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阿巴嘎旗紧紧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目标,从草原文化共性中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浓郁、历史底蕴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以文化品牌化为推手,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打造出地域特色鲜明、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同时,随着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旅游、物流、餐饮、住宿、民族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牧民增收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对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的宝贵资源 ,是云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能够在西部乃至全国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繁荣的时期 ,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邢易 《创造》2013,(5):54-55
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已经走过十七个年头,其历程与云南民族的历史一样独特而多样,能对现在和将来的人们思考生命、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提供启迪与帮助.但由于缺少话语能力,长期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各种对话中处于弱势地位,很多东西逐渐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日渐富裕,人民的有效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发展成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一些地方借助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震撼了云南各界,云南民族文化的巨大产业潜力逐渐受到关注.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1996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文化立省、科教兴滇、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让文化融入经济,把民族文化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云南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强省"为目标的民族文化大建设战略,并领导全省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实现目标,省里和各州、市、县也纷纷制定规划、纲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深化相关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建设.2008年4月,省里又在民族文化建设规模达到大省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五年来云南一直按这一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4.
马尚云 《政策》2012,(10):72-74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具有悠久灿烂的巴土民族文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将抢抓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文明湖北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文化先导战略,致力打造中国文化强县。通过深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的情况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6.
红河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848km,是祖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州府所在地蒙自县文澜镇距省府昆明市284km。红河州辖个旧、开远、屏边、金平、河口、元阳、红河、石屏、建水、蒙自、弥勒、泸西等13个市县142个乡镇1180个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用新的文化发展观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在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战略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创新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观.民族地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统筹协调、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规划先行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合作相统一、实施品牌战略与重大项目带动相结合的原则。而强化组织领导,出台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广西文化产业品牌;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的融合是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  相似文献   

10.
《思想工作》2008,(11):14-14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其中蒙古族占30%。全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与改革,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绿色乌审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助推绿色乌审走上了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彭惠 《今日民族》2014,(5):56-56
<正>1.发挥党政机关引领民族文化建设、服务民族文化建设的强大核心作用,把民族文化繁荣示范建设引领到核心和中心地带来。城镇发展建设对整个社会具有中心、核心的引领、带动功能。众所周知,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大多都保留于偏僻边远地带,然而民族文化繁荣示范的建设不能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文化产业工作赋予了很多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紧紧抓住文化产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章剑华 《群众》2011,(3):47-49
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虽然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离支柱产业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随着“两个率先”的不断推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从更高水平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江苏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山东省平阴县抓住发展契机,及时梳理县域文化资源,并积极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布局.本文作者基于该县的文化强县建设实际,从文化产业品牌、项目、文化影响力及文化保障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全省各族群众福祉的希望所在,是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基础所在。尤其是桥头堡建设更引人注目、令人振奋,这是中央和中央领导对云南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分析了贵州民族传统文化,指出其必须整合调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刘玉珠 《人民论坛》2011,(11):11-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文化产业工作赋予了很多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紧紧抓住文化产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的重要意义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和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年,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党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集中精力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这样的形势下,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省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法制宣传鄂西行活动,是促进我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