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3年2月1日至5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四次“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150余名代表,除22名科技委员会专家和8名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外,还邀请了23个国家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代表及13个联合国有关机构、政府组织的代表,印度政府派出66名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1年9月16日一20日在危地马拉召开。24位科技委员会成员、16位联合国有关组织机构的代表、11个国家减灾十年委员会的代表及有关人士等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1.联合国减灾十年秘书处关于国际减灾十年的进展报告。 2.介绍了向秘书长提交的“科技委员会年度报告草案”。 3.减灾规划的进展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国际减灾战略”行动计划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减灾日”之际 ,宝鸡市 2 0 0 0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暨“宝鸡科技减灾广播电台”创办 1 0周年座谈会同时举行。市国际减灾委主任、常务副市长孟祥义发表了题为《综合减灾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减灾日”寄语 ,强调“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强化政府减灾功能、依靠科学技术支撑”这三条 ,是推进综合减灾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经验 ,今后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市国际减灾委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长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国际减灾委办公室和宝鸡减灾中心负责人 ,在会议上宣讲了“国际减灾战…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今年的“国际减灾日”是10月10日。在“国际减灾日”的前夕,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作为中国政府的一项活动,是很及时、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将把我国的减灾十年活动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1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的效益”。联合国提出这个主题的目的是总结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各国、地区减灾的经验,以利更深入地开展21世纪的减灾工作。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13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主持、国务委员、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副秘书长徐荣凯及减灾委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40多人出席了会议。司马义·艾买提在讲话中首先回顾…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际减灾大会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千叶召开。这次减灾会议是由日本政府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国家委员会、千叶市政府联合召开的。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代表共200余人。会议主要是交流防灾、抗灾的新思想、新经验,讨论在易遭灾害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转让等国际合作问题。进一步探讨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5月13日至17日,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应联合国减灾办公室和瑞士政府邀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付建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聚焦并展示全球通过实施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引导型发展投资,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产出和回报,鼓励引导各国政府、相关国际机构、私营部门等加强对全球减灾目标任务实施的重视和投入,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并促进2030年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委托日本政府于1990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横滨和鹿儿岛市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日本国际会议。来自各国际组织和46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共1300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有91位代表(包括中国代表团有三人)作了报告。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推进本部主席、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海部俊树致开幕词,日本皇太子到会祝贺,部分日本内阁要员也出席了开幕式。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救灾协调专员办事处主任埃沙菲在开幕式上发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7年1月20~23日在巴黎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1国际减灾十年最后阶段的工作和减灾向21世纪过渡的问题会议提出,国际减灾十年的结束工作是召开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对于这个最后的活动,所有涉足国际减灾十年的组织应提出他们的工作成就报告及21世纪的减灾计划。所有这些国家和组织的报告将作为会议文件的背景材料。科技委认为,在众多的议题中,必须考虑在灾害防御中科学技术的进步。认为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所有的分会,应该根据横滨会议的内容确定其主题…  相似文献   

11.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8-9
<正>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面前,女性比男性更易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在全球环保减灾行动中纳入性别视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减灾决策过程中的性别视角在2009年4月召开的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的"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上,来自43个国家、联合国妇女和灾害管理高级官员、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学术团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和联合国救灾协调专员办事处(UNDRO)1991年2月11日至15日在曼谷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亚太地区会议。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名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中国政府有关部委的四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供了五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主任梅拉尼先生(Mr.Merani)在会上指出,必须通过提高国家级的管理能力、加强早期预警、评估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办法来使减灾知识得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4日,由民政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推动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国际会议"在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7个国家、13个国际与区域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联合国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17日,应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和印度内政部邀请,民政部副部长邹铭出席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亚洲实施《仙台减灾框架》部长级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历届亚洲减灾部长级会议取得的成果,研究亚洲实施《仙台减灾框架》的政策方向和行动计划,筹备2016年第七届亚洲减灾部长级会议。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对策”国际圆桌会议在柏林召开“持续发展的防灾减灾对策”圆桌会议是由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联合组织召开的,1994年1月25—2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有22个国家的5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  相似文献   

16.
推动减灾科学技术的进展弗兰克·普雷斯(华盛顿卡内基学院)一次隆重的全球性减灾会议即将在国际减灾十年(IDNDR)过去一半的时刻召开。有关专家和政府领导人齐集日本横滨市举行这次会议十分合适,因为在促成举办“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制定减灾技术方案和公众政策...  相似文献   

17.
河民 《中国减灾》2007,(10):58-58
继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和2006年瑞士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之后,全球科学界、政界、民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灾害风险管理专业的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18.
10月 1 1日是今年的“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这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战略”活动之后的第一个“国际减灾日”,也是联合国将全球减灾活动全面推向 2 1世纪的一项主要行动。联合国对今年减灾日的活动高度重视 ,希望世界各国特别关注今年减灾日主题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安南秘书长对此发表了文告。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于 1 0月 1 1日在京共同举办了 2 0 0 0年度国际减灾日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陈院士作“地震和地震灾害”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  相似文献   

19.
1993年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艾罗、朕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常驻代表兼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贺尔康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驻华使节。朱副总理就中国的减灾工作及减灾国际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艾罗、贺尔康等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会议由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和赞助,由中国国家地震局主办的。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地震学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