续保持政治沉默和无为状态。他撰写了大量著作,对什叶派宗教理论作出了巨大创新:首先,他不仅设想了理想的伊斯兰国家制度———纯正的伊斯兰国家与教法学家统治的结合,而且第一个勾勒出了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的蓝图;其次,他第一个以伊斯兰法为基础描绘出什叶派“伊斯兰经济学”的宏大体系。①萨德尔对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尤其…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大选于2005年1月31日举行。2月13日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大选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领导人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约48%的选票,得票数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库尔德政党联盟,得票率超过25%;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民族和谐组织的得票率接近14%,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6.
持续30多天的黎以冲突将中东拖入了20年来最动荡和最严峻的局面,使“9·11”事件以来不断蓄积酝酿的多种矛盾更加充分地显露,也使中东地区形势发展的一些新特点由此变得更加明朗,而这些特点的进一步演化将初步形成中东新的地区格局。一、什叶派穆斯林地带崛起效应凸显,伊朗在中东地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升“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战略行动是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扶植建立新的民主政权。这个行动最直接的结果则是长期被统治的什叶派穆斯林作为伊拉克多数派在2005年12月通过民主选举正式上台执政,进而使中…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2日,伊拉克总统贾拉尔·塔拉巴尼①批准议会最大政党联盟———什叶派团结联盟对贾瓦德·马利基的总理提名,打破了2005年12月伊议会成立以来长达4月之久的政治僵局。马利基是伊战后的首届正式政府总理,任期4年,②他临危受命,素以政治强硬著称,获得伊各方及美国的欢迎和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对其国家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伊拉克新政府的产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基础。伊拉克战后国家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关国的主导下,什叶派登上了国家最高统治舞台,从而使伊拉克社会统治基础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萨达姆政府的倒台破坏了国家统一的政治格局,释放了分裂的空间,从而造成国家新的政治统一格局难以建立起来。伊拉克战争催生了社会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的统治阶级和阶层,即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成为了新兴的领导阶层,这个新阶层与旧阶层的矛盾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17日,伊拉克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逾百人伤亡。2月18日,“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伊斯兰国”宣称对此负责。目前,伊拉克马利基总理领导的什叶派政府与逊尼派、库尔德族等教派纷争激烈,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凸显,伊朗等外部势力对伊拉克负面影响持续,“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等极端势力重趋活跃。但是,伊拉克马利基政府仍控制着国内军警力量,伊拉克未来局势尚不致失控。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什叶派政治家海德尔·阿巴迪(Haider al-Abadi)出任伊拉克新总理.上任一年多来,阿巴迪殚精竭虑,励精图志,取得一定政绩,但由于伊拉克积弊已久、政争激烈,以及“伊斯兰国”肆虐并受油价大跌冲击,伊拉克整体形势并未出现大的改观.2015年8月,阿巴迪在上台一年之际宣布启动激进的政治改革,引发国内强烈反响.本文结合伊拉克当前政治经济形势,试图对阿巴迪政改的内容、背景、实施情况以及未来走向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