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未来的安防市场将由产品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安防服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那么,目前安防行业服务形态如何?未来安防行业服务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城镇化发展提速、"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平安城市"深度应用、民用安防市场逐渐升温的形势下,安防行业转型及行业融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市场需求和市场形态也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并且,随着家庭对安防的重视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安防产业出现转型风潮。云服务是转型方向,并且,云平台在安防应用中已成为一种趋势。未来,云平台将是安防企业竞争焦点。  相似文献   

3.
段婷 《刑警与科技》2013,(16):130-131
<正>安防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安防行业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防行业不仅包括产品生产、工程施工、保障服务等一系列的内容,其中产品生产已从"中国制造"走到了"中国创造",产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各种样式、各种系统的高新安防产品问世,并已经纷纷走出国门。深圳市华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时代")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大浪  相似文献   

4.
曾红云 《刑警与科技》2013,(11):118-120
<正>纵观当前安防市场,高清监控毫无疑问成了安防市场的"主角",高清监控发展正当其时。今后,高清监控市场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高清监控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安防行业公认2010年是"高清元年",主流安防厂家纷纷推出了高清系列产品,高清产品也成为全国各地安防行业展会的"新宠"。2013年随着高清技术的持续发展,从前端采集的130万、  相似文献   

5.
<正>2003年,天地伟业率先转型,将企业定位于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到2008年,几乎所有一线安防企业,都纷纷转型为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次转型影响之大、之深前所未有。经过几年的发展,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成为安防行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现在已经发展为全球重要的安防产品生产制造中心之一。中国安防行业不乏产值较大的知名企业,全球锁、金锁、利盾、神鹰等拥有大规模生产流水线的报警服务企业比比皆是。我国安防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从安防行业市场规模来看,从2007年的14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300多亿元。而国内报警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安防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和安防行业一样,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安防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呈现业“IT化”趋势,4G时代到来,民用安防市场发展具备基础,安防企业转型互联网公司,政府投资有望提速,集成商迎来新的做大做强机遇。 盘点近几年的IT领域热门词汇: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云存储、云服务等,几乎贯穿到所有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推广、解决方案和系统规划中。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家居、安防、商业等各行业都联合了起来,形成了“大数据——通路——终端”的新模式。与此同时,IT、物联网、家电等行业厂商跨界进入安防行业,与传统安防企业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8.
黄玉磊 《刑警与科技》2013,(10):187-189
<正>随着高清和智能化需求的急速发展,安防行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作为数字化安防产品的核心,安防芯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安防芯片的发展也反过来决定了安防产业未来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据了解,某芯片企业用于入门级市场DVR的芯片在2012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9.
安防行业是目前资本看好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过去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也出现了其他行业产品利润趋薄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安防行业依然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也越大,安防行业产品的特性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转型.  相似文献   

10.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6):100-107
从国外的安防市场来看,安防运营服务已经成为安防市场最大的组成主体之一,年均增长率8%左右。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中国安防行业的产业规模要翻一番,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其中安防运营及各类服务业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2015年,国内安防运营的总产值将接近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赵倩 《刑警与科技》2013,(12):94-95
<正>国内民用安防市场一直不温不火,那是否就意味着民用安防在国内就没有市场,或者说很难继续走下去呢?其实不然,民用安防市场不温不火不是因为它没有市场,而是市场的契机尚未到来,同时各个企业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未形成一系列的针对民用安防市场的产品、渠道及服务等机制。所谓的市场契机,不仅仅是行业发展的现状,也包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行业发展来讲,安防行业的起点就在专业市场,这与安防产品的使用特  相似文献   

12.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8,(21):36-51
当很多企业还在为安防市场的冬天是否已经来临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你可曾感觉到安防行业已迎来了风风雨雨的30年历程。目前,而立之年的安防行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第一应用。到2008年8月止,中国安防企业数量已达1.8万多家,年生产上万品种安防产品达到近10亿个,包括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在内的年产值近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谭玮 《刑警与科技》2008,(12):132-133
民用,这个绝大多数行业开拓市场的"葵花宝典",近年来在安防行业被频频提及。商品一旦民用化,就意味着面临一个庞大的市场,犹如进入桃花源山重水复之际,柳暗花明,前景豁然开朗。在发达国家,普通居民早已经成为安防消费市场的"生力军"。而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至今只展露冰山一角,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安防产品知之较少,甚至带有些神秘色彩。从市场属性来看,安防产品属于终端产品,但它又不同于家电等产品。安防产品的消费,明显带有集体消费的特点,即使是那些进入寻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把安防市场的竞争和发展比作一部电影,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之前,这部电影的结尾已经基本没有悬念。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整个影片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么,面对庞大的AI安防市场,如何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切下更多的市场蛋糕?人工智能对安防产业来说,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给安防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AI+安防,成为驱动安防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这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那么,面对庞大的"A I+安防"市场,2万多家安防企业如何分羹?如何掘金?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化能影响安防行业的发展,这是笔者在涉足这个行业时十分明确的信息,为此,我们企业产品都基于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定制。在现阶段讨论安防智能化的问题,笔者认为"正当时"。对于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商来说,高清已然是安防监控工程发展的趋势,不做高清就等于主动放弃未来巨大的市场。对于安防监控工程领域来说,智能化其实已经  相似文献   

16.
<正>以深圳为核心的经济辐射效应,使得华南安防不但成为我国安防"发源地",并逐步在中国安防商海中确立了其"主战场"的地位。在深圳经济的带动下,整个华南区的安防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从产品的外包装、产品配件、研发到生产等各个环节一应俱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物流和国际贸易配套能力甚至是另外两大安防市场(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无法比拟的。如今的深圳与广州遥相呼应,已经形成一个产业互补优势链,再加上福建、海南和广东其他城市(如珠海、中山、东莞、佛山等),已然形成独具特色的安防产业区域。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安防行业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安防企业迎来了巨大前景的市场,对于安防企业而言,目前的形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圳的安防企业在中国安防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80年代初,国外的安防产品通过深圳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地市场。深圳可以说是中国安防行业最早的记忆之一。然而进入2014年之后,安防行业发生更多的趋势性的大变迁,深圳企业也走在转型的路上。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深圳的安防企业可谓首当其冲,不少老牌的安防企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变革与创新成为这些企业最关注的话题。可以说,深圳安防企业的变革反映着中国安防行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中国市场的一个新兴行业,安防行业面对进口品牌产品强大的冲击,如何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本土企业如何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呢?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如何去创新,从哪方面去创新,才是关键。近年来,中国安防企业也不断探寻"创新"的路子,大部份国内企业创新只停留在产品,如产品性能、功能、外观设计等,使得现行的安防产品功能、外观让人一看眼花缭乱,但其稳定性却极为有限,其实创新除了产品,还可以是服务的创新、企业战略创新等。这需要企业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创新之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行业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工程与系统集成、报警运营与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朝阳产业,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防市场会不断扩大,需求将更加旺盛,可以预计,“十一五”期间,将成为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华北地区是中国安防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华北安防市场属于安防三大区域中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伴随安防市场的高速发展,华南、华东地区相继崛起后,华北地区成为业内关注的又一焦点。华北地区安防制造企业逐渐壮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起来,形成"集群"优势。因而华北安防企业在抓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丰富监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