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十一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应邀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徐悲鸿艺术大展。展览盛况空前,据报道:这是历来画展从未有过的场面。悲鸿先生的画,悲鸿先生的品格,使他在谢世四十五年后还能赢得这么多人的怀念、尊敬。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到一篇谈周总理批评艺术的文章,不由得更加崇敬和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同时联想到当今在批评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于是写此短文,但愿能给处干各个不同领导和管理岗位上的同志一点启发。周总理对下属一贯是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即使在批评方面,也如春风化雨,令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周总理批评同志,概括起来一是入情入理,循循善诱。抗日战争时期,周总理在重庆经常利用郭沫若的寓所会晤政治上支持同情共产党的友人。一天他拟了一份名单,叫助手发请柬,结果聚会时一位客人没来,一查发现是请柬发漏了。周总理说,一人向隅…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先后离开了我们,可是他们那熟悉的身影,慈祥的面孔,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他们好像仍然在办公桌上批阅文件,在会客室接待国际朋友,仍然和我们一起谈工作,谈学习,仍然和我们一起在红岩山下散步,一起逗引叶挺将军的女儿叶杨眉和荣高棠同志的儿子小乐天……每当我从梦中醒来,心中就无限惆怅,不得不面对现实,周总理和邓大姐永远回不来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活在孩子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周总理再次秘密接见了马修,马修对周总理提出了“乒乓外交”的建议,周总理当即采纳。基辛格看来是尼克松访华的“开路先锋”,其实“开路先锋”是邓山理和马修。 “你的信在衣帽柜里,”莱瑟姆低声说,“我需要马上得到你的回答。请到盥洗室里去谈”。 在盥洗室分隔间里,马修打开了信封:  相似文献   

5.
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用他的画笔跟祖国人民一起战斗,悲欢与共。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不仅为祖国抗战多次筹募售画的巨款,也为艺术留下无数的辉煌画卷。从1937年11月悲鸿先生任教授...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4,(8):54-54
《鸡羊图》由徐悲鸿1936年9月作于广西。画面上题有“敦吾仁兄惠教悲鸿”。画作的受赠人易敦吾早年任梧州医院院长,与徐悲鸿过从甚密。因易敦吾生肖属羊,其妻陈竹筠生肖属鸡,故徐悲鸿以“鸡羊相伴”为题专门作画相赠。  相似文献   

7.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20多年了,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周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歌颂的一生。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工作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有幸在周总理身边工作20多年,受到周总理的言传身教,很多事情使我终身难忘。这里我介绍一部分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周总理的生活是很简朴的。他考虑到我们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9,(1):4-7
极其不平凡的2008年过去了,那大喜大悲的日子仍历历在目;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009年到来了,人们期待着,满怀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省桃花源天然艺术博物馆里,有一位叫丁明的24岁聋哑青年画家,曾被破格录取为中央美院悲鸿画室研究生,被誉为中国的梵高、毕加索。在他的画室里珍藏着一幅珍贵的作品《父亲》,这幅作品浓缩了他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戴,也记录了24年来沐浴在父爱的阳光里,苦苦求索的艰辛足迹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降半旗致哀忽报擎天一柱摧,噩耗传来万民悲!1976年1月8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去世的消息飞快传遍全世界。联合国总部决定以最高礼遇为这位鞠躬尽瘁、操劳国事达26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杰出的外交家降半旗以表示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11.
刘政 《辽宁人大》2008,(9):30-30
周总理非常重视代表提出的议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对政府工作提出议案39件。国务院责成各有关部门进行了办理。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候,周总理专门将39件议案的办理情况向会议提交了报告,并表示此后,继续坚持这样做。周总理认为,代表经过讨论产生一些议案、意见和建议,可以使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够调动起来,推动和改进政府工作。为此,他在国务院第三十三次会上说,国务院应该组织一个小组,专门督促检查代表议案处理情况:各部门对于代表议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周总理对人大代表很尊重。  相似文献   

12.
祖言 《今日浙江》2011,(5):40-40
心态,简单来说,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情绪、情感反映。在得与失、安与危、荣与辱、进与退等各种情况面前,有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宁静超然;有的人“得则大喜、失则大悲”,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13.
词三首     
1962年,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年届67岁的大科学家茅以升见周总理到会,便又一次提出自己要求入党的志愿。周总理当着许多科学家的面,紧握住茅以升的双手,热诚地说:“茅以升同志,你留在党外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你的老朋友、学生在海外有不少,你作为一位有声望的民主人士,联系、团结他们更方便。”会议期间,茅以升就住在海滨招待所。他一遍遍回味着周总理的嘱咐,他觉得周总理和党外知识分子的亲密关系,就像阳光照耀下的一碧万顷的大海那么宁静、平和。此后几十年,茅以升就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留在党外。他认为,周总理高瞻远瞩,是从祖国统一的大局来考虑问题的,自己就当个“党外布尔什维克”吧,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很光荣!  相似文献   

14.
<正>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曾感慨道:"接触过孙多慈的人,都说她人品好,后来为她的老师悲鸿戴了三年孝。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就是有情人未成眷属。"出生安庆的孙多慈,清丽、温婉、乖巧,她18岁时来到南京中央大学,作为艺术系旁听生,成了徐悲鸿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汪维宏 《群众》2011,(11):85-85
“失意忘形”是一种自轻自贱,也可以说是自暴自弃的行为。得意之时,莫过喜;失意之时,莫过悲,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不卑不亢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贫贱不能移”比“富贵不能淫”更难做到,能够受得了寂寞与平淡,才是真正的修养到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范仲淹先生对待得意和失意的淡然态度。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足迹遍河北王文仝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的百年诞辰。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他那高大的形象,慈祥的面容,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长期在河北省从事公安工作。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多次到河北视察,河北的城市、乡村、山区...  相似文献   

17.
李向前 《新东方》2000,(2):32-34
谁最终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的“接班人”?这在60年代初中期,是西方政治家们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熊向晖先生《毛泽东向蒙哥马利谈“继承人”》一文,真实地披露了毛泽东与蒙帅之间的交谈,以及双方对这一问题的带有谋略的考虑。这刚好说明了西方大国此时的一种动态。  相似文献   

18.
王理 《人民公安》2008,(18):48-51
一日,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故宫参观。在贵宾休息室里,周总理发现室内还是通过烧煤的火炉供暖。他望着点点火星忧心地说:“已经建国几年了,为什么故宫供暖还这么原始?”  相似文献   

19.
他从黄继光的故乡四川中江走来,带着英雄的豪迈气概,建功古城西安;他胸怀爱心、倾情慈善,首先用个人名义,成立了同心光彩慈善基金会;他崇尚生态和谐,致力环保事业,与跨国集团“沃斯坦”签订了节能环保合资公司;他扎根西部、放眼世界,先后涉足机电科技、信息技术、房产开发、跨国合作贸易等领域,在三秦大地上,书写了亿杰的鸿鹊之志。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邱启明近几年来,我们湖北省云梦县委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了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即干部取得成绩受到奖励时必谈;遇到困难经受挫折时必谈;变动工作时必谈;受处分时必谈;发现思想、作风、纪律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