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是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要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正确认识宗教具有的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宗教,关键要思考和回答宗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宗教是消极力量还是积极力量,宗教是冲突因素还是和谐因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从产生基础、活动方式、价值目标,还是从终极关怀来看,宗教与政治是两个相差较远的领域。但在全球化时代,宗教现象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却趋于复杂化。由于宗教问题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民族性和国际性,使得宗教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敏感性,在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宗教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宗教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增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方面具有双重的功能。在新时代的中国,只有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采取正确的宗教方针政策与科学合理的路径方法,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才能使宗教在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之中谱写出绚丽多姿的璀璨华章。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新疆宗教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影响新疆宗教和谐的因素极其复杂:部分党员干部对宗教的认识不到位、宗教队伍(包括宗教管理人员和宗教人士)整体素质偏低、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措施的有效性和前瞻性的欠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族际关系不够和谐、媒体传播方面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5.
试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几种主要宗教 ,各自都有不少的信教群众。如何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不可漠视和回避的课题。回顾建国初期中共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 ,总结建国初期中共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 ,对于 2 1世纪中国宗教问题的处理 ,富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一初略探讨。一、宗教是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处理宗教问题的关键是切实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 ,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它和任何事物一样 ,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王仕国 《求实》2003,3(12):26-28
宗教的世俗化是全球化进程引起的变化之一 ,这是宗教遭遇社会物质力量冲击的无奈选择 ,也使宗教在当今社会有了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个我的特点。宗教的世俗化不会使宗教走向自然消亡 :新的社会异己力量的产生 ,人的内在需要 ,现代化的影响和宗教自身的多元存在都给宗教的未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深刻地回答了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我们做好宗教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祖国统一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流行与并存的边疆地区,宗教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特殊力量.当前,新疆宗教主要通过无形的意识形态形式和有形的宗教组织和宗教行为两个路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和作用于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其影响范式具有多重结构.  相似文献   

10.
曾强 《实践》2005,(7):15-16
我国的宗教工 作是党和国家的重 要工作,其任务是认 真贯彻执行党和国 家的宗教方针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正确解决宗教矛盾, 使宗教组织和宗教 信仰者和其他社会 力量团结一致,共同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 团结,共同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也 就是说,宗教工作的 目的是使信仰宗教  相似文献   

11.
卢晶 《世纪桥》2010,(1):68-69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从其产生时起,就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东西方宗教文化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宗教在道德与承担的分别。而当科学倡明的今天,宗教应当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社会宗教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只有认真分析与把握当今社会宗教现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才能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 ,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几十年宗教工作的深刻总结 ,是解决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大政方针和根本出路 ,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和新发展。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上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一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宗教是人类早期人们在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下产生的一种消极厌世的意识。在庞大而复杂的人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10年度"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对转型社会的宗教参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宗教参与大致可以分为组织型参与和物质型参与。部分人口学因素、宗教信仰因素,以及以工作状况、阶层变动、社会评价、社会风险等为代表的社会经济转型因素均对宗教参与有着特定的影响。文章认为,通过分析宗教参与及其发生机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社会日渐兴起的"宗教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似乎已成定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宗教与科学看成是绝对对立的两极,认为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宗教必然阻碍科学的发展,而科学越发展宗教就越难以立足,最终将导致宗教的消亡.然而,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宗教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它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信仰各种宗教,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教徒的比例略有上升),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足以有理由让人们重新反思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宗教与科学的发展史,还是它们的社会根源,社会功能来看宗教与科学都不是绝对对立的.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民族城市,在近百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谐共存的历史现象。这一和谐共存局面的形成,有其社会政治文化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宗教与法治的关系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之一,也是各国和地区法学、政治学、宗教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有信仰,现代国家离不开法律。国家要处理好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就必须完善宗教立法、依法管理宗教、发挥宗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本期两篇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特别是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充分认识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从不同的侧面对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或高屋建瓴,或阐幽发微,或政策建言,均主张将法律的社会治理同宗教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实现古老的宗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并不是马克思对宗教下的定义,马克思只是把宗教比作不能治病的镇痛剂。鸦片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一种使用较普遍的止痛药,它与中国人民所痛恨的,作为毒品的鸦片烟是不同的。有的同志说,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这里“压迫”应当指两种“异已力量”,即自然力量与阶级社会的压迫,但主要是阶级压迫,即宗教存在的阶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宗教与法治的关系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之一,也是各国和地区法学、政治学、宗教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有信仰,现代国家离不开法律。国家要处理好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就必须完善宗教立法、依法管理宗教、发挥宗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本期两篇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特别是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充分认识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从不同的侧面对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或高屋建瓴,或阐幽发微,或政策建言,均主张将法律的社会治理同宗教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实现古老的宗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限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利用宗教的某些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起源及其功能,正确分析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