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是缅甸当代史上的重要一年,也是缅甸经济发展史上实现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9月上台执政的缅甸军政府,宣布废除1962年以来的“缅甸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开始在缅甸实行——系列的经济改革。从1988年9月到现在,五个半年头过去了,缅甸经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姜永仁 《东南亚》2001,(3):48-52
缅甸传统文化的内容很丰富 ,包括小乘佛教文化、婆罗门教与印度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中国儒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缅甸本土神祗崇拜文化等各种文化 ,经过长期的碰撞与融合 ,最后形成了以小乘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缅甸传统文化。 1988年 9月以来 ,缅甸军政府宣布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以求实现现代化。那么 ,缅甸以佛教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与缅甸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是促进缅甸的现代化进程 ,还是阻碍缅甸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和论述。一、从当代缅甸的发展形势看佛教与缅甸现代化发展进程1…  相似文献   

3.
1993年,我获得机会赴缅甸留学,耳闻目睹了缅甸国内社会、经济的一些发展变化。给我的印象是:缅甸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回国以后,我仍密切注视着缅甸的发展。进入1994年以后,缅甸政府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使缅甸经济持续增长。根据缅甸国家计划和经济发展部1994年6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在1994年3  相似文献   

4.
肖建明  郭平 《东南亚》2013,(1):45-49,93
近年来,缅甸国内的政治体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还有一些变革正在酝酿当中。缅甸政治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些变化,势必会对未来的缅甸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可能会对缅甸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要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变革、经济改革、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的调整,其影响和作用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来,已有十年了.这十年来缅甸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1年,在缅甸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人专政宣告结束,国家政治转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多党制和普选制的规则得以确立并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框架初见雏形。国家政治转型为缅甸乡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领域囊括了乡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缅甸乡村社会在政治转型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但这一重要的课题在学界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通过在缅甸乡村社会中长期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军政府时代之后的缅甸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的变化主要包括村落共同体的裂变、乡村权力结构的转型、村民与国家关系的变迁,等等。概而言之,在过去的10年,缅甸乡村政治生活的主旋律逐渐从"抗争政治"向"派别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98,(3)
8月11日,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缅甸问题课题组一行4人,到省社科院访问,与我所研究人员就缅甸问题进行座谈.在谈到缅甸经济形势时,日本学者认为,当前缅甸经济形势严峻,困难较多.缅甸的外汇储备目前只有2亿多美元,仅供支付一个月的进口.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首都仰光,物价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缅甸吸引的外资减少.缅甸在泰国的几十万劳工因泰国金融危机,本国失业人口增加,而被遣返回国,使缅甸的外汇减少,大批人找不到工作.这些因素使缅甸经济更加困难.但是,缅甸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这次金融危机对缅甸没有直接影响.日本学者认为,缅甸的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主要是政策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缅甸的发展.如果政策正确,缅甸的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8.
云南境外替代发展的问题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芸 《东南亚》2010,(1):58-62
中国云南省特别是与缅甸、老挝相邻的地州很早就开展了境外替代发展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境外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境外缅甸国内局势的变化等客观因素,以及国内一些政策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对可持续性的境外替代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应从境外替代发展跨边界的特殊性角度,结合云南省多年的实践,分析境外替代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性的境外替代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10.
缅甸内政外交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的缅甸形势依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缅甸军政府虽然继续保持了国内局势的基本稳定 ,但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巨大的内外压力 ,前景不容乐观。一、2004年的缅甸政局1988年9月以来 ,军人、民盟和少数民族团体一直是活跃在缅甸政坛的三大力量 ,这三股力量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决定着缅甸未来政局的走向。与近几年的缅甸政局相同的特点是 ,军人与民盟和少数民族团体之间的矛盾在2004年依然没有得到缓和 ;与往年不同的是 ,军人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达到了1988年以来的最高潮。1.军人集团内部矛盾白热化 ,“三驾马车”之一的钦纽及其势力…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0,(1)
1989年的缅甸,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转变时期。20多年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专政已在1988年的大动荡中结束,而多党政治的帷幕要到1990年5月才拉开。在由高级军官组成的治安和建设复兴委员会的统治下,1989年的缅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一、总的政治图景:比过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缅甸发展透出一线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的缅甸形势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缅甸人民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走向民主的曙光 ,军政府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对外关系局部好转 ;忧的是缅甸经济形势严峻 ,社会不稳定加剧 ,对外关系中仍存在“死结”。一、政治上 ,军政府与反对派的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军政府内部斗争朝着有利于打破政治僵局的方向发展 ,但社会问题严重。在世界日趋民主化的浪潮中 ,缅甸如同一片孤舟 ,自1988年以来一直顽强地抗拒着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尽管军人一再强调其无意长期执政 ,但军政府一直拒绝将权力移交给在1990年5月大选中获胜的全国民主联盟 (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缅甸近20年来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认为在缅甸军政府执政的第一个10年(1988—1997)改革力度较大,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改革一度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后才又逐渐恢复推进改革的势头,但制约缅甸改革和发展的一些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社会有所发展,重要农产品、电力生产、石油天然气产量、引进外资、外贸总量、外汇储备总额等都创造了最好的水平或最高记录,但缅甸经济中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失常和宏观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纠正,缅甸积贫积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东南亚最为贫困和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缅甸经济要走上稳健、快速的发展道路,还有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决宏观经济失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丽英 《东南亚》2013,(1):38-44,92,93
2012年缅甸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民选政府在推进国内民主政治、经济改革及民族和解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国内民主状况的改善,为缅甸赢得了西方国家的认可,2012年,缅甸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作为缅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缅间的友好关系还将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急剧变化的十年,其变化势必对21世纪亚太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围绕这十年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一、90年代前期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随着80年代末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受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变化。90年代前期东南亚在政治方面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主导下,“热点”问题基本解决,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冷战结束后,东南亚…  相似文献   

