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文化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具有科学系统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包容性特征。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元典性的文化之一,对世界文明的衍生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印度通过加强文化立法、创新发展模式和开发传统资源等措施不断维护其文化多样性,使其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中国应很好地借鉴印度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成功经验,消除文化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多措并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毛瑞鹏 《国际展望》2022,(6):17-31+149-150
一国发起具有道德感召力的国际倡议,有助于其通过议程设置和话语塑造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并引领国际秩序发展方向。中国致力于以公平、正义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提出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的新阶段。全球发展倡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如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期望,是中国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大举措。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推动发展问题回归国际议程核心位置,也有助于促进国际发展知识交流,提升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树立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良好国际形象,争取关键伙伴及联合国发展系统的支持,增加发展援助的投入,是中国当前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的主要路径。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发展倡议的机制化建设,其将成为促进国际发展合作协同增效、包容共进的有效路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变得非常突出。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西方人权观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如何处理人权的普遍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这对现阶段无法回避的矛盾。这里所谈的文化多样性除包含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政治模式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外,还应包括特定的时代和经济发展阶段给一国的文化发展所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新世纪国际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蕴含着全新而深刻的“多极化”思想;政治上顺应多极化趋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推动全球化,互利,合作,共赢,促进世界普遍繁荣;文化上加强交流,倡导文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肖能文 《当代世界》2021,(11):10-15
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与人类福祉紧密相关.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衣物、药物和生产生活原料,有助于调节气候、控制洪水和疾病,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养分循环以及提供与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相关的服务等.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倡议,向世界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指明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向,强调中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守护万物共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会议还通过了《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面对新形势,各国亟须团结合作,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促进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6)
正随着中国经济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仅西方的精英阶层,就是普通人也开始关注、关心中国,这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有利的,关键是中国人能否有文化自觉地创作出中国主体的故事。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不仅有利于促进电影产业、电影管理的法制化,对其他文化领域也有示范效应—据悉《文化产业促进法》也在起草之中。这些年,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多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政治属性对其主体的肯定性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政治发展、推动社会精神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深化民族认同等方面,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培育网民的国际政治视野、构建先进政治文化的网络传播体系、建立政治主体的网络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