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中国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改进教育方式,突出"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2.
需要是价值观萌发的原始基础,是大学生价值观生成的驱动力。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认可度弱化、践行度不足等问题。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必须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需要的契合点,全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生长点与着力点,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未同新媒体时代要求匹配及大学生身心发展制约等诸多挑战,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和探索。这就要求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效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优势,不断增强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外化为自主行为。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大学生是肩负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团结历史重任的生力军,也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核心凝聚力,外化为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最重要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挖掘、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由此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着力构建具有指导性的组织领导、队伍保障和制度评价约束等长效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公民诚信教育》是一篇讨论如何在公民中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的文章,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立足点放在具体问题上,从小处人手,如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防治就是事关教育、法治乃至国家前途的具体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性是大学生犯罪防治的根本宗旨;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是大学生犯罪防治工作的根基;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体现了大学生犯罪防治的针对性;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大学生犯罪防治长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对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两者内在联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认识,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养成和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代大学生在认知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对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两者内在联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认识,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培育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下,要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进行多视角的审视,从而理清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价值观,若欲使其从价值高地走向现实,为大学生所认同和践行,则需要有吸引人、说服人、打动人的实践载体。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基于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知行统一坚持难、功利主义消除难、合法权益保障难。为化解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则应该:注重化虚为实,提高契合度;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实效性;注重广度深度,扩大影响面;完善法规法律,增强保障力;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休闲教育作为嵌入式教育方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解决其培育的抽象化、脱离实际等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科学厘析休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分析和积极探索休闲教育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和对策,可以为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好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价值观,若欲使其从价值高地走向现实,为大学生所认同和践行,则需要有吸引人、说服人、打动人的实践载体。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基于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知行统一坚持难、功利主义消除难、合法权益保障难。为化解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则应该:注重化虚为实,提高契合度;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实效性;注重广度深度,扩大影响面;完善法规法律,增强保障力;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的内核。在价值多元的博弈中,青年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在广大青年的思想意识里,进而外化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青年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大学生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从行为认同理论视阈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深入理顺认同过程、认清培育形势、把握问题症结、找准关键目标、优化路径方法,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内涵与特征,高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整体规划,紧扣行为认同教育的关键环节,秉持"言行一致"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5,(5)
自党的十八大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拓展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党员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更应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及坚定的理想信念。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0.
社会突发事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一些特定环境中,大学生对社会突发事件的体悟,容易引起其思想的震荡、心灵的共鸣和内心价值信念的重构。因此,整合特定境遇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创新培育路径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