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26日,“夜郎历史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座谈会”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召开。来自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县市科研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夜郎文化的研究方法,夜郎文化的地域、主体民族,古夜郎品牌与创意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模式"的历史背景、主要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和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凸显了"中国模式"研究的初始性特征。正因为如此,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安队伍的建设已经进入公安精神文化建设的阶段,不少省份的公安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本地的公安精神。精神是一个哲学和文化学范畴内的问题,考察公安精神必须以哲学和文化学的宏观视角为切入点。公安精神外在表现为公安民警的群体人格,从内在来讲又是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是依据“华盛顿共识”所确立的基本框架进行的,采取的是一种激进式改革的转轨方式,认为“不能分两次跨越一个深渊,”但是却在转轨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相比于东欧诸国,中国式的渐进改革却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也保持了稳定。对此,牛津大学彼德·诺兰教授(Nolan,1993)将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功认为是有待破解的“中国之谜”。有关“中国之谜”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的热点,本文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种观点加以梳理。一、从增量改革的视角分…  相似文献   

5.
深深植根于富州大地的壮族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积淀厚重、特色鲜明的“那”文化形态(“那”为壮语水田或稻田之意),具有柔美多情、风情万种、婀娜动人和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特点,被壮史学家称为百越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国家活动和政治行为的社会科学对这一课题开展了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并产生出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此,围绕研究现状、主要学术观点、研究基本评价三个方面,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政治学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进行评述,总结既有研究特点,阐述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的内涵、意义、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实践路径的观点,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拓展研究的理论深度、重视研究的前瞻性、丰富研究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2015年全面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以来,“第一书记”是活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在加强基层组织、助力精准扶贫、推动精准脱贫、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建立“第一书记”扶贫长效机制事关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的精准实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最终完成。因此,全面分析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的概念和相关政策,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主体角度和制度角度梳理学界有关“第一书记”扶贫长效机制的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就未来研究角度进行展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价值信仰和理想信念层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国梦进行文化解读,为其寻求文化精神的支撑,是构建、丰富中国梦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追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追梦之旅,可以看出中国梦的前世今生一脉相承,内具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底色、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为中国梦提供了文化源泉。中国梦蕴含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文化寄托,是民族文化自觉复兴,民族自信不断恢复的体现。归根结底,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也是塑造和构建中国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 24日、25日由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文化·改革·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行政学院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多位学者与国内学者共40多人,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发展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并取得了重要共识.一、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以儒家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当前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继承保护传统文化既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时刻关注着此问题。国内学术界也对日本与一带一路的相关问题多有关注,成果迭出,如日本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分析与反应,一带一路战略与日本相关战略的比较,日本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或启示等几方面,通过梳理总结日本与一带一路的相关问题研究,也能从外国更好地全面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新篇章,究其原因就在于统一战线思想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在思维逻辑、伦理精神和价值导向上都契合于中华文化的精髓。新时代在大统战大文化双重视角下,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文化认同增进政治共识,已成为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壮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诞生,然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止于知而疏于行或只“知”而不“行”或以“说”替代“做”的“知行不一”的通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由“知”到“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今天,人们一般将九三学社的历史追溯到1944年底由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在重庆发起的民主科学座谈会阶段,并将民主科学座谈会认定为九三学社前身。然而,多年以来,此说法仍有争议,焦点在于民主科学座谈会是否存在。该文通过对诸多文献的梳理和考证后认为:座谈会存在是个事实。抗战胜利后,座谈会正式得名为九三座谈会。然而,九三座谈会因为存在时间短,在九三学社社史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实际上,九三座谈会对九三学社的创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6月5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召开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座谈会,以此纪念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5周年。中共中央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出席并讲话。叶小文充分肯定了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建院以来为促进上海统战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说,55年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形成了具有统战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是地方社院杰出的排头兵。杰出社院必有一批杰出校友、优秀教师为基础,必有一批办得很好的基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军事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对军队建设起着多方面积极的作用。建设先进的军事文化学 ,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进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重点应放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26日至27日,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大新县委、县政府和人事天地杂志社在大新县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庞汉生、大新县委书记雷永达等领导莅临会场作重要讲话.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炳忠研究员、副会长江建文、陈学璞、张利群等教授分别主持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社科联、广西社科院、广西人才资源研究所,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广西管理科学研究会、广西人才学会、人事天地杂志社,  相似文献   

17.
"联合文化"是区别于联合作战联合机制、指挥体制、平台建设等因素的重要概念。研究"联合文化"的缘起、历史和现状,归纳总结国内"联合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文化"、解决制约联合作战向高水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联合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必须在正视其意义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予以批判和继承,特别是要加强与我军军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有机结合;"联合文化"作为一种军事文化,必须在紧密结合军事特性的基础上,用文化学和军事文化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准确的概念界定;"联合文化"作为一种职业文化,只有实现与军人成长的有机结合才能显示其强大的力量,因此必须研究"如何发挥联合文化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一项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结合的机制或途径等问题,大家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公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的"公安文化"必将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公安院校承载着最主要的公安教育功能,在公安教育中,"公安文化"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现状影响和制约着公安院校自身的发展,进而也会影响到整个公安工作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公安院校大力开展"公安文化"教育实属必然和必须。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低保概念的建构与相关工程的全面推进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文化低保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应从组织、资金、模式、方式、制度、资源等多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