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劳教检察的特点和完善对劳动教养机关活动的法律监督柯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中第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实行监督”。这是国家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法律监督职权。一、劳教检察的特点我国现行...  相似文献   

2.
鲁嘉微 《中国司法》2008,(7):109-109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期颁布《人民检察院劳动教养检察办法》。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审批检察监督机制现代司法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法洽的背景下,劳动教养审批活动存在诸多问题,要彻底解决劳动教养审批问题,就必须强化劳动教养审批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尽快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司法程序,从立法上明确办案、审批、执行分权制约与配合的运行机制,并确立检察机关的司法权力范围和法律监督程序,加强对劳动教养审批活动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正式实施,该法取消了劳动教养戒毒,将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统一为强制隔离戒毒,这对于我国延续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次巨大冲击,也是《禁毒法》中一项重大立法突破。从目前广西强制隔离戒毒现状看,尚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凸显强制隔离戒毒跟进检察监督机制的必要性,进而探索强化检察监督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肩负着对刑罚执行、劳动教养决定执行和监管场所管理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职责.当前对监管场所检察监督以派驻检察制为主,巡回检察制为辅的监督模式.实践中,派驻检察制与巡回检察制存在各自的优势与弊端.改革监所检察监督模式,应当针对制约监所检察工作发展的问题,遵循监所检察工作实际,围绕监所检察权的运行特点,在加强与规范派驻检察的同时,增设上级巡回检察,扩大外部监督,不断提升检察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它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与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因此,健全与完善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当前我国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的不足 (一)检察监督缺乏力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狭义的法律监督即指检察监督,它是最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之一。劳教检察监督的依据主要是1987年7月高检发《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肩负着对刑罚执行、劳动教养决定执行和监管场所管理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对监管场所检察监督以派驻检察监督方式为主要的监督方式.这种派驻检察方式,具有及时了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和监管信息的优势.但是,在监所检察实践中,这种派驻检察暴露出来了检察人员容易被"同化"等弊端,严重削弱了检察监督的力度.在分析派驻检察监督方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监管场所实施以随时检察为主的监督方式的改革设想,以期去弊存利,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锋  邓洪涛 《法制与社会》2012,(35):151-152
检察职权的职权性结构包括刑事司法权和执法司法监督权两大基本权力。其中刑事司法权包括侦查权、公诉权和强制措施权;执法司法监督权包括诉讼监督权和劳动教养监督权。诉讼监督权又可进一步分为刑事诉讼监督权、民事诉讼监督权和行政诉讼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2003年岁末的一个午后,突然接到了在北京工作的一个学生的电话:"徐老师,您看看刚出来的<检察风云>……"电话是急促和短暂的,那边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我有种预感:这期的<检察风云>肯定又披露了什么惊人内幕!作为一名六十年代初期就进入政法战线后又进入高校教学的法律工作者来说,见过形形色色的事太多,但当翻开杂志,看到阎胜红为母申冤受尽常人难以想像的折磨时(见2003年第23期),我还是震惊不已.阎胜红所发出"为什么要送我去劳教"的哀鸣,时刻撞击着我的心口,因为那不仅是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质疑,也是对刑事诉讼法学学者良知的拷问.因此,我决意针对劳动教养制度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目次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二、劳动教养制度必须改革(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地位(二)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合理性困境三、劳动教养制度怎么改革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创立于1955年8月。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1.
Law And Morals     
  相似文献   

12.
13.
How is it possible that the idea of sovereignty still features in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Most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have little use for the idea of ‘unlimited’ or ‘absolute’ power, which is how sovereignty is normally defined. A closer look at sovereignty identifies two possible accounts: sovereignty as the fact of power or sovereignty as a title to govern. The first option, which was pursued by John Austin’s command theory of law, leads to an unfamiliar view of law and the state, which was justly criticised by H. L. A. Hart. The second option, leads to a paradox, because under this view sovereignty is both limited and unlimited. Hence, this argument shows that law and sovereignty are actually incompatible. Where there is law there is no sovereignty, and where there is sovereignty there is no law.  相似文献   

14.
15.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虽然是当代世界两种对立的潮流,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其实渊源于同一母体--现代化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从更深的理论层面看,这两大潮流又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显现。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又相辅相成,互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刺激。无论是全球化还是民族主义,我们都既要看到其积极方面,更要看到其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所采行的大量财税政策成效甚为显著,但在财税的立法体制、权力行使、透明度、程序保障、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却存在突出问题,已直接影响财税法的有效发展,必须系统解决;危机应对与财税法的有效发展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尤其要求加强财税法领域的风险防控、信息披露、情事变更、财税调控等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推进财税法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edia reportage of offensive juveniles, past and present, to elicit lessons tha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n learn from the Victorian past in terms of diversionary responses. How to prevent vulnerable juveniles sliding into dangerous criminality is a continuing preoccupation: the issue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relates to the cre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criminal juvenile. In utilising the concept of semi-criminality to label certain types of juvenile anti-social behaviour the Victorians avoided actual criminalisation of socially offensive but, in legal terms, minor behaviours. The reasons for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 abandonment of this concept by the modern age are explored, including the reconceptualisation of where responsibility for juvenile offending lies in the modern era.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怀 《法学杂志》2006,27(5):6-9
经过数年的起草和拟定工作,《劳动合同法(草案)》已于2006年3月2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向全国征集意见,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一些重要问题,如《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立法宗旨、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建议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马占军 《法学杂志》2007,28(2):108-111
仲裁裁决撤销与不予执行是司法监督仲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新近颁布实施的有关仲裁法的司法解释支持仲裁发展,侧重于对仲裁裁决的程序性事项进行司法审查,并限制了当事人既申请撤销又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权利.我国仲裁法修改应废除对涉外裁决和国内裁决双轨监督体制,顺应国际潮流仅对仲裁裁决进行程序性司法审查,对裁决仅作国内裁决和国外裁决的划分,并对国内裁决仅进行撤消裁决的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