16.
肖彩雅 《东南亚》2011,(2):67-72
中国人移居缅甸历史悠久,尤其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华侨不断地涌入缅甸,缅甸华侨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的变化与19世纪缅甸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随着缅甸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华侨的籍贯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社会组织关系等。在移民与贸易的互动作用下,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网络逐渐形成并成为缅甸华侨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对于缅甸来说,199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实行较为务实的政策,使缅甸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适逢缅甸国防军建军50周年,著名高等学府仰光大学建校75周年,缅甸电影事业75周年,政府为此举办了相应的纪念盛典。此外又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歌舞、音乐、演奏创作比赛,给前进中的缅甸带来了喜庆和欢乐。1995年缅甸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地解决了16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问题,基本实现国内和平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缅甸1948年独立后,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拥有武装,不间断地开展反政府武装斗争。几十年来,反政府武装为维持生计,筹措购买枪支的经费,大都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种植罂粟,提炼毒品,武装贩毒。反政府武装和毒品问题,长期影响着缅甸政局的稳  相似文献   

18.
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性、结构性制约,“建设性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的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对缅甸实行的接触、引导和鼓励对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缅甸1994—1995财政年度的人口统计,缅甸现有人口4474万,其中男性公民为2222万,女性公民为2252万,女性略多于男性.堪称妇女“半边天”的缅甸妇女,无论在过去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苦斗争中,还是在今日缅甸实行改革开放,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缅甸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时,不应忽略对缅甸妇女状况的研究.一笔者1993年曾在缅甸学习、生活一年,对今日缅甸妇女的状况作过一些调查研究.每日耳闻目睹,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是:缅甸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妇女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普遍尊重,在恋爱婚姻方面比较自由,享受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离婚权、继承权和受教育的权利.缅甸妇女吃苦耐劳,处处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为振兴缅甸经济,发展缅甸教育、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郑国富 《东南亚》2014,(1):69-72
1988年11月30日,缅甸政府颁布《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积极吸引外国投资。25年来,缅甸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2011年,缅甸开启民主化改革进程,对外关系得到大幅改善。2012年,缅甸政府颁布新的《外国投资法》,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放宽投资限制。在缅甸国内民主化改革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浪潮下,缅甸未来吸引外国投资将拥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